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管切开术可防止或迅速解除呼吸道梗阻,减少呼吸道解剖死腔的50%,增强有效通气量,也便于吸痰、使用机械通气、气管内滴药等[11],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但如果护理不当,就会引起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减少气管切开并发症已成为预防病情恶化、促进康复的重要治疗措施。通过2005~2008年对气管切开两种套管患者的观察,比较其优缺点并指导护理实践,取得良好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05~2008年45例气管切开患者,为器官移植、颅脑损伤、脏器衰竭、外伤性气管损伤、喉癌患者,均无明显胃肠道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胃内容物返流。其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25~80岁。气管切开术后均不能维持正常呼吸功能。1.2方法选取的45例气管切开患者中,使用金属套管22例,硅胶套管23例。2组患者均给予持续氧气吸入,气管切开套管内滴入湿化液,常规的气管切开护理后,对痰结痂堵管、反流误吸2种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1.3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用相对数表示。组间比较用卡检验及精确概率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结果硅胶套管与金属套管2组痰痂堵管发生率和反流误吸发生率的比较见表1、2。表1 2组患者发生痰痂堵管率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64-M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0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行64-MSCT检查,10天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分析64-M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以CAG结果为标准,评估64-M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结果 64-MS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96.94%,特异性97.51%,阳性预测值98.31%,阴性预测值95.53%。结论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64-MSCT与CAG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作为冠心病的一种常规的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3.
气管切开是临床解除呼吸道梗阻,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人工呼吸机的应用使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部分老年患者由于各种原因致呼吸功能衰竭而需长期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但是,长期机械通气易发生与呼吸机相关的感染并发症.现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实施气管切开应用机械通气的14例患者的痰细菌培养进行回顾性调查.从而进一步总结、讨论护理措施.加强此类患者的呼吸道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评价40(排)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于老年人冠状动脉狭窄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40例老年可疑冠心病患者行40-MSCT冠状动脉CTA检查后,利用心电图门控期相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成像、曲面成像、多平面重组等后处理方法对所有冠状动脉及其分支进行重建,统计可供临床评价的管径〉1.5mm。冠状动脉段,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作对照,对比分析其诊断各类型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40例患者共分析血管节段364个,较SCA显示率为93.8%。40层(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总体判断敏感性为91.0%,特异性为85.6%,阳性预测值为82.6%,阴性预测值为92.7%,准确性87.9%,其中以阴性预测值最高。结论40-MSCT冠状动脉CTA可获得较好的图象质量用于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是一种无创、可靠、有效的冠状动脉检查方法,可作为老年人冠状动脉狭窄筛查的非创伤性方法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64排CTA技术与DSA血管成像,探讨64排螺旋CT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在我科行CTA冠脉成像患者中,随机选择57例患者的影像资料,与DSA介入血管造影对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7例患者共191支血管,CTA发现102支冠状动脉狭窄,其中LAD38支,D122支,LCA17支,LMA15支,RCA10支。其中管腔狭窄>50%者89支,管腔狭窄>75%者47支,管腔完全闭塞者18支。CAG检查发现114支冠状动脉狭窄,LAD40支,D125支,LCA21支,LMA17支,RCA11支。其中管腔狭窄>50%者95支,管腔狭窄>75%者51支,管腔完全闭塞者18支。两者相比在各血管支狭窄及狭窄程度上CAG均较CTA检出率高,但是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作为一种无创性的影像诊断技术,提高了可疑冠心病患者的检出率,此检查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可作为评价、筛查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血管成像评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颈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12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像资料作为试验组,同期行颈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非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容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等三维后处理技术对图像进行重组,比较其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及各段颈动脉斑块的分布及斑块性质。