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为一种范式层面的批判,不同时期社会学本土化的主张都源自对既有学术研究状况的某种不满。从深层次来看,本土化乃是涉及到社会科学哲学知识论层面多个维度的思辨议题,各种不同的立场始终处于复杂的辩证关系中。概括而言,这些批判涉及价值和方法两个维度,从不同角度指出了当下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两种角度的批判分别导向了具有不同侧重的本土化主张。从这两种不同理论进路出发,社会学以及社会科学本土化就有了不同的具体内涵和方法论要求。  相似文献   

2.
"政治五因素"论是浦薛凤创立的一种用以解释和研究政治的理论方法,文章对该理论方法的内容、形成与反响、应用及其在中国现代政治学史上的意义进行论述.从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学术独立的视角来看,"政治五因素"论是一项不应忽视的理论创见.  相似文献   

3.
社会学本土化的争论反映了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30多年来社会学的发展,不同阶段争论的议题正是社会学作为一个专业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点体现。从研究对象的转换、本土社会学理论的建构到认识论、方法论的提升,不同部分的专业构建出现了研究议题、理论普遍性和方法论上的本土化争论。中国社会学本土化是从引入西方社会学理论,到构建中国本土学术共同体的过程,"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本土化的两个方面。社会学面临的问题是对中国社会的"深层结构"的把握,这是现阶段本土化所回应的根本性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科学辑刊》主编邓飞来在《北京青年报》主办的“社会科学规范化、本土化”研讨会上提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在规范化、本土化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二: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科学的主要任务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而确立其学科性地位。然而随着发展,社会科学研究中也出现了一些“失序”。所谓“失序”,就是指社会科学研究的常规性传统的缺失,或者说当下的现状不宜建构起社会科学的学术增长传统,社会科学已然混淆于常识、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1978—2007):一个引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发表了数以百万计的研究作品,涵盖了"学术与政治"、"中国与西方"、"古典与现代"、"人文与社会"、"继受与原创"等多个方面。各类学术作品由于引证频度的不同,呈现了不同的影响层次。不同影响层次的学术作品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结构和总体变迁,集中体现为以下特点:政治作品影响地位突出,中西古典作品均影响微弱,现代人文学科作品影响力下降,现代社会科学作品的影响则在上升速度和范围广度方面都居于首位,其中尤其以继受西方现代社会科学作品最为显著,同时中国自身的社会科学研究也日益繁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上述特点为未来的中国学术发展奠定了基础,提出了问题和使命。同时学术史定量研究显示出的理论潜力和应用价值,也要求中国学者做出进一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变革的教学世界背景下,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经历着一系列的概念重建。教学论的发展应是在理论和实践的良性双向互动中进行改造,即在结合教学论研究基本状态、把握现实教学世界的基础上,对教学论进行"现时代"和"本土化"的改造,建构起适应性的理论框架,实现教学论研究范式的转换,以服务于当下教学实践的理论需要。教学论的发展应坚持基础理论问题研究,谨慎对待教学研究的多元化;重建批判性的教学理论,发挥教学论对教学整体把握的功能;及时进行教学理论的文化改造,实现对教学理论"本土化"的话语诠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的国际化取得了一定进步,国际影响力有所提升。但国内学术界对"国际化"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本文批评了抵制国际化的"学术民族主义"和丧失本土意识的"殖民地学术"。社会科学的国际化不仅仅意味着英文论文、国际会议和国际期刊,更重要的是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对话和竞争,提出有国际影响力的理论范式,与国际同行共同设置研究议程。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需要处理好经验与理论、"在中国"与"为中国"、英文写作与中文写作的关系。国际化并不意味着丧失本土问题意识,对西方学术界亦步亦趋,也不意味着母语写作的自我矮化。高水准的中文学术写作也是国际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自公共行政学科恢复设立以来,公共行政的研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其它的社会科学分支相比,已有的理论研究尚未形成应有的学术影响与广泛的社会效应,难以在学术共同体内获得广泛的认同。究其原因,主要是本土化研究不足、研究问题的空疏性,以及研究方法的不规范,致使公共行政的研究难以产出具有较高学术品质的作品。公共行政的学术共同体必须充分认识既有研究范式的负面影响,提高研究作品的质量,力争使公共行政研究步出初始化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大都统一采用以科研论文、著作、项目等为内容的简单量化的评价方法。这种统一"一刀切"的评价方法,不仅严重违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助长学界片面追求科研"GDP",导致研究质量下滑;助长社会重理轻文倾向,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处于很不利的地位;引发学术虚假盛行,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等负面影响。因此,应按照教育部新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改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的有关精神要求,遵循差异化的原则,根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同内容性质、教师不同职称和学校不同类型等,实施分类型、分级、分层次评价。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价管理机构和制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汕头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欢迎关于人文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创新性、综合性,前沿性的论文、综述、研究动态和学术研评。1.来稿以8000-10000字左右为宜。要求有创新性、学术性、批判性和责任意识,应穷尽文献、论证充分、言简意赅,忌题材陈旧和闭门造车。所论重大理论问题、重要学术问题的可适当扩大篇幅。稿件正文之前请附论文中文摘要(300-400字左右,摘要应以第三人称语气叙述,不得出现"本文"、"我"、"我们"等主观性词汇)、英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我国农产品需求实现了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农产品供给与需求多样化矛盾也逐渐突出,国家惠农政策及宏观调控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农产品产销失衡、价格不稳定依然存在,"谷贱伤农"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角度分析,提出整合供应链各物流节点资源,实现物流、信息、资金三流合一,构建响应型供应链整体策略,将农户纳入供应链管理,分享供应链整体利润,避免谷贱伤农。  相似文献   

