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江三峡为巫文化的起源之地。巫文化的风俗主要表现在巫教、巫术、避邪、崇拜等方面;巫歌、巫舞、巫戏等方面体现了巫文化的艺术特点,另有巫书、巫画、巫医等巫文化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汉字起源问题,是由古而今的学者们所关心和探讨的问题。然而,时至今日,尚未形成共识。文章从远古文化背景,远古巫文化对汉字产生的直接影响、汉字应用、发展与远古巫文化的关系。现行汉字中巫文化字例析解等方面,分析论证汉字起源于远古巫文化。巫文化是汉字的始母。  相似文献   

3.
该文从神仙源于巫,游仙源于巫通神、仙境源于巫对神界的加工改造以及楚巫文化与游仙文学之关系这四个方面着手,阐述游仙文学员萌芽于古神话,虽与神仙之说有关,但不源于古神话、神仙之说,而实质上却源于巫。  相似文献   

4.
中国巫文化的起源、演变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阐述巫的概念入手 ,论述了中国巫文化的起源、演变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5.
巫觋、礼乐文化与中国服饰文化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服饰文化的源流 ,阐述了巫觋、礼乐文化对其形成的影响。认为中国服饰文化在古代巫觋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占有一席之地。中国服饰文化的成熟期与西周中国礼乐文化的形成密切相连 ,在表现礼乐文化的以等级性为内容 ,以形式性为特征的制度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服饰文化本身在此期间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发展 ,奠定了中国服饰文化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麽经布洛陀为对象,思辨“麽”与“巫”是否同一性:对“巫”与“灵”与“咸”渊源追溯,阐述“灵感文化”的源流;对麽经布洛陀内涵灵感文化特质进行探索归纳为五个方面;初探归纳:“壮族麽经布洛陀”是“越巫巫经布洛陀”,或是“瓯骆巫经”,提升其历史积淀价值分量,包容越族大系各支系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与遗产。  相似文献   

7.
<正> 屈原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特异魅力在于:他以楚国神光离合的巫觋—神话—图腾文化为背景,浮雕般地突出了他那深沉的理性思索和选择;神话—巫觋—图腾不再被看作一个超越现实世界的另一世界,却成了屈原理性思索和选择的形象表现和感性象征。兹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下: 一、《天问》:屈原理性精神的觉醒 1.屈原理性精神觉醒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屈原生活的时代,楚国依然保持着绚丽灿烂的远古传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还笼罩在神话—巫觋—图腾世界的非理性光辉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巫文化的历史渊源由来已久,已经由一种古远的民间信仰转变为文化集体无意识,深入到了我们民族的骨髓与血肉里。早在20世纪30年代,陈梦家先生就探讨过商周时期的巫术,而80年代以来,萧兵等学者讨论楚辞与上古巫术思维的论作,也令人印象弥深。近年来,作为神秘文化核心的巫文化,在戏剧、诗歌、绘画、雕塑等诸多艺术种类的审美生成探讨中,几乎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关于文学与巫文化的互动关系,国内外学者也已作过较为深入的研究。但由于种种原因,巫文化与中国古代小说关系的研究,却一直没有引起学界应有的重视,较少有人涉及这一领域,这…  相似文献   

9.
本文的讨论主要从"涉巫之古文献"、"古文献中的巫师"、"古文献中巫师的活动"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对所知涉巫之古文献作了介绍;其次,就古文献中所述之巫师进行了剖析和考证;再次,探讨了古文献中巫师的活动。笔者试图通过对相关古文献的梳理,从记载中去寻找涉巫线索,力图达到两个目的,即初步解读涉巫之古文献,并通过文献考察巫巴山地先民的涉巫意识。  相似文献   

10.
巫术在世界各个民族中都是让人又敬又畏、难辨真假的一种文化现象 ,因而巫文化一直是文化中最为神秘的一块。巫文化也因而成为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大约从 19世纪以来 ,对巫文化的研究形成了三种流派 ,一派是唯物主义与科学学派 ,他们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 ,用科学的眼光 ,力陈巫文化的愚妄 ,揭露其唯心论本质 ,其研究目的是批判与破除 ,把巫文化当成文化垃圾 ,要求从历史中摒弃掉 ,使人类精神还原到科学信仰的轨道上来。另一派是功能学派 ,奠基人之一是马林诺夫斯基 ,把巫文化看成是社会的产物 ,是文化的一部分 ,具有其它文化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1.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黄帝陵祭祀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晚清以来,革命党人对传统黄帝陵祭祀加以改造利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作出贡献。民国时期,借由对黄帝陵祭祀的制度化,黄帝为整个中华民族始祖的身份逐渐广为人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祭黄帝陵的仪式进行了借用与创造,赋予了"黄帝符号"以"劳动人民性"等新内涵。改革开放后,黄帝陵祭祀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要找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总结黄帝陵祭祀的有关历史经验,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分析的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的分析是逐渐纳入其框架的 ,总体上通过组织的演进来说明。其代表人物经历了科斯、张五常、威廉姆斯、巴泽尔和诺斯等 ;其逻辑经由交易费用演进为契约合同 ,再由交易维度转向产权的“公共领域” ,最后扩展到国家的作用 ;其中心思想是 :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 ,存在着利用“公共领域”财产的各种各样的组织 ,而国家也是一大组织 ,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为了利用整个社会层面的公共财产  相似文献   

18.
企业理论的发展对产业组织理论演进的影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基础是企业理论,企业异质性假定对企业同质性假定的替代和企业异质性假定的不断深化是产业组织理论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产业组织理论沿着两个基本方向发展:一是坚持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在哈佛和芝加哥学派对企业异质性假定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着重研究企业行为及其相互依存关系,形成了以泰勒尔为代表的新产业组织理论。二是修正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和分析方法,在对企业的异质性作出全新假定的基础上,构造新的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框架。企业能力理论把企业的异质性归结为企业知识和能力积累的差异,并把产业组织理解为企业专业化分工和企业专业化知识与能力成长的协调机制。企业理论的创新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核心,在革命中起到重大的作用,对革命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对于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有着重大意义。本文试图以俄国十月革命、德国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革命的成败为例,并联系现实,阐述以上观点和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扩大农村融资途径,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减少土地闲置浪费,应当在创新试点的基础上,有条件推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解禁后,有必要建立流转协调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促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有序和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