结果 129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113例(87.6%)检出颈动脉斑块,对照组72例患者中34例(47.2%)检出颈动脉斑块,试验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检出颈动脉轻度狭窄53处(24.2%),中度狭窄88处(40.2%),重度狭窄72处(32.9%),完全闭塞6处(2.7%),狭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颈总动脉以软斑块为主,颈内动脉颅外段以混合斑块为主,颈内动脉颅内段以钙化斑块为主(颈总动脉段χ~2=6.33,P0.05,颈内动脉颅外段χ~2=6.12,P0.05,颈内动脉颅内段χ~2=8.54,P0.05),各类型斑块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狭窄和/或非钙化性斑块的溃破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因素,颈动脉CT血管成像可清晰显示颈动脉病变,为早期的诊治和预防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及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26例MCI患者和34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神经心理评估,比较二者筛查MCI的效果。结果以26分为分界值,MOCA筛查MCI的敏感性为96.15%,特异性为76.47%,MMSE筛查MCI的敏感性为57.69%,特异性为97.06%。结论MOCA为高敏感性的MCI筛查工具,且可用于筛查MMSE得分正常的MCI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在定位老年患者双腔支气管插管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胸科住院行双腔支气管插管择期手术老年患者42例。应用听诊法和纤维支气管镜法定位双腔支气管导管的位置,记录导管位置,记录病例人数,分析所记数据资料。结果由纤维支气管镜定位导管位置准确率达95.24%,听诊法定位正确率只为62.16%。纤维支气管镜定位导管位置无误率优于听诊法定位导管位置。结论传统听诊法运用于老年患者双腔支气管插管定位,正确率不高。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法,正确率高,减少了胸科手术变化体位后,重新定位导管位置的可能性,值得在老年患者双腔支气管插管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应用。方法选取近年我院收治的151例ICVD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到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颈动脉增厚情况、斑块形成情况、管腔狭窄发生情况及狭窄程度。结果观察组IMT内膜增厚率为91.4%,斑块形成率为69.5%,管腔狭窄率56.3%及管腔狭窄50%发生率为29.1%,均分别高于对照组(22.5%,6.6%,5.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查可用于诊断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气切脱机患者采用改装文丘里温湿化装置与人工鼻两种湿化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9月96例气管切开脱机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人工鼻进行气道湿化,试验组采用改装加热湿化装置进行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湿化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ICU住院期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VAP的发生率、脱机成功率。结果试验组湿化良好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湿化不良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中,试验组气切套管痰痂和堵管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在ICU住院期间总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8小时、120小时的脱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改装的文丘里温湿化装置对气切脱机的患者湿化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脱机成功率高、总的机械通气时间短,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湿化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经颅多普勒(TCD)与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老年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优缺点。方法分析我院87例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的TCD与MRA检测结果,并均行脑血管造影(DSA)进行对比。结果 TCD对老年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的特异性为97.6%,敏感性为84.5%,假阳性率为1.5%,假阴性率为16.4%;MRA分别为95.7%和83.0%,6.4%和20.9%。结论 TCD与MRA对老年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诊断均有较高特异度及灵敏度,且TCD较MRA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经济性,可用于常规筛查及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5例在局麻和DSA下行气管支架置入治疗大气管狭窄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6年3月所收治的大气道狭窄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局麻和DSA下完成支架置入,同时配合相应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然后观察护理的效果。结果 2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支架置入,手术成功率100.0%;术后患者通气显著好转;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局麻下和DSA下气管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简便并且有效的方法,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在老年人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人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病例30例,分析CT诊断结果,对比手术所见情况。