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会展经济发展与会展专业教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会展业对相关产业的巨大的连带作用使得会展经济成为21世纪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受到各国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我国,会展业的蓬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会展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会展专业人才,为解决我国会展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矛盾,高等院校开展会展专业教育就显得迫切且重要。  相似文献   

2.
会展业与相关产业存在着较强的互动发展关系,对其他产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较大的拉动作用。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法,本文考察了湖南省会展业的产业关联效应。结果表明:1)湖南会展业推动了前向关联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拉动了后向关联产业的发展,其前向的经济推动作用明显强于后向的经济拉动效应;2)湖南会展业与地区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均存在较强的关联效应,其中,与第一产业关联度最大,其次为第二产业和地区生产总值;3)湖南会展业与第三产业总体关联性相对较弱,但与内部批发零售、交通运输和住宿餐饮等产业关联效应显著。为此,政府部门应积极发挥会展引导功能,加强会展配套设施的建设,促进会展业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会展能为举办地区和城市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会展经济具有极强的辐射性,可以全方位地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在许多会展发达的地区和城市,会展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兰州会展业在中国会展产业带上属于第三阶梯城市,会展正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针对兰州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借助国际先进的产业竞争力理论,系统分析了兰州发展会展业的各种优势资源和不利因素,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提升其会展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会展业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唐山市在发展会展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会展基础设施已经初步具备,并已成功开发、举办了陶博会等会展项目.会展业对唐山文化名城的建设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和智力支撑,促进了唐山文化名城建设的速度.为唐山文化名城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并有助于为唐山文化名城培育和汇聚优质资源.为了更好地发展会展业,并以会展业的发展促进唐山文化名城的建设.应该采取以下对策:强化文化意识,打造文化会展;注重政府引导,规范会展市场;创造特色品牌,形成品牌效应;整合相关资源,培育、引进会展人才;加强政策扶持,拓展国际市场等.  相似文献   

5.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关联度高,能汇集巨大的商流、人流、信息流,提高城市知名度。会展业不但能带动工业、商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还能加强一个地区与外界的经济联系,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国内外区域发展格局和服务业战略转移的大背景下,青岛市会展业发展的地缘环境、功能定位、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都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结合青岛市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分析青岛市会展业今后的重点发展领域,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会展业和旅游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城市中会展业和旅游业在产业上呈现出交叉、渗透和重叠的融合化趋势,并出现新的替代性产业体系——会展旅游业。与此同时,城市中会展或旅游的相关企业或机构在空间集聚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的雏形已经形成。培育会展旅游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应从战略高度、管理机制、产业部门整合、企业(机构)空间四个方面来培育会展旅游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7.
从会展与区域经济的相互关系入手,从价值网的视角对世界上知名会展运作模式中的发展定位、产业组织、商业模式、政府作用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会展业从产业价值链协同到区域价值网整合的四种商业模式,提出政府通过协调政策促进会展城市价值网整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是重庆市为实现"314"总体部署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大力发展会展业可促进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重庆已经基本具备建成"西部国际会展之都"的条件,要明确会展业发展的战略定位,确立会展业发展的重点,制定促进会展业大发展的保障措施.推动会展业向专业化、品牌化、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会展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会展业是产业带动效应极强的产业,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因而经济发达城市常把它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发展。会展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由于会展业是特殊的综合性很强的服务贸易产业,会展人才应该具备"面广而专深"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会展人才学历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尚存在不少问题,为了适应会展业迅速发展需要,我国高校会展人才培养至少应体现四条基本原则。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设置本科性质的会展管理专业方向,是我国第一批会展人才学历教育的单位之一。广州大学会展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并日益显示出其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10.
结合近几年福建会展业与其相关各服务行业发展的相关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来计算会展业与相关行业关联度,并通过与国内会展经济发达的地区横向比较,指出目前福建会展业对旅游、餐饮、运输、酒店、航空运输等这些服务行业增加值拉动性较差,提出促进福建会展业发展的有效途径:(1)构建一条完善的会展服务产业链;(2)完善城市会展设施与其他基础设施;(3)加快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4)培育福建会展旅游市场。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产业又是知识经济的支柱产业,发展我国的信息产业,已成为关系我国21世纪经济发展的紧迫任务。本文从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发展科技咨询业、强化高新产业开发区等几方面探讨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2.
兼具市场性和展示性功能特点,以交易为目的会展业是反映社会经济和开放程度的重要窗口。广州十三行作为中国最早的会展业雏形,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和国际交流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并与中国会展业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欧盟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的信息服务业发展迅速,并在世界各国及地区中一直居于领先地位,通过统计分析欧盟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和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总结欧盟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策略,为中国发展信息业务提供建议。中国应完善信息服务业法律政策,注重服务创新,加大对ICT的投资,促进信息服务业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从知识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根本区别出发,提出在知识经济新的经济形态中,应建立生态农业和推行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推行清洁生产和减少物耗,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发展信息工业、信息服务业和信息开发业,使信息产业成为知识经济的支柱  相似文献   

15.
义乌是依靠市场办会展的典范,近年来义乌会展业蓬勃发展,促进了义乌市场功能的提升和影响力的扩大,形成了市场与会展互为依托、互动融合、互促共荣的关系。后金融危机时代,在欧美国家消费模式调整、全球气候变暖以及国内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面临着大规模出口难以持续、国内市场发展空间受限的挑战,义乌小商品市场要想发挥其在我国商品流通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和战略作用,必须以会展业为一个着力点,通过搭建专业交流和展示平台、大力发展专业展会、拉动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市场的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区域间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以信息流、物质流、技术流为主体的流量经济的规模与流速,而会展经济正为这些要素的迅速聚集与疏散提供了作用的空间。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和服务业的特殊组成部分,会展经济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深入分析连云港市会展经济发展能力、水平、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连云港市发展会展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对连云港市发展会展经济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产业会展评估是一项促进我国文化产业会展健康、良性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实施文化产业会展评估,在总结国内外会展评估之经验的同时,需要把握三个基本问题:一是坚持文化产业会展要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政治相一致这一个大方向;二是要明确文化产业会展评估具有促进文化产业会展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双重目的;三是文化产业会展评估要与会展业和文化产业的高端发展趋向相一致。文化产业会展评估含括数量评估、质量评估和效果评估,其关键是要制定富有科学性、专业性和可操作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其前提是要获得能反映文化产业会展全貌的真实而有效的资料。此外,要建设好文化产业会展评估主体,实施规范、有效的评估步骤,确保评估工作的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18.
关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产业在我国经济中所占比重日益加大,信息产业正在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产业,并促使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转变。但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  相似文献   

19.
会展业正逐步发展成为新疆一个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新疆会展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对会展规模和品牌的培养;定位不明确,在全国同业中处于边缘;缺乏专业人才和专业经营会展的公司;会展的国际化程度低;展览业设施落后,等等。只有积极借鉴和学习沿海大城市的成功经验,逐一解决上述问题,才能使新疆会展经济持续发展,且提高到一个真正的现代水平。  相似文献   

20.
吉林粮食物流产业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性商品,粮食物流是否安全、高效、低耗,关系到粮食生产能否持续、快速、协调地发展。指出吉林粮食物流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在借鉴国外先进粮食物流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吉林粮食物流产业的原则,探讨从政府、粮食生产、流通、仓储、物流主体、信息化建设及检测检验系统七个方面发展吉林粮食物流产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