12.
两型社会建设不是一种简单的社会改革试点,也不是一种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更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变更,而是一场关乎中国未来发展成败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不只需要创新机制体制,更需要更新指导理念,使两型社会建设成为一种新的人类存在方式、社会发展方式和个人生活方式,这种核心价值理念就是正义.在两型社会的构建中,正义内涵集中表现为:生态正义、消费正义和代际正义.  相似文献   

13.
和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要把握天才致和之道,节制是致和的重要一项。概略言之,有对矛盾斗争的节制、对私欲的节制、对情的节制等。欲求和,必有所节制。节制有内外二端,对外节制事物矛盾冲突和斗争,对内节制自身的情和欲,即内靠自觉,外遵礼法。  相似文献   

14.
森林是德语诗歌的一个重要表现主题,也是德国人的民族性格特征.在德国,森林文化十分盛行,森林诗歌广泛传播.从德意志民族发展史,德国的森林文化,以及德语诗歌中森林的应用等方面,分析了森林在德语诗歌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发展、人类进步需要管理———科学的现代管理 ,而创新则是现代管理的主旋律 ,是现代管理的灵魂。创新活动所具有的五大特征以及现代科学管理的十大观念 ,应完成的四个取向和应实现的六个转变。  相似文献   

16.
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指导人们的交际活动;而翻译属交际活动的下义范畴,因此关联理论对翻译具有同样的指导意义.关联理论认为,人类认知倾向于同最大关联相吻合,但在交际中人们只期待一个最佳关联.而翻译的核心就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与译文读者的期盼相吻合,即重建"最佳关联性".不同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导致翻译工作困难重重,如何使不同的文化意象在翻译中达成统一,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原则给了翻译工作者很大的启发与指导.  相似文献   

17.
婚姻关系是人类生命得以延续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婚姻关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然而,在生活中,第三者破坏他人婚姻的事件屡见不鲜,我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排除了第三者承担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的可能性,因而在多数情况下第三者破坏他人婚姻不用承担责任。这条规定不但不利于保护婚姻关系的稳定,而且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情杀、仇杀、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增多等。对于破坏他人婚姻的第三者责任,在立法上应予以明确规定,以更好地保护婚姻关系、稳固家庭。  相似文献   

18.
“过度诠释”既是一个复杂的现象,也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下,本文从诠释学自身的悖论出发,追根溯源,发掘其深层含义,分析引出“过度诠释”是诠释学悖论的产物,试图更加合理地阐释和把握“过度诠释”.  相似文献   

19.
庄子思想产生于诸侯混战的战国,他关注人的个体生存价值及其意义,不以社会取向衡量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仅以隐士思想解读庄子,便放大了其逃避现实的一面,忽视了绝大悲悯与批判的另一面。庄子认为社会的破坏力量源于精神上的遮蔽,他称之为“天刑”,这是人类最大的桎梏。然而,人虽然非本质化了,人的本性却是美的,人可以“复其初”,审美生存是人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作为现代性问题的一种回应方式已成为学界的一种共识。就现代性问题的实质而言,它是人性之中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的失衡,表现为对理性的过分崇拜。后现代批判以理性为特征的现代性.走向非理性,其结果不但没有解决现代性问题,相反却使现代性的感觉主义发展到极致。后现代与现代性最终殊途同归,归于人类感官享受的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