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艺术品投资已进入了金融化时代,但艺术品金融化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为规范中国艺术品金融化市场,促进艺术品金融化的合理、有序发展,研究解决当前我国艺术品金融化市场出现的问题刻不容缓。目前我国艺术品金融化市场面临的严峻问题是缺乏顶层设计和有效监管导致的市场不规范,无论是产品市场,还是鉴定、评估、拍卖市场都存在严重的诚信缺失和无序发展问题。政府应做好艺术品金融化市场发展的顶层设计,完善艺术品科学鉴定体系,建立统一的政府和行业监管体系规范艺术品金融化市场主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近年。随着国家“文化大发展战略”和中国艺术品市场迈向亿元时代,艺术品作为投资类别,成为金融资本竞相追逐的目标,中国艺术品交易形成多元化、多格局、多渠道并行发展的局面。随着热钱的涌入和市场的持续调整,艺术品投资领域违规操作、风险预警及高价艺术品洗钱等问题相继浮出水面,艺术品金融业能否为投资者带来良好回报,艺术品在金融化、...  相似文献   

3.
艺术资本化,指艺术市场被大量资本冲击,或资本从艺术市场中获取高额利润的过程。因投资资本的涌入,又衍生出了“艺术品金融化”的概念,这是将艺术投资当作金融理财的商品之一。数年前,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由藏家群体主导,购买的力量以“老钱”为主,市场相对稳定。但近两年,大量的“新钱”涌入了艺术市场,造成了惊人的资本化浪潮。其中有一些...  相似文献   

4.
艺术品投资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投资方式,而书画艺术品又是艺术品投资中的主流。投资者认为随着财富积累效应的增强,购买书画艺术品是实现精神追求和财富保值升值的绝佳方式。虽然书画艺术品市场与金融市场不存在“逆周期”效应,但是由于交易手段和交易频度等原因,确实存在滞后于金融市场变化的现象。另一方面,书画艺术品投资的平均收益也大致介于低风险债券和普通股票的平均收益之间,这使得投资者运用书画艺术品与传统金融工具构建投资组合成为可能。此外,关于大师级书画艺术品在国内外市场相去甚远的表现也是艺术品投资不可忽略的一个现象。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艺术与资本的对接不是选择而是必须。从世界范围内艺术品市场的基本经验来看,资本的介入程度往往标志着艺术品市场的规模及其成熟程度。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主要为文化艺术领域的权益流转、对接提供全面、规范的市场平台。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是我国艺术品与资本对接所作出的极为重要的一步,也是尽快实现艺术品市场金融化、改变当前艺术品市场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在这里主要探讨我国文化艺术交易所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艺术品金融是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对艺术品资产的估值是艺术品金融化过程的关键,估值的核心是定价机制。因此,建立中国艺术品定价评价标准,是中国艺术品金融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艺术品价格以其价值为基础,同时受非价值因素的影响:价值内涵结构是动态的,包含从使用价值到价值的转换,价值体现在物理价值、技艺价值、历史价值、文化内涵、社会价值、艺术美学五个方面;非价值因素包括宏观环境、艺术商业中介、艺术家与艺术品影响力、购买者与评估者的主观性。两者共同构成影响艺术品定价的要素组群,且价值因素又受到非价值因素的影响,这种独特的互动关系为艺术品定价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可能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陈宏德 《老友》2014,(6):57-57
正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艺术品投资前景如何?长江商学院专家梅建平教授认为,过去50年的艺术品市场走势和美国的蓝筹股价格走势实际相同,所以艺术品的长期价格和蓝筹股的价格几乎一致。梅建平教授说,艺术品市场还和资金成本有关,对中国艺术品市场未来的一个不利因素可能是市场的利率化。如果市场利率化步伐加快、资金成本上升加速的话,那么会对艺术品市场产生负面的影响。经过梅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测算,中国当代的油画在过去10年中,每年的年均投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战略是实现"合作共赢"理念的伟大之举,也为海外艺术品投资市场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本文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政治法律环境、宏观经济状况、社会文化理念、技术水平4个子系统共14个二级指标,对影响文化艺术品投资的市场风险因素进行了量化评估。研究表明:海外文化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可塑性较强,风险总体处于中等;具体来看,政治法律环境、宏观经济状况指标风险等级较高,成为决定投资成败的关键因素,其余两个一级指标属于中等风险;在"一带一路"沿线进行艺术品投资时应尽量避开政治动荡、法治程度低、经济发展滞后的国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艺术品鉴定和评估机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艺术市场发展迄今,赝品顽症破坏行业声誉、定价混乱扰乱市场秩序、买入易而卖出难等三大壁垒依然制约着行业发展。伴随各方探寻各类新参与模式,各种新型艺术品投资管道应运而生。在文化产业热炒和游资推动下,以“文化”为卖点的艺术品基金市场从全球艺术品市场在中国激增177%后疯狂的201O年。到持续飙升的交易额让众人跌破眼球的2...  相似文献   