结果主要的CT征象为腹腔及肠管间积液24例(80.0%)、腹腔游离气体18例(60%)、肠系膜血肿7例(23.3%)、肠壁增厚4例(13.3%)及肠管破裂2例(6.7%);CT在诊断腹腔及肠管积液、腹腔游离气体方面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P0.05,在诊断肠管破裂方面的准确率最高,P0.05。结论 CT在诊断老年人闭合性肠及肠系膜损伤方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率,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同时也给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长期延续性护理改善老年卵巢癌出院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老年卵巢癌患者95例,按出院时间随机分为长期延续性护理(48例)和对照组(47例)。前一组另行长期延续护理干预,6个月后进行"卵巢癌治疗功能评估问卷(FACT-O)"评估。结果长期延续性护理组FACT-O问卷中躯体状况、功能状况、社会及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卵巢癌特异模块等维度分及术FACT-O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长期延续性护理可以显著改善老年卵巢癌出院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INTS床旁检查法结合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对急性孤立性眩晕患者中枢性眩晕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于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神经内三科的急性孤立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由经验丰富的神经内科医师分别进行HINTS床边检查和ESRS评分,并进行相关临床评估,做出一次诊断;再对所有患者进行头颅MRI+DWI检查,做出二次诊断。将两次临床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步评估法(HINTS床边检查法+ESRS≥3分)对于诊断中枢性眩晕的敏感性为90.1%(95%CI:69.2%~98.7%),特异性为88.5%(95%CI:80.1%~94.0%),阳性预测值为66.5%(95%CI:47.0~82.2%),阴性预测值为97.4%(95%CI:90.3%~99.0%)。对于眩晕的病因诊断准确度达到89.1%。结论两步评估法对中枢性孤立性眩晕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比较理想,阴性预测价值更高,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CT灌注参数变化对肺癌放化疗敏感性的评估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在苏家屯中心医院进行治疗肺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化疗组和放疗组对其治疗,比较治疗后CT灌注参数的变化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评估以及预后价值。结果化疗组共有32例患者治疗有效,18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患者的肿瘤组织血流量、肿瘤组织血容量以及表面通透性均和治疗无效患者的指标无显著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组共有28例患者治疗有效,22例患者治疗无效,有效患者的肿瘤组织血流量肿、血容量以及均显著低于无效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00例患者中,共有68例患者的表面通透性有所下降,其生存期为16.28±5.24月,剩余的32例患者通透性有所增高,其生存期为8.59±3.24月,两者差别显著(t=19.357,P=0.000)。结论观察CT灌注参数的变化能够有效对肺癌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估,同时CT关注参数也可以帮助医师进行患者预后的判断,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评价鹤童草中药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符合纳入条件的门诊患者65例,口服鹤童草中药胶囊12个月,服药前后分别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并对比分析。结果 65例研究对象中,非钙化斑块48处,混合斑块98处,钙化斑块56处;斑块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共202处,其中轻度狭窄82处,占40.59%;中度狭窄73处,占36.14%;重度狭窄47处,占23.27%。65例患者202处冠状动脉狭窄:治愈84处,占41.59%(84/202);有效68处,占33.66%(68/202);无效50处,占24.75%(50/202)。结论鹤童草中药胶囊治疗冠状动脉狭窄性冠心病能使硬化斑块缩小或消失,狭窄、闭塞的血管再通,从而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老年复视的病因特点。方法对46例双眼复视患者进行常规眼科检查,复视像分析及血压、血糖、血生化、CT、MRI等检查,明确病因。结果 46例中病因依次为高血压动脉硬化12例26·09%,糖尿病11例23·91%,脑梗死7例15·22%,甲亢Graves病4例8·69%等。结论中老年复视多因全身疾病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老年呼吸及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及耐药性特点。方法对我院54例老年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VAP的发生与机械通气(MV)时间、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严重基础疾病、药物不合理使用等危险因素相关。共检出致病株115株,其中G-菌51.31%,G+菌32.17%,真菌16.52%。结论老年VAP的发生与多种临床因素相关,病原菌以G-菌为主,真菌感染不容忽视,多呈现多重耐药性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肺栓塞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下肢DVT的住院患者诊治经过。结果本组所有患者经超声波检查后均能明确下肢DVT的部位、范围及管腔的狭窄程度。血管造影X线检查,可以反映出血栓部位管腔狭窄的表现。结论DVT是一种具有潜在危险性的血管性疾病,外科手术、长期卧床及恶性肿瘤为最常见的基础疾病,共占76.47%;单侧肢体肿胀是下肢DVT的临床特点;超声波检查能较好的作出下肢DVT的诊断;C-RP水平提高是DVT形成的危险因子;在治疗DVT的过程中,应注意预防急性肺栓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