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朱祖谋之创作与词选关系密切。《彊村语业》创作取向的多元性表现为托兴深微与赋笔叙写的结合,梦窗情味与苏辛气骨的交融,重南而不疏北的书写策略;《宋词三百首》词选观的兼容性表现于词作取舍中的平衡策略以及“体格”与“神致”的衡词标准。《彊村语业》与《宋词三百首》有共通之处,但二者在对待苏辛词风的态度上存在一定程度的违离。《彊村语业》与《宋词三百首》体现出朱祖谋对晚清民国主流词学的继述与违离,彰显了总结传统词学与催生新词学的浓厚意味。  相似文献   

2.
朱祖谋《宋词三百首》自刊刻以来就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接受,其传播过程呈现出不同词学流派的同一性与不同历史阶段接受语境的差异性特点。新时期以来,由于接受语境的差异,《宋词三百首》的接受出现了严重的误读,究其原因,除接受语境的变化外,其与《唐诗三百首》等“三百首”系列的连带效应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选本选源是操选政者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朱祖谋是当时占有宋词文献最全面的学者之一,<宋词三百首>的选源既广且深,具有重要的理论与文献价值.况周颐曾助朱祖谋选<宋词三百首>,他的词学见解通过和朱祖谋的"相与探论"也影响了<宋词三百首>的编选.<蓼园词选>是清代一部重要的选本,其论词观念对况周颐影响较大,通过况氏这个中介,也对<宋词三百首>的编选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自清代蘅塘退士孙诛编成《唐诗三百首》、近代来古徽编成《宋词三百首》以来,诗词的选注本一发而不可收,且一般都冠以“三百首”之名,以应“诗三百”之意。在时下众多的宋词选本中,江西社科院李华先生的《宋词三百首详注》(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5月出版,简称《详注》),是颇具特色的一部选注本。其品位之优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选,一是注,《详注》的选与注都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长处。《详注》既有普及性又有学术性,文笔条畅生动,分析深入浅出。其鲜明特色可用六字概括:“涉猎广,研磨深。”一、涉猎广。涉猎广是指这本《详注…  相似文献   

5.
略论纳兰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滥觞于唐,盛于两宋,衰于明,至清而复兴。近人于词学的研究,比较注重于对唐、五代和宋词的研究,论著甚伙,成果累累。这自然是应该的。而对清词的研究,则相对弱一些,不少文学史著作,在写到唐宋词的部分,多洋洋洒洒,不惜笔墨,而在介绍清词的部分,往往惜墨如金,略而不详。这就给人一种印象,似乎清词成就平平,无甚可言。其实,清词是继承了唐宋词的传统,而又有所发展的,在创作,评论和前人成果整理方面,都取得了并不稍逊于前代的成  相似文献   

6.
清词史论纲     
不到三百年的清词,名家辈出,词派纷呈。其分期,前人或“三变”或“三期”,然可商之处尚多。如果综考词风的转变、领袖词人的出现、时代风会、各类批评等诸多因素,可将清词的发展演变分为三期六段,能较明晰地把握其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7.
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宋词中的名篇 ,但是从前却很少有人对这首词的系年、本事、写意和寄托等问题进行深入、具体的探讨。而本文则认为苏轼这首咏物词当作于元丰三年五月之前 ,词旨在针砭时政、哀国忧世 ,并且在表现方法上继承了古代诗词寄托的传统 ,进而充分肯定了这首词在宋词发展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清代是词学的复兴时期,无论是词的创作还是词论都呈现出繁荣的局面,而清初则是清词中兴的重要过渡期。这一时期的宋荦,人常目之为诗人,其实他也是一个词人,而且他的词学思想也颇为丰富,比如词源“三百篇”论,“填词非小物”的推尊词体论,词的体性论,以及力主醇雅等思想,羽翼浙西,领袖中州,在明清词学转关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炎词简论     
宋元之交,张炎的词学理论和创作较全面地体现了宋词发展的水平。《山中白云词 》三百首,多写黍离之悲、兴亡之感,贯穿于对江南山水与落魄飘零之模写中。词风深婉雅净、清丽疏朗,融合北宋词之浑化与南宋词之骚雅,集婉约词之大成。清初词坛“家白石而户玉田”几半天下。《词源》理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清人为了指导词文学创作,遂以宋词为典范,展开对词体作法的全面总结.在此过程中,出于文体间的渗透规律与清人抬尊词体、建立词法的需要,时文章法理论自然而然地渗入了清人的宋词作法论.这种渗透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清人以起承转合的思维与术语来分析、总结宋词的结构与章法.这些浸染着时文章法色彩的高度程式化的词诀、技法,对于推动清词在作者、作品数量上的增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时文思维也使清代词坛出现了大量缺乏主体性情的代言戏作;程式化的训练则给清词创作带来了程式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清词的价值逐渐为词学界重新发掘后,清词研究已经成了一个新的热点和学术增长点.最近十余年清词研究论文以及学术专著明显增多.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宋词与清词研究论文的比例大致是5.6比1,90年代中期上升到约3.9比1①,进入新世纪后,升幅依然持续.以国内连续出版的专业词学研究集刊<词学>为例,从15辑到19辑(2004-2008),共发表宋词研究文章32篇,清词研究文章31篇,两者的比例已经接近1比1.类似情况在最近两次全国性的清词研讨会上也有所体现,2008年10月的第二次清词研讨会,无论出席的学者还是提交的论文,在数量上都超过了1995年4月召开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12.
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诗有“诗史”之称,《梅村词》也表现出时代风会与个人遭际的影响,以其《满江红》词表现最突出,可称词史。明清易代之际的大背景促成了吴伟业词风的变化,也促成了时代词风的变化,即由软媚柔婉到慷慨悲凉。由媚而雅是明清之际词学转变大势,直接影响到清词的品格,开启清词复兴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一 汪元量是宋末元初一位异军特起的词人。他的词作,直抒胸臆,感伤时事,其艺术手法与风格,能够不囿于当时词坛的风气而独树一帜。但是汪元量许多独具特色的词篇,多年来却没有受到论词者应有的重视。先从词的选本来看,选汪词者甚少。朱彝尊《词综》未选汪元量词,汪森增补《词综》,选汪词九首(在第三十二卷);陈廷焯《词则》的《放歌集》与《别调集》中各选汪词一首;俞平伯《唐宋词选释》选汪词二首;张璋《历代词萃》选汪词二首;只此而已。此外,近人所编词选中,如朱疆村《宋词三百首》、龙榆生《唐宋名家  相似文献   

