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教皇权兴衰与欧洲世俗权力的发展相关联。14世纪-15世纪,在封建关系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成长的过程中,“基督教大世界”的普世主义逐渐被近代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取而代之,以新君主制为特征的民族国家趋于形成。英国在与外国人,尤其与罗马教皇的斗争中,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观念。威克里夫提出了较完整的民族教会理论,他反对罗马教廷干涉世俗生活,要求建立不依附于任何外国势力的“廉价的”民族教会。在此基础上,英国人逐渐摆脱对中世纪罗马教皇的依附性,打败了来自葡萄牙、西班牙等外来势力的干涉与威胁,建立起以都铎专制王朝为核心的民族国家,从而奠定了迈向近代国家和殖民贸易帝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摘要]人类社会中曾出现不同的政治实体与国家形态,现代“民族”(nation)观念和民族国家(nation state)是近代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出现在欧洲的,并随着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在全球的殖民侵略活动传播到世界各地。尽管许多国家并不具备欧洲“民族主义”同样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但是在西方主宰的国际交往和法规中也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民族国家”的形式。为了理解今天世界各国政治实体的发展历程,也为了理解今天中国社会和国家形态的演变历史,本文讨论了“民族”和“民族国家”产生的历史,现代公民国家和传统部族国家的差别,以及今天在理解民族国家形态方面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家至上”,作为近代欧洲的一种现实主义外交原则,形成于17世纪的法国。它在法国及欧洲的实践,推动了欧洲中世纪大一统国际体系的瓦解和近代国际体系的形成,并开启了以现实主义原则指导近代欧洲外交的传统。在理论层面,“国家至上”原则对现实主义发展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它标志着民族国家被确立为现实主义理论的基本分析单元;它为“国家利益”原则的形成提供了早期观念形式;它催生了近代欧洲均势外交的共识,进而有力地促进了均势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族主义思想为欧洲近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提供了思想基础,欧洲文化认同也为当代的欧洲一体化提供了精神支柱。欧洲文化认同反映了当今的全球化进程中不仅仅存在着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还存在着超越民族认同之上的人类文化同一性,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上构建欧洲文化认同是一个文化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欧洲发展的一大特征,是以民族主义为导向的民族国家建设.在此过程中,欧洲文化认同呈现出四分五裂的状态.尽管存在着浪漫主义关于整体欧洲的构想,但这些构想却不能在民族国家的政治框架内实现.与此同时,欧洲向海外的扩张,却在欧洲之外为不同的欧洲国家公民提供了文化认同的想象空间,尽管这种想象往往伴随着带有欧洲中心主义色彩的文化优越感和种族主义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6.
封建等级制度是欧洲中世纪的重要社会特征,其导致欧洲中世纪民族概念演变出了贵族内涵.欧洲近现代民族概念演变出的公民内涵,则是力图克服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分层,用平等原则把人们团结在民族国家之中,实现人们社会团结的扩展,推动各民族在民族国家中共同发展.欧洲从中世纪的贵族到近现代的公民的民族概念演变,清晰地显示了...  相似文献   

7.
哈贝马斯认为"欧洲"主要是从政治上界定的,一体化是欧洲特质的重要内容,欧洲认同是建构的产物,政治归属感不一定非要沿民族国家边界才能形成,可以利用民族国家认同的形成逻辑来培植欧洲认同。由地方和部落意识上升抽象为民族国家意识,再扩展为欧洲认同,最后形成世界公民意识,其集体认同理论呈现连续扩展和超越的逻辑脉络。他的欧洲认同主要源于西欧经验,未能真正摆脱欧洲中心论,他强调全球化造成同质化但又忽视地方化和"根性"意识的增强。以美国为对立面界定欧洲身份隐含着实力政治的危险因素,与他对世界主义的期待格格不入,对于欧洲认同向世界公民意识转化的论证也存在明显的逻辑矛盾和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8.
与西方民族国家观念不同,传统“中国观念”是基于文化、历史、地理三者一体的整体国家观念。对大一统国家的认同是传统“中国观念”的核心。在大一统国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族际间冲突与融合,形成中国传统的民族观念,大一统国家观念与中国传统民族观念共同作用,构成完整的“中国观念”。  相似文献   

