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区域行政与长三角一体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行政一体化应重点强调三方面:一是区域行政决策一体化;二是区域行政执行一体化;三是区域行政监督与评估一体化。当前,长三角区域行政一体化尚未完全形成。从其现状看,行政一体化进展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长三角区域行政一体化一定要体现利益均享、和谐共赢的总要求,按照开放有序、区别对待、分层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已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不可逆转的“定势”,地区该具有经济总量大、投资环境匀质化以及全域外向型经济的显著特征。经济平台的“垒高”,使长三角一体化能发挥竞合效应和多中心效应,从传统的非赢即输、此消彼长的“排他性”模式走向“双赢”或“多赢”模式。以产业链重构为基础的一体化将成为未来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而降低商务成本和打造商务价值高地则是实现长三角“产业对接”战略的平台和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长三角经济发展和经济一体化状况的实证分析基础上,探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涵义和特征.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特定的行政制度下提出的研究命题,它是经济演化和市场发展后的一种状态,不是政府计划和行政创造的结果.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才是决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因素和基础条件.在空间上,产业集聚、城市化等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了条件.根据长三角的实际情况,政府应该采取"消极一体化"的政策,而不是"积极一体化"的策略,重点应建立自由竞争的市场制度,促进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特别是政府应彻底退出私人产品生产领域.在公共产品领域,政府的参与也应有严格的限制,可采用政府投资和市场经营的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一体化正在加速推进之中,安徽省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一员融入长三角在区位、资源、产业和交通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但同时在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对外经济贸易和教育科研等方面与长三角地区落差明显。安徽省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立与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以期更快地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经济圈。  相似文献   

5.
金融制度创新对推进长三角经济金融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目前,长三角金融制度创新的主要阻滞因素存在于行政体制、央行大区分行体制、金融监管体制、金融机构自身经营管理体制、社会信用环境等几个方面.对此,要理顺政府与金融之间的关系;探索设立由政府主导的长三角金融发展与合作委员会;积极推动长三角区域金融制度创新和金融机构间的业务合作与创新;大力推动长三角区域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建立长三角区域金融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6.
论长三角港群一体化进程中宁波-舟山港的发展机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长三角港口群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看,当前需要深入探讨长三角港口群一体化合作的总体设想和运作机制,使各港口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这不仅可以加强长三角地区经济的竞争力,而且有利于港城互动,进而提升长三角地区的凝聚力和辐射力。为此,要适时把握长三角港口群一体化进程中宁波—舟山港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7.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破解长三角港口群治理"碎片化"难题,实现港口群整体性治理成为推进长三角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内容之一.现阶段,在府际关系视域下长三角港口群的治理"碎片化"问题突出表现为治理格局的"分割化"、治理主体的"两元化"、治理机制的"权宜化"和治理信息的"孤岛化".解决上述问题关键在于根据整体性治理的内在要求,加强府际合作,形成伙伴型府际关系.具体来看,要注重区域行政协调,发挥现有区域合作行政机构的积极作用;推进多元主体协同,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共治的治理格局;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制定长三角区域层面的港口群治理条例;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综合性的长三角港航公共信息平台.实现长三角港口群整体性治理离不开顶层设计,发展目标也需分阶段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8.
着力构建防范经济风险的长效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市场化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风险呈现加剧的趋势。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建立完善防范经济风险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各国、各地区、各部门间的协调决策机制;二是建立鼓励多层次化产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机制;三是建立经济风险分担的制度机制;四是建立行政领导干部选拔任期与政绩考评体系统筹化机制;五是建立城乡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政策机制;六是建立经济风险防范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9.
从流动效益、市场导向、人才结构、政策导向、区位导向等角度探讨了长三角人才开发一体化的动力机制和特点,并提出要努力实现人才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完善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工作中的政府职能与管理体制,构筑区域人才交流信息平台,加强区域人才立法协调机制,建立人才资源共享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信一体化既是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对经济一体化和通信一体化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长三角通信一体化的发展动因,指出其发展仍存在行政管理体系制约、区域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参差不齐、两省一市通信资费差距明显和通信业务运行的割据状态依然存在等多方面的问题。江苏通信业应从提供政策保障、推进省域通信一体化、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实施省内试点和示范以及引导同一运营商在长三角范围内开展一体化的运营等方面把握机遇、应对挑战,逐步走出一条既适合江苏通信业发展实际,又符合长三角整体利益的通信一体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一体化主要是指在长三角区域内的资源、要素、人才、产品等能够自由流动,以及工业、金融、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包括生产和销售)方面的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要求政府调整职能,尊重企业的选择,放开企业在区域内不同地区的流动,因此,共同市场建设首先是政府行为。各地方政府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积极推进长三角的区域合作,消除行政壁垒,充分发挥区域整体优势,才能提高整体的竞争力,达到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区域公共管理视野下的行政区划改革:以珠三角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大规模行政区划改革的评估,这一改革在解决一部分问题的同时,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并未破解区域整合的迷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实现区域公共管理,而从区域公共管理的内涵以及欧美发达国家大都市区的治理经验来看,必须实现治理机制多元化。因此,从区域公共管理的视野来看,行政区划改革只是多元化治理机制中的一种,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要适应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应该实现治理机制多元化。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主成分的长三角制造业行业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产业结构、劳动力投入的部门结构以及出口结构来看,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渐成为长三角制造业的主导力量,但从经济效益角度来衡量,长三角的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却并没有呈现出特别的优势。因此,提高资金、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效益水平是长三角制造业持续发展和增加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粤港在制造业领域的战略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粤港合作与珠江三角洲制造业竞争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文提出了粤港两地构建基于大珠江三角洲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传统产业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重化工业化等领域的战略合作关系,并对新时期粤港两地在CEPA框架下开展制造业战略合作的基本思路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两大制造业中心,两地由于产业结构趋同,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将可能对各自制造业的健康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运用偏离份额分析和规模/前景矩阵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明确两地政府实现制造业的双赢发展提出前瞻性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6.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环太湖地区处在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区域,对长三角经济区的整体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环太湖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推进区域整合,加快环太湖区域经济一体化;强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借助上海优势,主动融入长三角大都市经济圈并与经济全球化无缝对接;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政府主导经济发展模式向市场主导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在保持地区发展速度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生态保护,形成以生态经济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7.
区域文化整合对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至关重要。分析了长三角区域文化整合的基础和现状,探讨了文化整合对区域经济合作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文化整合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四个举措:文化圈的共建、文化产业的共赢、文化组织的共荣以及文化成果的共享。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长三角邮政速递业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在邮政速递整体协调能力、邮政速递品牌文化建设水平、网络信息共享程度和优质速递服务能力四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发展障碍.针对此,长三角邮政速递一体化发展的具体策略为:落实速递部门的主体地位,建设适应长三角的EMS品牌文化,加强速递信息共享能力建设以及提高邮政速递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海域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产物。目前长三角海域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峻。政府间协调治理观念滞后、协调治理体制不完善及法律保护不健全是造成长三角海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重要原因。长三角海域政府应转变治理理念,构建多元化的府际网络治理模式,提升区域空间海洋生态管制,采用污染物入海申报许可和总量控制制度,健全府际间海洋环境管理法规体系,从而实现长三角海域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