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4 毫秒
1.
外汇储备的安全与增值问题是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资产结构,发现我国资产结构严重偏倚美元,存在一定风险。诸多的研究也认识到投资多元化可以规避风险,增加储备收益,但是投资方法却略显粗糙,投资更多倚重于历史数据,本文依据行为金融理论分析,投资决策应该在传统优化资产组合方法的方法上加入主观观念,如此可以显著降低风险并且提高外汇投资收益,本文利用外汇数据进行投资模拟交易,通过加入主观预期的Black-Litterman模型进行了实证,实证结果显著支持本文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来源结构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在总结了历年外汇储备变动特点的基础上,试运用比例分析法对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进行分析,并分析了外汇储备的规模和来源变动对于我国国内经济所造成的具体影响,提出了稳定外汇水平、并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外汇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我国外汇储备现状的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利用高额外汇储备对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有利影响,借鉴其他国家外汇储备有效管理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管理应追求外汇储备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及促进内需,需进一步改革我国现行外汇管理体制及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及完善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等。以期在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追求收益性,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文中对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外汇的定义进行阐述和展开我国的一系列外汇管理制度,结合中国当前庞大的外汇储备数量,分析了目前央行已有的货币政策不能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和外汇风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度增长。本文在分析了外汇储备增长原因的基础上,从新形势下我国对外汇储备的需求出发,阐述了外汇储备增长给我国带来的积极影响,并针对外汇储备增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体制储备及人民币的升值预期等因素使得中国的外汇储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超额的外汇储备蕴含着巨大的成本和风险,其规模的急剧扩大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本文从中国高额外汇储备成因,现状及特点分析出发,探讨了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外汇结构的单一所蕴藏的巨大风险。并对如何有效地改善这种状况,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外汇储备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规模很小,但自1994年实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外汇储备规模高速增长,截至2011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31975亿美元.本文探讨了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原因以及高额外汇储备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最后给出了解决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问题的两类对策:一是控制外汇储备規模,二是加强外汇储备管理.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在国际收支双顺差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下超常增长,并成为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从理论上阐明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储备的来源结构、合理规模及外汇储备变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外汇储备已过万亿,流动性过剩问题日益突显。如何实现巨额外汇的保值增值,成为我国政府今年工作的一大挑战。作者认为,我国企业应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力度。因此,进行正确的战略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世界各个区域的区位和经济因素,提出了差异化的产业投资战略。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对外经济关系发展迅速,尤其是外资的大量进入与我国国内通货膨胀的形成和加剧之间具有了一定的相关性联系。外资进入首先反映在价格总水平的上涨上,其次也反映在货币投放、外汇储备、投资结构、商品市场行情等方面。因此,以实证分析为基础,合理地确定我国引进外资的适度规模,调整外资结构,努力提高外资的使用效率,建立人民币调控与外汇调整的联动机制,就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的外汇储备的现状,从我国外汇储备的需求,影响外汇水平的其他经济因素考虑,以及我国现阶段发展的特殊性带来的制度因素这三个方面对阿格沃尔模型进行了修正,从而准确的测算出我国拥有外汇储备的适度量。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管理好外汇储备,提高外汇储备的运营效率提出了6个方面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12.
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1994—2009年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M2、外汇占款及基础货币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双顺差引致外汇储备的大量增长是导致M2增长的原因,外汇占款已经成为央行供应基础货币的重要渠道之一,而国际收支双顺差最终会造成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降低。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外汇储备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论.外汇储备的增加在为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如在一定的条件下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等.但是,适度外汇储备的问题不能仅从进口的角度来认识,它不仅取决于国际贸易,而且取决于国际金融和直接投资,还取决于国家的长期目标和可替代的方案.为了更有效地发挥社会资源的效益,减缓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我国政府在建立石油储备、以贷款交换石油和适当增加黄金储备的同时,还应该改革外汇管理制度和调整对外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外汇储备增长迅速,2011年突破3万亿美元,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额达3.24万亿美元,已成为美国公共债务最大的债权人。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会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但同时巨额的外汇储备也会起到抑制经济增长,阻碍经济发展的作用。文章以外汇储备增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外汇管理再向国际迈一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我国进入世纪十大贸易国之列,外贸依存度达到36%,连续5年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引进外资国,外汇储备高达1400亿美元。以此为背景,我国的外汇管制也日益放松,人民币已实现经常项目的自由兑换。夕卜汇管理条例的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到70年代末,我国实行的是严格的外汇集中制,一切外汇收支都引入国家计划,不允许企业、个人持有外汇。1980年12月底,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1981年3月1日起实施)。《暂行条例》放松了外汇管制,允许企业和个人部分持有外汇留存,使外汇(调剂)交易成…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增加了我国对外贸易活动以及外汇储备和汇率异常波动的不确定性.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相对均衡,央行对外汇储备和汇率进行了适时的干预.基于外汇操作中的冲销干预与非冲销干预理论,选取我国1996年1月至2017年7月外汇干预数据,结合运用ADL模型和ARCH及GARCH模型对我国央行外汇干预行为特征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央行外汇干预的目标是"逆风向性干预"和"熨平汇率波动",其干预行为具有长期性、持续性和非对称性的特点.最后,根据长期持续性的特点,提出了外汇干预与长期货币政策相配合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外汇储备的迅猛增长给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带来巨大的压力,通过创建模型测算出汇率、利率波动给外汇储备带来的损失以及利用投资国际证券市场以及组建专业的投资公司所获得的收益测算出我国目前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从而为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配置、投资品种的合理选择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外汇储备增长下的货币政策调控困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汇储备是体现和制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汇储备与货币政策内在的逻辑联系;外汇储备变动会对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产生冲击,引起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我国应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加大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力度,促进国际收支结构平衡,以提高货币政策实施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原因、风险及前景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日益提高,利用外资规模不断增加,尤其是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保持双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到2006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到9879亿美元。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大,其对我国内外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分析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原因、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从分析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机理入手,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指出风险以及对此进行前景预测。  相似文献   

20.
自1994年我国进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外汇储备逐年增加,1993年末外汇储备额为212亿美元,到1994年末,达到516亿美元,一年内增加了304亿美元,增幅143.39%;1995年末达到735.97亿美元,一年增加了219.97亿美元,增幅42.63%;1996年末外汇储备为IO50亿美元,一年内增加了314.02亿美元,增长了42.67%,仅次于日本而跃居世界第二位。欣喜于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同时,探讨外汇储备的水平界定及其管理就显得日益重要了。一、确立适度外汇储备水平的重要意义适度的外汇储备水平既有利于国际收支平衡,也有利于一国内部经济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