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Giora的分级显性意义假说分析了Langacker的认知参照点理论,并对反语中的认知参照点进行分析,得出反语中的认知参照点也是层级突显的结论,为反语的理解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新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简单回顾了萨丕尔 -沃尔夫假说的产生与发展 ,并对这一假说的理解与认识进行详细分析。结合其它相关学科的新发现和具体论证 ,文章进而探讨了该假说理解分歧的所在与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在概括中医假说的基本特征、分析假说在中医理论发展中的作用的基础上 ,指出虽然几千年来中医已经运用假说这一思维形式建立和促进了中医药理论的发展 ,但现代中医药科研中建立科学假说更需吸收当代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应改变中医假说的建立程序 ;中医假说的检验应同时运用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作为逻辑证明的基础 ,且引入实验方法和模型方法 ,使得过去无法确切证明的中医假说得到检验。  相似文献   

4.
由于经济增长导致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已经成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稀缺资源。笔者利用中国东部十一省(市)和中部八省1985~2008年的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污染天堂假说进行检验,实证研究发现,除东部地区的工业固体产生量外,其他污染指标不支持污染天堂假说。从外商直接投资(简称FDI),对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影响效果看,FDI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FDI比中部地区更清洁。在扩大FDI的规模时,更应注重FDI的质量,同时必须关注FDI的区域分布和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5.
经济人假说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最基本的出发点,其核心内容是经济人总是试图使"效用"这种心理状态最大化。对经济人假说的传统批评总是局限于该假说本身,而忽略其认识论基础。运用现象学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经济人假说最根本的问题是缺乏意向性维度,从而没有注意到人类在经济生活中是将自身投入到所追求的对象中,而非将自身封闭起来计算效用。利用反常现象理解正常现象是近代以来一种普遍的思想倾向,经济人假说正是这一倾向在经济学领域的体现,而非一种孤立的错误。  相似文献   

6.
并购相关性假说,即相关并购优于非相关并购,是并购研究中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本文考查了该假说的起源和经验研究的主要结论,然后从分类方法、样本选取、分析对象、控制变量、绩效指标等角度分析了以往经验研究结论出现分歧的原因。指出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从并购双方资产的战略匹配类型出发对并购进行分类,检验并购中不同的资产匹配类型对股东收益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未来关于此问题的研究方向及研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经常要提出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另一个是提出假说者的心灵世界。科学工作者在对神秘现象的探测中,为了有一个设定的求解目标,往往就先提出科学假说。科学假说包含了人的创造性思维,它的产生是实践中的人的心理能力进一步发挥的结果。当科学工作者的创造性思维进入阴性物质世界进行探索时,本质上是在非平衡系统中寻找一种新的有序结构。无论是科学假说还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都是它所处的时代的函数。  相似文献   

8.
根据语境补缺假说和语境互动理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语言本体语境各层次(词语、句子、语篇)之间发生交互,同时也与情景语境之间发生交互,形成不同的语境效应。在外语学习过程中,除了外语语境各层次之间的交互外,母语语境与外语语境也发生交互。任何一层次的外语语境缺失或处于弱势状态都可能被强势的母语相对应层次的语境所补缺,进而激活与母语语境知识配套的母语表达式,从而导致语言使用的失败。本文试图从语言本体语境的角度,探讨语境补缺假说及语境互动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科学理论既能解释已知的事件,也能预测未来的事件。预测得到证实是科学理论是否正确的主要标志。但哲学理论却不能产生预测。本文围绕这一区别探讨假说、预测、自明、规律、机制等概念并借以阐明哲学理论和科学的某些深层区别。科学理论以假说的方式提出,推论出某种可预测的现象,反过来靠这一预测是否实现来判明假说是否为真。之所以采取这样迂回的步骤,是因为我们无法直接判明最初提出的理论是真的是假。哲学关心的则是本性使然合乎道理的东西,而不是建构某种假说以合乎某些资料。哲学理论完全是解释性的、理解性的、和预言毫无关系。参照科学理论的建构方式,用预测能力来要求哲学,是从根本上误解了哲学理论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的经验主义哲学观“体验性假说”及概念隐喻理论,然后从文化角度详细分析了汉语和英语中存在的隐喻表达之异同,结果发现:和人的身体体验一样,文化体验在语言表达(包括隐喻表达)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而从跨语言、跨文化的角度印证了“体验性假说”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