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人才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的指标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适应当地经济结构的人才结构是推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人才结构偏离度系数"和"等级位差"两个指标,可以分析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与当地人才结构的协调性情况.进一步通过建立"行业人才结构偏离度"模型,可以预测未来人才结构协调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西藏旅游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地理环境、交通、自然资源保护以及资金和人才的严重缺乏。只有积极地面对并改善这种现状才能更好地发展西藏旅游业,并带动当地经济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家清  易安平 《老友》2014,(1):28-29
正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水江镇,活跃着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卸去了工作的重担退休在家,在本应颐养天年的时候默默地为当地党委、政府分忧解难,为"聚力兴赣鄱,共筑中国梦"发挥着自己的余热。他们就是以易明生、马龙贤、吴兴权为代表的水江镇退休干部群体。易明生:修桥筑路的先行者易明生,今年64岁,水江镇塘下村人,2007年从水江镇政府退休。塘下村破洞坑村民小组地理位置偏远,自古以来只有一条狭窄崎岖的土路进出村子,交通极为不便,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如此交通现状一直困扰着  相似文献   

4.
伍志雄 《源流》2012,(19):54
阳春市地处山区,自阳江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战略的发展理念之后,该市巧借"东风",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打起了"海洋经济"牌,积极主动参与和融入到"海洋经济"建设中,让"海洋经济"与"山区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前不久,阳江市提出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战略,阳春市委、市政府认为阳春虽然地处山区,但并不是与海洋经济绝缘,反而在阳江海洋经济强市建设中应占有一席之地。事实上,阳春市已经和正在参与阳江海洋经济建设,并作出了积极贡献,钢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而地处中国西北地区的甘肃省农业发展更是频频受到干旱天气的威胁。水资源缺乏与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状况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增收难以得到有效提高,因此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是以甘肃省为代表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发展必经的一步,也是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考察"甘肃内陆干旱区交替灌溉节水技术示范与推广试点项目"的实施过程与农户接受节水技术效果的基础上,从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的角度分析内陆节水灌溉技术的扩散与应用,以期从中发现具备推广价值的思路,实现节水灌溉技术的滚动发展,促进当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初期,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非公有制经济起步早、发展快,形成了闻名全国的"河州模式"。这一模式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即中央应给予少数民族地区一定的经济自主发展空间,为少数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比东部地区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以使少数民族地区有能力也有可能选择符合当地区情民情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模式。这是加快少数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特色经济”模式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县域经济对中国社会经济总体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很多的困难,发展环境差,"低质同构经济"现象普遍存在,"行政+速度"经济模式盛行,"割据经济"各自为政现象严重,解决途径应该是结合本地区的实际,采取"特色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8.
旅游“井喷”背景下的“名人故里之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及在旅游经济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关注并发展旅游业,致使我国旅游业呈"井喷"式发展态势。名人资源是地方政府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关注点,"名人故里之争"在旅游"井喷"背景下表现尤为混乱无序,当地民众、地方政府、媒体及部分专家学者也参与其中;地方政府支持、经济发展需要、文化资源稀缺及地方情感依恋是推动"名人故里之争"的重要方面,其中经济利益之争是其核心。  相似文献   

9.
经济是基础,是文化、教育、科技、政治、军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彝族地区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厚葬这种世俗观念已经愈演愈烈,并对当地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试从彝族厚葬习俗的角度来论述民族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人口红利"的发展和吸收与当地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通过对陕西省人口红利现状、特点及不足的分析,指出开发陕西"人口红利"的关键在于延长第一次人口红利,实现第二次人口红利,希望借助"人口红利"的影响,能够推动陕西的经济迅猛发展,帮助陕西实现"三强"目标。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发展呈区域化趋势,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具有相关性,地方高校拥有的资源优势,走地方化服务的道路已经成为必然。优化配置其教育资源,提供服务项目,再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地方高校为区域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2.
水是我们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工业和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源。大同市的水问题十分突出,如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水资源的缺乏和污染等,已经严重影响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应建立一种以市场经济为指导、以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水权转让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临沂市拥有良好的经济地理位置,资源丰富,劳力充足,社会基础设施较好.但发展中存在人地矛盾突出、财力不足、发展不平衡、资源开发效益差等制约因素.在分析、评价临沂市经济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成渝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同属国家级城市群。国家对成渝地区发展的重新定位,赋予了成渝地区新的历史使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能否支撑起这一国家战略定位,成为成渝两地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逻辑起点。整体性治理旨在避免不同政策之间相互冲突和为服务对象提供无缝隙的公共服务,从而为分析成渝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问题提供了一种理论视角。我国高等教育行政区管理模式将地方政府的高等教育权力及相应的责任限定在各自的行政辖区内部,造成现实中的成渝地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面临协作机制缺乏法律与组织保障以及稀缺高教资源竞争等多重梗阻。为消除这些梗阻,可探索建立跨区域合作组织,发挥其自上而下的等级式协调作用;制定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为成渝两地高等教育协同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整合各类资源,建立物质资源、信息网络资源共享平台,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辐射效应;推进两地政府组织内部的文化变革,促进巴蜀文化交融,形成有利于促进两地高等教育协同发展的组织文化。  相似文献   

15.
陕北地区能源资源的开采过程中,面临着能源产业规模过大,经济结构单一,产业链短,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为了促进陕北资源型经济转型,陕北地区应当利用当地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选择合理的主导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以推动陕北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采煤沉陷严重破坏了矿区生态和地质环境,制约了矿区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永城市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单一,生态问题严峻,2012年因地下采煤沉陷土地,271个自然村沉陷,涉及37000余户、12万余人,人地关系十分紧张。永城市政府应以矿区生态保护和改善民生为核心,从管理政策和配套制度建设出发,以生态恢复技术、绿色采煤技术为重点,开展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工作。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 ,延安产业在发展过程中 ,过份依赖于石油资源的开发 ,忽略了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因此 ,没有能够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具有地区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及其相应的加工工业 ,形成了单一化的石油经济 ,导致了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突出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经济整体效益低 ,影响着经济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就我国教育改革中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刊用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重视对民族地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列用.有利于建立一个更切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有助于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沿着更适合素质教育的方向获得超越性发展;也可以卓有成效地保存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作者呼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要有大的发展,就必须充分挖掘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一体化进程中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科学发展比较及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原因分析,研究探讨了建立评估监督管理体系、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明确服务广佛地域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建立科学的共享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确保文献资源建设科学发展,确立广佛文献资源共享计划、实现社会共享发展目标等促进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科学发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集聚通常对地方的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却相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区域内。经济集聚的环境效应会使地方环境问题目趋严重;在区域外。经济集聚引致了大规模的跨区域资源配置,这种跨区域的经济要素流动由于缺乏应有的生态补偿机制的配合,会将经济集聚的环境负效应扩散到资源流出地区,造成全局性的环境问题;在环境治理方面。现有的环境政策并不能减弱经济集聚的向心力与环境负效应,反而刺激了经济集聚,增加了集聚区域的经济总量和污染排放总量。结果,经济集聚的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并向区域外扩散,呈现出一种全局性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