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循环经济配套立法中的难点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和实施,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将进入新的阶段。然而对于循环经济立法来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在循环经济法律实施的过程中,制定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相适应的配套法律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就循环经济配套立法而言,如何防止部门利益法定化、部门和地方怠于行使立法职权以及增强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可操作性是当前循环经济配套立法中的难点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论文提出了实行过错问责制,推行社会监督,为受害人提供司法救济,明确配套立法的权限、程序、责任等解决对策,以期对循环经济配套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循环经济立法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方面,其所产生的影响包括三个层面:在宏观层面上,循环经济立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保障;在中观层面上,《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对现行立法产生了冲击,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有一定的重复和交叉,应进行相应的修改完善;在微观层面上,《循环经济促进法》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企业应抓住机遇,树立“生态理性经济人”的理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方向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外的经验,循环经济立法多从某个特定的方向开始,然后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我国虽然制定了《循环经济促进法》这一循环经济基本法,但是不论在实践中、还是在立法上都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目前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好途径之一,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应先确定立法方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清洁生产立法现状及完善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洁生产是一种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 ,以增加生态效率、减少人类及环境风险的思想和战略 ,其实质是贯彻污染预防原则。本文在讨论清洁生产的含义及我国清洁生产立法意义的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清洁生产的立法现状 ,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的特点 ,并对我国清洁生产立法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循环农业经济促进法》的立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大力推进循环农业经济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中之重。而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模式的构建与完善必须依赖于完备的法律体系的规范和保障。作者对促进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立法意义、立法目的、技术支撑和推广模式、发展体制和法制环境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为制定我国《循环农业经济促进法》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美、德两国私立高等教育立法实践的考察,着重分析了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涉及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态度,民办高校的法律地位、产权与营利性,教师和学生的合法利益等问题的条款,指出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态度是立法的根本,而这种态度又必须通过具体的法律实施条例来体现;民办高等教育的外部法律保障不仅仅是一、两部专门法,它包含与之相关的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通过对美、德两国私立高等教育立法实践的考察,着重分析了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中涉及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态度,民办高校的法律地位、产权与营利性,教师和学生的合法利益等问题的务款,指出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态度是立法的根本,而这种态度又必须通过具体的法律实施条例来体现;民办高等教育的外部法律保障不仅仅是一、两部专门法,它包含与之相关的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代民办教育立法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我国当代立法体制决定,民办教育法迄今已形成了一个按效力等级纵向分层的法律体系。以不同法律效力等级的民办教育规范性文件的颁布为标志,1978年以来,民办教育的立法工作,大致经历了恢复、开创、探索、成熟等几个发展阶段。《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无疑是我国民办教育法制建设的里程碑,与《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相比,《民办教育促进法》在一系列问题上均有重大发展。但《民办教育促进法》的法律规范和实施的法制环境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最新、最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理念已不单纯是环境的保护,而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我国应借鉴德国、日本的循环经济立法,建构科学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制定和完善适用我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  相似文献   

10.
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是从废物产生到处置的全过程管理。美国通过《原子能法》《低放射性废物政策法》《核废物政策法》《能源政策法》和《能源重组法》等构成的法律制度体系,理顺了核废物安全管理体制,明确了能源部、环保局和核管会的核废物安全管理职能,使国家的义务和责任、国会和总统的权力职责以及企业的义务和责任等均落到了实处。美国的核废物安全管理立法经验及法律制度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我国应该制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单行法,完善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伦理观和发展观的重新审视。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对与"传统非持续发展模式"相适应的现行法律制度作全方位的变革;循环经济的生态本质反映在循环经济的立法变革上,就是要求在循环经济立法的理念上坚持和谐共生的自然观、敬畏生命的人生观和科学文明的发展观,在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构建中,扩展循环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权利内容和权利客体,以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将生态化理念注入循环经济法律责任之中。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的法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循环经济的立法目的主要在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伴随着循环经济理念的建立,应更加关注循环经济立法的研究。循环经济立法当属经济法体系。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这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将对保护环境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循环经济不等于环境保护,循环经济法不是环境法。将循环经济法视为环境法将会导致其与现有环境法体系的冲突。从立法层面看,应在环境法领域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并加强循环经济立法前期的准备工作,而不是急于进行循环经济专项立法。  相似文献   

14.
加快海南循环经济立法步伐,尽快形成海南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促进海南循环经济发展规范.建议制定<海南省促进循环型企业管理条例>、<海南省促进循环型消费管理条例>、<海南省促进发展利用太阳能工作条例>、<海南省废弃电池集中处置条例>、<海南省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及推广促进条例>、<海南省旧货回收循环利用市场管理条例>、<海南省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政策条例>等.  相似文献   

15.
物理学是生态学的基础,两者的关系是:符合物理学规律的,不一定符合生态学规律;而违反物理学规律的,则一定违反生态学规律。由于“循环型经济”首先违反了物理学规律,因而无法谈及符合生态学规律。节约型经济的理论基础是对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关系的辩证思考,主张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留下充分的余地。循环型生产在一定条件下是应当提倡的,但“循环型经济”却是一种误导。循环型生产只有在节约型经济的统驭下才能正确发挥作用,“循环型经济”作为一种错误理论不可能与节约型经济理论互补。  相似文献   

16.
全国人大常委会计划于2007年年底前通过循环经济法。为使循环经济法成为一部高质量的法律,起草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所建立的主要法律制度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要认真评估以往立法的经验教训,在立法体系上注意一法多规,协调配套,通盘考虑,整体推进。同时要处理好与有关法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而且对于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保持和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要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技术更新速度快,研发投入大,对设备和原材料的要求高,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在现代经济中,经济活动与金融活动密不可分,功能完善的金融体系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不健全的金融体系对经济的增长会造成很多不利的负面影响。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甘肃成为我国第一个由国家批复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真正实现了循环经济由理论到实践的突破。本文拟从甘肃的现实情况出发,对金融支持甘肃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传统经济模式已不能支撑作为资源型城市的贵阳,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是贵阳市的必然选择。贵阳市以循环经济模式创建生态城市,最终目标是建设成为循环型经济和循环型社会的生态城市。实践证明:资源型城市特别适合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不受其经济发达程度的制约。循环经济应覆盖第一、二、三产业,覆盖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这样才能在社会层面上形成循环经济的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