14.
清词"中兴"局面的形成是多方面合力作用的结果,唐宋词在明末清初的广泛传播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在明末清初,唐宋词主要是通过纸本的方式传播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词籍传播",当时词籍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唐宋词籍的汇刻和唐宋词选的重印,其中唐宋词选重印者主要有《花间集》、《草堂诗余》、《绝妙好词》和《乐府补题》等,这些词籍在不同时期的传播间接地反映了明末清初词学观念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在苏轼的三百多首词作中,有近十分之一的作品具有明显的“归去”意向,即“归去”词,按照“归去”的不同方向,可将它们划分为归隐词、归仙词和归朝词。归隐词,顾名思义,是苏轼带有解甲归田意图的作品,表现出对官场的厌恶与逃避;归仙词是他丢下心灵包袱、追求并享受自由的作品;而归朝词则集中体现了苏轼的儒家入世思想,是其执着于世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6.
宋词对地域文化的表述是有选择性的。如宋代的苏州词,不同于诗,只着重表现“三高”主题,而忽略了苏州的繁华。这是词的文体特性与苏州地域文化特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董希平 《南都学坛》2004,24(5):78-82
苏轼的“以诗为词”是其词的创作的重要特色。而实际上此前词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宋诗的助力。在创作上 ,由于宋代士大夫大多诗词兼作 ,因此宋词发展中借鉴了诗歌的表现内容和表现技巧 ;由于传媒手段的发展 ,词体的社会功能得以扩大 ,诗词在传播领域也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在此意义上 ,宋词繁荣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得到了宋诗的助力 ,可以说宋词是和宋诗一起走向高峰的  相似文献   

18.
张群 《华人时刊》2012,(11):68-69
南京大学出版社近期隆重推出了大型词总集《全清词》中的《全清词·雍乾卷》共一套十六册,这是南京大学出版社继《中国思想家评传》200部系列丛书后的又一巨大成果。为使读者对这套大型词总集的编纂出版情况有个大致了解,笔者采访了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左健先生。清词多方面成就超越宋词《全清词》出版填补词总集出版空白左健社长介绍,词兴起于唐五代,大盛于两宋,衰微于元明,又在清代得到复兴。在中国文学史上,清词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在传统方面,它对唐宋詞有所继承,同时,又在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白石十七谱是宋词文学创作与音乐理论高度结合的宝贵实例。就中四首旁缀音谱的“令”体词调歌曲,系先有音乐“定腔”,后“倚声”填词之作,是研究宋词以文从乐手法的珍贵实证。依据《词论》“别是一家”的音乐文学体性论,姜夔《大乐议》的四声清浊主张以及张炎《词源》的歌词五音协律例证,可归纳、提炼出使文字四声五音与音阶清浊轻重相协谐的宋词“倚声”理论。在此基础上,对上述四首词调歌曲的文乐关系展开逐字辨析,并以句拍为单位,实证以《词论》为代表的音乐文学理论,在宋词“倚声”填词实践中的艺术表现形式,最终回归《词论》《词源》对雅词协音不易、“知之者少”的文学判断。  相似文献   

20.
现行高中四册语文课本所选郭沫若同志《甲申三百年祭》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象吴王桂那样首鼠两端的人,在初对于自成本有归顺之心,只是尚在踌躇观望而巳.”编者注释说:“首鼠两端,也作首施两端。比喻进退无据,瞻前顾后,迟疑不决。首鼠、首施,都是首尾的意思。”这可说是无稽之谈。“首鼠两端”怎么比喻“进退无据,瞻前顾后,迟疑不决”呢?“首鼠、首施”为什么又是“首尾”的意思呢?难道“鼠”和“施”都等同于“尾”吗?其实,“首鼠”是一个联绵词。所谓“联绵词”,又叫“连语”,是由两个音节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