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词论批评晚于诗文理论批评,因而受到诗文理论批评的影响和启发,并随着词学创作的发展而不断壮大;古代词论批评主要体现于词话、词集序跋、词集评点、论词诗词等形式中;古代词论批评具有鲜明的形式特点和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2.
苏轼是最杰出的词人之一,也是古代最早的卓有建树的词论家之一。古今学人对苏轼词创作所取得的成就颇多论述,而对苏轼的词学思想却鲜有较系统的研究者。苏轼虽然没有留下系统的词论专著,但如果将其著  相似文献   

3.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词史上的杰出代表。在以前的研究中,我们往往是对她的作品的写作特点,艺术特色来进行分析,很少对她的语言来进行探讨。从她的《词论》开始,她的修辞观就已初见端倪。但是她的修辞观绝不仅仅是一篇短短的《词论》就能涵盖,有许多观点必须深入到她的词作及诗文中去寻找。  相似文献   

4.
王安石词作不多,却常录于古代词话、古今词选本,这是经典化其词的重要演进过程.论者多肯定他转变词风、开拓词境等意义,在词学史上占据席位,这是经典又罕见的例子.文章增补宋清两代其他词话的词论,如王灼《碧鸡漫志》、张炎《词源》、丁绍仪《听秋声词话》等论述,完备古代词论中的王安石词.从近人词选本、赏析、创作等角度,着重考察王安石词重要性塑造的经典举措,分析近代词论家多元化审视王安石词,从而确立其经典词文学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词体天然具备着一种介质的属性,它穿凿游刃于雅、俗间。中国传统词论对词作之雅、俗评判见仁见智,甚至大相径庭,这属于传统词论的一种生态平衡,除了证明接受美学的多解性,更可从古代文化思想对词论产生的直接影响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6.
古代词创作高度繁荣,但词创作的心理机制,却少人问津.词论家周济、况周颐从自己的创作经验出发,描绘了创作时的"虚静"之境,词人神思的飞越、创作灵感的闪现和捕捉等过程环节,填补了词学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清末词人况周颐关于词境与词心的观点。论证了况氏词境──词心说在文学创作心理机制及文学与生活关系问题上的独特意义,并论述了况氏观点与中国古代传统创作论中“妙悟”说的关系及其在词论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随着《四库全书》的编纂而逐步编修出来的,其分类之严明,论述之谨重,大体代表了封建社会晚期正宗正统的学术思想以及当时知识界的学术水平。其中集部提要对古代词体作家作品的批评所体现的美学观念很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将其归纳为三个要点:本色观念、雅俗观念、兼美思想。认为它集词体产生以来各个时代词论家之众说而融会贯通,对我们今天的词体研究和批评仍富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文艺本质论、创作论、鉴赏论三个方面,对刘熙载的文艺美学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认为刘熙载的文艺美学思想中有着深厚的儒家文化积淀,又充满着艺术辩证思想。不论谈诗、词、文、赋,还是书法,都体现了遵循艺术规律,坚持创造精神的美学原则,见解是公允而独到的。刘熙载的文艺研究继承了我国古代一以贯之的点石成金、随机生发的特性,又以博大的内在体系,显示了他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词学理论与批评研究的逐渐深化,一批有创见的研究专著应运而生,其中陈水云博士的《清代前中期词学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下称陈著)是颇具特色的一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史论结合。论由史出、史论结合,是陈著在研究方法上的一大特点。从严格的历史主义出发,陈著以流派为纲,以人物为考察对象,所论皆以材料为依据。其所论词学词派,不仅囊括有关词话、词家文集、词集的序跋,而且搜集了论词之词、论词之诗等多方面的材料,这些爬梳整理而成的词学史料,不仅因其传达了丰富的词学信息而具有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