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呈现出融合互动的趋势,人际传播大众化,大众传播人际化。与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具有直接性、互动性、亲和力强等优势,人际传播可以弥补大众传播的劣势。大众传媒对人际传播的运用,不仅表现在制作手段和节目样式上,更为重要的是要树立一种新的传播理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将人际传播的相关原则贯穿于大众传媒活动的始终,更好地发挥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试论人际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关于人际传播的一些基本理论,涉及不同人称关系间的传播、人际关系与人际传播、传播能力、人际传播中互动和传播技巧等问题。在不同的情境下,为了达到和谐相处的目的,要学会在交往中正确使用语言,避免造成伤害。为了保持人际传播的和谐,要尽可能避免发出伤害性信息。  相似文献   

3.
意见领袖:现阶段农村公共政策宣传的重要变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案例从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不同层面对现阶段农村公共政策宣传的重要变量——意见领袖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指出意见领袖将凭借其独特的个性在转型社会刚性制度安排不足的框架下及中国农村特色的人际文化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谈话节目作为中国电视最常见的节目形态之一,其主要困境在于与自然的话语状态不符,而根源则在于未能处理好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之间的关系.电视谈话节目要实现有效沟通,需要营造一种可以容忍个性化人际传播的传播情境,以实现发布"集体化声音"与表达个人化观点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采用多主体仿真方法构建了知识分享的“捐赠者-接受者”演化模型,并引入了基于人际相似性选择知识分享对象的过程,目的在于探讨通过增加社会互动来促进知识分享的合理性.通过系统的仿真实验和分析发现,增加社会互动虽然能够为知识分享创造更多机会,但也促进了机会主义策略的传播,从而降低了个体在面临交互机会时的分享意愿.对于大规模群体,降低社会互动,提高个人分享意愿是最佳选择;而对于小规模群体,减少人际差异,促进社会互动能实现群体知识分享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安徽省六安市农村为例,实证调查中国中部农村地区信息传播情况.调查发现,中部地区农村的信息传播与沿海发达农村地区、城市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受众信息接受与消费方式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电视在大众传媒中接触频度最高,报纸、杂志、广播以及互联网接触频度较低.娱乐是该地区农村受众接触大众媒介的首要信息诉求.通俗易懂、信息量、及时性是该地区农民受众媒介评价的主要关注要素.  相似文献   

7.
本次调查通过问卷形式,选取安徽省六安市农村地区为样本,实证考察了中国中部农村地区农民思想观念和社会交往的变迁及其与传播媒介的关系.调查发现,中部地区农民观念与交往状况表现出明显地背离传统的趋势,呈现出诸多现代性特征,其中,大众传媒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就影响力而言,大众传播仍不如人际传播.另外,中国农村的现代化并不是简单的线性演进之路,而是一种迂回式的演进过程.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与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相比,农民的信息认知和观念状况与城市居民之间差距相对较小,但是,在"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信息认知方面,中部农民认知程度不高,由此凸显出农村政策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和偏差.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是农村吸纳现代文明的文明传播过程。白羊坡村新农村建设的文明传播主要通过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来实现。文明传播中存在大众传播的优势缺失、组织传播形式单一、人际传播没有引起重视等问题。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农村的大众传媒建设,有目的、多形式开展组织传播,有效的引导人际传播来加快文明传播的进程,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两级传播流"理论的贡献,不仅在于其开创了大众传媒的有限效果时代,更重要的是它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更突出个人影响——面对面的交流弥补大众传媒宣传的不足,因此,它不仅是一种"信息流",更是一种"影响流"。本文从"两级传播流"的第二级入手,运用"意见领袖"、个人影响和人际传播等概念,通过对四川彭州宝山村在5.12地震前后信息传播的特点分析,得出人际传播是农村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的结论,并基于个人影响广泛存在的事实,认为在中国农村存在着"两级传播"现象。  相似文献   

10.
从信息传播模式论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香农一韦弗的线性传播模式与德弗勒的双向互动传播模式直观形象地阐释微观静态的语言翻译观与宏现动态的文化翻译观,重点分析了作为人内传播的"主我"与"客我"的信息交流和人际传播中的读者反馈,旨在说明翻译是一种传播活动.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唯一出路和突破口应落在一个"传"字上,传原作之精要,传读者之需要;传原文作者之气息和所述之信息,传译者之会心与创新.在翻译的坐标系中,译者应该重新定位,从静态的"译"转向动态的"传",从微观的语言现转向宏观的文化现,从单向的线性传播转向双向的循环互动,以确保翻译传播渠道的真正畅通、信息的有效流通和传、受双方的互动,达到翻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