9.
英国学者艾伦·米尔沃德提出,欧洲一体化源于战后西欧民族国家拯救自己的内在需要,是它们在一体化和相互依存两种国际框架之间进行自主选择的结果。这种“民族国家选择论”阐释了欧洲一体化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维护了民族国家的主权地位,具有重要的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但其单因性阐释也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0.
论西部观念与美利坚民族的使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的西部观念源自欧洲.1630年的清教徒移民,便把这个观念移植到了北美的英国殖民地并在基督教的语境之下将之与美利坚民族的使命联系起来.在不同的时期西部观念始终贯穿着美利坚民族的使命并且均起到很大作用.西部观念是美利坚民族的识别特征之一,已成为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苏联宪法监督制度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8年苏俄宪法确认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制。为了使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宪法监督职能得以落实 ,苏联在不同历史时期设立了不同机关做违宪审查的具体工作。这些机关经历了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辅助机关到独立国家机关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认真总结本国经验教训和借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发生的。  相似文献   

12.
二战以后,美苏由盟友转变为战略对手。在欧洲,美苏之间的前沿阵地是在德国,在亚洲,主要围绕中国而展开。美国在中国实行的扶蒋反共战略以及苏联对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导致了两种意识形态在中国的对立。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前后,反和平演变意识形态逐步形成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与教育活动。这种意识形态是在国际化意识形态对立下的大背景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欧美近代幼教思想中有关“教”功能理念的认知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引述进入中国。这些理念既包括对幼教思想中“教”功能的内涵、对象与目的的理解,而这种理念是递进性的;也包括新兴的儿童学运动对于“教”功能理念的支撑。这些理念关注欧美近代心理科学的进步对欧美近代幼教“教”功能理念的提升作用。欧美近代幼教思想中“教”功能理念在民国的引述具有阶段性,呼应了当时中国幼教面临的三大客观诉求,丰富了民国幼教思想的内涵,促进了近代学前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城市市民生活观念出现急剧的变化.变化的动力来自于内外两方面.辛亥革命前,与传统生活观念对立的新生活观念因受到清朝统治阶级的压制还未形成主流思想,远离中心城市及交通干线的内陆偏僻地区和城市基本上还是传统的观念占主导地位.辛亥革命后,随着国体政体的变化资产阶级人生观获得了正统地位,生活观念由于权力真空和价值危机的紧张而出现反复,传统的生活观念在文化自信的进一步丧失下受到无情批判,生活观念的变革与思维定势的冲突使城市市民的生活出现双重的变异倾向.  相似文献   

15.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是中国古代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以儒家为代表的“重民”思想和法家“一刑”思想发生发展的产物。它既是“庶民”“无奈”的政治诉求 ,也是封建君主所着力营造的氛围 ,其目的在于维护“君”的利益和统治 ,而非“庶民”的基本权利。“君”的例外以及各级官僚和贵族仿而效之 ,使得“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可能真正得以贯彻  相似文献   

16.
民族自决思想萌芽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于欧美近现代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在20世纪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在现代西方国家构建、去殖民化运动以及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民族自决权① 的发展和变化主要体现在国际法② 对其所做的一系列解释中.各个时期国际法对民族自决权的不同解释表明,民族自决权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同时也必须结合相关的国际实践来进行理解.通过对民族自决权的发展与演变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当今国际社会局部地区纷繁动乱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1917-1923年这一时期是苏维埃俄国由立国未稳到日趋巩固并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的时期.由于苏俄远东政策服从服务于苏俄的欧洲政策,所以随着苏俄国内情况和外部形势的变化,苏俄远东政策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很大的摇摆性和暂时性.它体现了"推进世界革命与维护俄国利益"这个困扰着苏俄外交政策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历史真实性”原则在近期发生了明显变化,再现历史真实不再成为历史小说创作追求的唯一目标;相反,艺术重构自由得到重视。历史真实概念的内部泛化及新历史主义理论与创作影响等是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它有利于历史小说创作艺术审美的探索与新变,也使历史小说创作自然地融入到当代社会精神建构之中。  相似文献   

19.
冷战后中国参与多边外交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应冷战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中国广泛参与国际机制,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拓展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多边外交。这一政策的发展,在过程上是一个理性的过程,也是观念更新的过程;在规模和程度上具有全面但明显的不平衡性;在原则上体现了中国独立自主的国家特点和发展中国家的定位和身份。  相似文献   

20.
西汉时期,江南地区处于半开发或不开发状态,但到了东汉末期和三国之初,江南地区的社会经济已获得巨大发展,这种发展都是在东汉时期实现的。故近人多有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论述东汉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状况之文,但都未能从东汉人文状况的变化去论述,本文正是从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入仕者与知名人士的涌现数量大大超过西汉时期的人文状况来论证这一问题,可补前人及今人论述之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