10.
对目前两种主要的艺术品指数编制方法的原理进行了比较,采用案例比对的方式,将美国艺术品市场的梅墨艺术品指数和国内艺术品市场的雅昌艺术品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两种艺术品指数编制方法采用的理论基础、数据库、数理模型的计算方法、时间跨度、优缺点、适用范围等做了详细的阐述。通过比较分析,对中国艺术品市场在指数编制和数据库建设方面给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美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美术作品与美术作品原件不可分离,美术作品著作权的保护成为著作权领域的特殊问题———美术作品著作权必须面对美术作品原件所有权。我国目前相关著作权理论与实践存在严重误区,由此导致美术作品原件所有人侵害美术作品著作权人利益的事件频频发生。比较发达国家相关著作权立法例,可为我国美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艺术界出现了一系列的"改编"、"翻拍"、"翻唱"之风,其对象是被称为"经典"的老影视剧、老歌以及更早的文艺名作,改编的方向是适应新一代受众的审美心理,最终目的则是获取最大的市场份额。从"老戏新拍"、"老歌新唱"等现象来看,传统的艺术经典似乎又获得了新生。通过对消费文化语境下的艺术经典变容的途径与产生这种现象的社会根源的分析认为:大多数改编后的作品并没有将原有的精神继承下来,也没有融入真正的现代精神,改编者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将古老的经典与现代观众的文化心理对接起来,对"经典"本身的继承或创新则退居其次,这种改编者与观众的互动影响产生的只能是貌似繁荣实则颓败的艺术经典的另类"变容"。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对于实用艺术作品的认识不统一,缺少深入的系统研究,相关法律规定也不够完备,不尽合理。实用艺术作品是指同时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特征,具有独创性、能够被有形复制的造型艺术作品。对实用艺术作品既可以采用著作权进行保护,也可以采用工业外观设计权进行保护,权利保护模式由当事人进行选择,选择了一种权利就意味着放弃了另一种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4.
柏格森的"艺术--时间"观是一个理论创举.他视艺术为时间的造物,认为它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时间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创作时间的延长或缩短,都会影响到作品的内容;第二,就艺术作品本身而言,不但它的材料是从时间中沉淀下来的,而且传达媒介也具有时间性;第三,艺术鉴赏也是具有时间性的,读者由艺术作品所引起的体验分为三个从低到高的等级:感觉、情感与观念.柏格森的"艺术--时间"观首开从时间、动态的角度研究艺术作品的先河,并由此启发了后来的存在主义美学与接受美学等流派,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5.
阐述文学作品与插图艺术之间相互配合、互为补充的关系,分析插图艺术的创作与表现.  相似文献   

16.
海德格尔对诗和艺术作品的思考渗透着他对于存在问题的真知灼见,他从分析作品之物性开始,进入到物与作品的中介亦即器具的分析中.然后追问那使器具之器具性敞开的东西.最后,他认为作品之创作就是建立一个世界和创建大地.这样,世界为显为明,大地为隐为暗,两者共同构成为作品之存在.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的文艺学本体论生发于审美文论对文艺主体性及内在规律的探讨;成熟于本体论文艺学对于文艺作品、形式及语言本体意味的追问;最终又在解构文论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即形而上意义消解中被颠覆和拆除。作为中国20世纪后20年文艺学发展的主导走向,它的建构与解构过程标示出中国当代文艺学的整体演进、文化背景的转换及哲学观念的位移。  相似文献   

18.
六朝陶瓷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创作的作品。以东晋为分界,其艺术风格在前后两个时期具有明显的差别。这一差异是由两个历史时期不同的审美取向所造成的:三国、西晋时期的陶瓷艺术直接继承的是汉文化因素,即以神学为主要审美取向;东晋、南朝时期的陶瓷艺术衔接了魏晋玄学思潮的影响,在艺术风格上以简约、幽雅,以及瘦骨清像的人物创作形象作为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9.
艺术形式即为艺术作品的表面呈象,也就是艺术思想的感性显现。这种形式是展现思想的一种手段,因此艺术形式所起的作用是带有间接性的。在这间接作用的基础上,艺术形式不仅能够将本身的思想显现出来,同时也有了遮蔽的效果,这二者相辅相成。艺术家必须结合这种关系,来使自己的艺术达到最佳的状态。  相似文献   

20.
艺术作品的哲学解读是一种通过艺术作品反思人类精神现象、精神境界的活动 ,是一种超越感性有限而趋向于理性无限的过程 ,也是把作品的艺术情思内化为读者生命的过程 ,具有净化心灵人性、创造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可以给人以自由的愉悦和满足。艺术作品的哲学解读也是一种哲学运动的效果史现象。享用哲学的乐趣虽然与选择哲学的自由有关 ,但必须考虑要选择的哲学在当代哲学视域中的位置和在艺术作品解读视域中的位置 ,这样才能真正获得解读的自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