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调查中国大学生对墨西哥国民性格、经济、社会问题等墨西哥形象认知,从而了解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墨西哥形象.结果显示:多数中国大学生认为墨西哥人热情、干净、直率、可信赖,对墨西哥经济评价较好,对墨西哥社会评价较为客观.总体来说,中国大学生对墨西哥较为了解,评价较好.  相似文献   

2.
性格是每个人的心理特征,性格的优良直接影响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由于性格的这种可塑性,才能对已经形成的性格模型进行优化。大学是性格逐渐完善的重要时段,大学生良好性格的塑造应该被纳入高等教育的内容,在院校教育发展的新时期,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着力于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性格。论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性格的研究分析,开展有针对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希望通过参与活动使那些性格内向、腼腆、自卑、冷漠的大学生转变成开朗、乐观、谦虚、自信的人,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了解大学生对性格内涵的取舍,有助于针对性地教育和塑造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1对象与方法 随机抽取中医专业127名学生。以40组不同的性格内涵描述词组为问卷,让学生以喜欢和排斥做出回答,并进行统计,再以尼曼(Neyman)“内一外向性格测验量表”对他们进行性格倾向测验,并进行统计。将2组进行对照分析。2结果2.1性格内涵倾向问卷答案比较见表1。 表1说明,大学生所喜欢的性格即他们认为理想的性格;不喜欢的性格即他们厌弃的性格。其中大学生最为认可的性格:真诚热情、活泼开朗、善于交际,其选择人数超过50%…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内蒙古地区大学生的性格倾向对应付方式的影响,本次研究选取了587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运用《应付方式问卷》和《莱曼和科尔斯太特的内向、外向、中间人格对照表》进行施测,结果为:⑴不同性格倾向的大学生在幻想、合理化、退避、求助、自责几个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⑵不同性格倾向大学生中,男生与女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某些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⑶不同性格倾向的大学生多选择解决问题和求助两种方式应付挫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转型、城乡二元体制的大背景下,农村贫困大学生由于社会、经济资源的缺乏,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及受性格原因和人际交往技巧等其他方面的影响,心理障碍问题日渐突出.了解并分析引发其心理问题的成因,并采取相应对策,对于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整个社会和高校的和谐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篮球专业大学生性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大学体育系篮球专业大学生性格特征与文、理科普通大学生性格特征的比较分析,显示篮球专业大学生性格较好,从而提出篮球这项运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性格。  相似文献   

7.
对湛江师范学院232名女生进行性格以及身体成分和身体机能等指标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格的女大学生的身体成分、心功能指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01.了解并掌握不同个性女生的身体成分和机能特征,研究探讨性格弱点对个体健康的影响,是对当今大学生的健康行为与身心健康的前瞻性研究,可为当前高等院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青年人的心理正处在一个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的转折时期。由于知识结构、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不同等因素,较之其他社会同龄人,大学生的心理有其普遍的特点,又有其独具的特点。探讨和了解这些特点及发展变化,有助于大学生了解自我,按照生理、心理活动的客观规律生活与学习,也有助于家长、教师和社会了解和认识大学生,从而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9.
浅析影响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客体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文萍 《宿州学院学报》2009,24(6):122-123,164
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会受到主体因素和客体因素的影响,除了要分析自身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主体因素外.还需要认真分析各种客体因素,以便更好地了解和适应环境,抓住机会,把握未来。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生言语风格进行研究,有利于了解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言语习惯,更好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展望和预测整个言语风格的发展方向。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以三峡大学不同年级、专业、性别、性格、生源地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来源、表现形式、影响因素等三个大的方面对当代大学生言语风格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心理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个体与客观外界相互作用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品质 ,它对全面培养优良的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比较研究朝、汉族大学生心理素质 ,可以发现朝鲜族大学生的智力素质无明显的民族差异 ,但在个性心理素质发展上却明显低于汉族大学生 ,因此 ,对朝鲜族大学生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试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包括体育教育功能、促进智力功能、情操陶冶功能、心理疏导功能和社会实践功能。研究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拓展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 ,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大学生的行为举止、仪表形象等方面的不断变化入手,探讨了什么是大学生特有的气质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优良气质.根据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及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提出了以大学生的业务知识、文化素养、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公德意识、团队精神及社会责任感等为基础,进一步开展人际交往、各种礼仪礼节、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对大学生形成一种内外统一的气质培养方式,逐步构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和谐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心理教育论     
刘霄 《南都学坛》2001,21(2):103-106
心理教育论是对传统的心理教育的一种新的阐释 ,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进而促进全体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在内容上要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 ,帮助掌握人际交往艺术 ,塑造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在实施过程中要健全心理教育机构 ,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心理教育特点 ,利用信息传媒开展心理教育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的整体心理教育网络 ,使心理教育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肖水源的社会支持量表,以618名高职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高职大学生社会支持现状,结果表明:是独生子的高职大学生客观支持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的高职大学生;生源地是城市的高职大学生主观支持得分显著高于生源地是农村的高职大学生,非独生子的高职大学生主观支持得分显著高于独生子,是班干部的高职大学生主观支持得分显著高于非班干部的高职大学生;是班干部的高职大学生支持利用度得分显著高于非班干部的高职大学生;生源地是城市的高职大学生支持总分显著高于生源地是农村的高职大学生;是班干部的高职大学生支持总分显著高于非班干部的高职大学生。结论:高职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呈现一定的特点,受其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为班干部等因素的影响。对高职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充分考虑其社会支持程度的差异性,鼓励其积极主动获取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6.
品德认知结构模式涉及到品德的心理结构成分与道德认知信息加工活动中的道德知识系统等问题 ,后者与皮亚杰关于认知结构模式的基本过程紧密相关 ,也具有完全同化和完全顺应两种典型的活动机制 ;品德认知结构模式的四个基本特征是 :社会道德规范主导品德认知 ;个人利害得失问题的解决是品德认知的关键 ;品德心理结构成分与品德同一 ;品德与性格特征同一。我国社会变革时期品德教育的对策主要是 :帮助学生完善道德知识系统 ,健全品德结构模式 ,注重性格养成 ,提高处理面临疑难道德问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在校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进行分析,试图帮助大学生通过体育教育调适自我,做到心理健康,为大学生顺利成长提供心理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危机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个体发展和校园稳定的重要因素。如何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是高等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紧迫问题。文章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积极探索有效的大学生危机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中国正处于全方位的社会转型期,关心和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尤为必要。影响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是心理失衡、信仰缺失、就业焦虑、网络依恋、心理脆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困境是工作整体上开展不平衡、课程开设和教育活动不规范、教师队伍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理论研究工作相对滞后、心理教育整体合力不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大学生群体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领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以及相互关系有助于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行为方式、行为习惯及行为心理。使用领悟社会支持评价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状况,提出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应对方式教育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