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早晨从中午开始》是路遥的绝唱,这部作品不仅简要记叙了作家一生的经历,而且集中表述了路遥的人生感悟和情感体验。可以说这部作品是以日常生活的描述还原了一个真实、鲜活的路遥。这部作品集中表达了作家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善"的追求,显示出强烈的人民性立场。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对美国作家德莱赛的作品《珍妮姑娘》的悲剧性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研究角度和方法各异,为全面而深刻地认识这部作品提供了很大帮助。然而,与德莱塞的其它作品相比较,这部作品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青睐,仍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从仪式的角度对文本的悲剧性进行解读,指出这部作品实质是珍妮始娘为自己举行的一场盛大的悲剧仪式。而贯穿这场仪式始终的,主要是婚姻仪式和宗教仪式的严重缺席,以及感性仪式的过度在场。  相似文献   

3.
《红与黑》是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多年来,围绕这部作品的评价问题,一直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修正主义者对这部作品作了严重的歪曲,认为三角恋爱是这部小说的主题,甚至抽掉这部小说的政治内容,摄制黄色电影,毒害青年,以便为他们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服务。“四人帮”更利用小说进  相似文献   

4.
本篇文章是借助于《大师与玛格丽特》这部作品来分析象征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手法及作用,同时运用传统象征形象和个人象征形象来阐述《大师与玛格丽特》这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社会问题。但是这部作品不只是将传统圣经中的材料运用其中,而是将其加工制造,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个人象征形象,这就使整部作品有了精彩和突出之处,也成为了将传统象征形象和个人象征形象完美结合的一部杰出代表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5.
《亚瑟王朝廷上的美国佬》一书在马克·吐温创作生涯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详细分析了这部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指出这部作品的现实意义在于借古讽今而其艺术价值则是多方面的,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6.
约瑟夫·康拉德的代表作《间谍》是一部反映爱德华时代英国社会政治生活的小说.F.R.利维斯认为:《间谍》是康拉德“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笔者拟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这部作品,试图为理解这部作品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有关瞎子阿炳《二泉映月》的研究已经很多,研究者从曲式结构、音乐取材、演奏技法、律制、文化等方面展开了分析和探讨,这为人们认识和理解这部作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笔者认为我们对这部作品的研究依然不够完善,比如从悲剧性视角所做的专门研究就没有出现。鉴于此,笔者认为这部作品之所以让人产生如此深刻的共鸣,正在于它真实体现了人生命的悲剧性存在。只有从这一视角入手,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部作品,也才能真正揭示这部作品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功的内在秘密。  相似文献   

8.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学者纪昀的一部重要著作,本文分析了这部作品的幽默艺术,展现了纪昀的深厚学识及这部作品对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爱玛》这部作品在简.奥斯汀的写作生涯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甚至可以说居于首要地位。这部小说在今天看来仍具有一种先锋性,开启了现代小说技巧的先河。文章从文本内部与外部两个视角来分析《爱玛》这部作品,力求进一步理解这部作品的现代性,并深究其在今天仍具艺术魅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彝族民间文学《支格阿鲁》是一部典型的英雄史诗 ,并且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英雄史诗。本文详细考证了其产生的历史年代 ,分析了这部史诗的文学艺术成就及作品所反映的彝族古代哲学思想。探讨了这部作品的人类学价值和民族学价值。提出这是一部其它任何英雄史诗所无法代替的具有重要地位的巨著 ,应引起彝学界高度重视 ,尽快在各地区进行深入细致的收集整理 ,全面而真实地向世人呈现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11.
《黑暗的中心》是英国现代作家约瑟夫·康拉德根据亲身经历创作的一部意味隽永的丛林小说。它丰富的内涵引起了文学批评家们的极大兴趣,使之成为现代文学作品中倍受关注的作品之一。一个世纪以来,文学批评家们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阐释这部作品,提供了从多个角度理解这部小说的视角。因此用鲜为人涉及的原型批评法来解读这部小说,通过对原型所组成的深层结构的阐释去发掘该作品的深层含意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战争与和平》这部“跟《伊利亚特》一样”的宏伟巨著,它所显示出来的艺术美,曾使多少人为之惊叹。高尔基认为这部作品是“十九世纪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战争与和平》和托尔斯泰其它作品传入欧洲之后不久,在胜称欧  相似文献   

13.
从音色角度出发,人声是最能够直接表达人类情感的"黄金声音"。在《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这部作品中,普罗科菲耶夫充分重视这种"黄金声音"对作品内容的直接表达,从而有效地表现出战争中人性化的情感关怀。本文主要针对这部作品中合唱队的创作进行分析,由此剖析作曲家精妙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4.
美国作家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情节并不复杂和离奇,但作者却以其对时代独特而犀利的认识和体验赋予这个故事以深刻的内涵,使这部作品蕴藉深厚。这主要是由于其小说深层结构中所彰显出的张力美所致。从其作品的张力结构入手,分析作品中体现出的张力美,可以进一步解读这部作品的多义性。  相似文献   

15.
『旅愁』是日本新感觉派作家横光利一前后历时10年心血的毕生大作,但褒贬毁誉参半。因为这部作品,横光被定为战争责任者,受到了比转向文学家更多的批判。但这部作品最后却是以未完成来结尾的。但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动机等方面来看,作品其实是以未完成的形式来完结,表达了作者对被认定为战争责任者的反抗。  相似文献   

16.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是普罗科菲耶夫为合唱、女中音独唱及管弦乐队而写的大型声乐套曲作品。这部宏大的作品在音乐发展过程中依托同音持续音与二度音程作为主要核心材料进行创作,这种集中的材料运用使得这部康塔塔具有很强的统一性。对这部作品中乐思的持续音技法、乐队织体中的持续音以及二度音程材料的运用进行全面分析,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简洁精炼的创作技法对于多乐章音乐作品的凝结力与塑造力。  相似文献   

17.
当代作家贾平凹叙写文化大革命的长篇小说《古炉》面世之后,在文学界和普通的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包括一些争议。如何来阅读和评判这部作品,可谓是见仁见智。更为重要的,也许是这部作品所引发的对于当代文学及其美学观念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太阳照样升起》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这部作品当中充满了悲观和虚无色彩。通过对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以及萨特等的存在主义的追溯,可以从哲学层面上加深对《太阳照样升起》的认识。同时,这部作品亦折射出悲观和虚无乃是"迷惘的一代"思想当中的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品,又以其内在的神话因素,呈现出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不仅如此,由神话因素而构成的神话故事,在作品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神话思维去阅读、审视这部作品。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解读这部伟大的作品,获得崇高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20.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这部作品描写战争题材,因而浓重的乐队编制与粗狂的中低音区自然是作曲家设计音色的重点。正是由于作曲家在整体音响设计上对乐队低音的偏重,造成声部之间的融合与整个乐队的音响平衡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整体音响平衡的偏离与丰满度的降低,这些特点都足以造成整体音响显现出极强的画面感。在此,着力分析这部作品中普罗科菲耶夫对于乐队低音区以及低音乐器的独特运用,试图阐释出作曲家在创作这部作品乐队技法方面所表现出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