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国的城镇化既要遵循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中国国情,而在中国国情中最不应该被忽略的就是乡村价值及其深远的影响力。还原其历史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乡村价值的时代功能成为中国城镇化道路不走偏的重要保证。城镇化的过程不是用城市取代农村,而是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并行发展的过程,二元共存的城镇化才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高低,中国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大力推进人口城镇化和劳动力的非农化。在理论上必须正确认识城镇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及城镇化同工业化、非农化的关系。作者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二元城镇化的构想:即充分利用400多个现有城市的辐射作用,通过发展交通和通讯,推进网络型城镇化;利用乡镇工业基础将县城或县域首位镇发展为城市,走据点式发展道路。作者认为:实现二元城镇化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高低,中国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大力推进人口城镇化和劳动力的非农化。在理论上必须正确认识城镇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及城镇化同工业化、非农化的关系。作者根据中国国情提出了二元城镇化的构想:即充分利用400多个现有城市的辐射作用,通过发展交通和通讯,推进网络型城镇化;利用乡镇工业基础将县城或县域首位镇发展为城市,走据点式发展道路。作者认为:实现二元城镇化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积累了成功的经验,也发生过较大失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总结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弄清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以及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应该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道路和发展过程这三个方面的涵义来理解。作者依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方针,着重探讨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以及到本世纪末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国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及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加快城市化步伐。而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特别是农村人口占绝对比重的发展中国家,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选择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对中国目前乃至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全面、客观地考察了中共探索中国现代化的艰辛历程.透过中共与中国现代化这种极为深刻的历史情结,指出我们什么时候能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理论问题,就能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可行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建国六十年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单一的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从“一个中心”到“两个文明”、“三大文明”再到“四位一体”,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为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毛泽东进行了艰辛探索。这种探索虽然未能由毛泽东本人达到既定目的,但为我们最终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毛泽东的探索抓住了中国农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努力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不乏良好的开端。探索的代价没有白付,我们今天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正是纠正和避免毛泽东曾经犯过的错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特征和意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是强国富民的必经之路,但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只一条。在世界性现代化历史潮流中,中国是典型的后发国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其特征概括可为十个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核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国情与西方现代化的基本条件大为不同;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资本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本质是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是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中国式现代化要同步实现城镇化与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创新绿色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世界大国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共发展、共命运的现代化。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适应中国国情、适应发展阶段的现代化,也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开辟新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是徽州古村落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其启动模式和运行机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小城镇 ,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以新区建设为基础的地域结构转换 ,促进了农村人口和农业经济的集聚。伴随着人口、经济集聚的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相应地变化 ,城镇景观开始出现。在城镇化过程中 ,地理环境是发生的基础 ,政策制度是运行的媒介 ,动力结构是发生与运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逐步推进城市化,努力实现城乡经济良性互动,是中国“十五”期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我国,城市化滞后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城市化是个量变和质变同时发生的过程,是一整套复杂的体系变迁,牵涉到各方面的问题。通过对我国城市化现状的分析和城市化的动力探索,指出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以探讨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释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城市世纪”。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成正比,呈现高速发展趋势。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文明标志及创新的载体,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信息中心,具有集聚、规模和辐射等功能效应。2000余年来,城市内涵随历史发展不断丰富。城市化一词的出现至今也有百余年历史,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理解不同。其实质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多变的软硬件系统化过程,是从传统向现代全面转型和变迁过程。不仅是农业人口向非农、并向城镇的聚集,而且是城镇在空间数量、区域规模、功能作用诸方面的扩大,以及城市经济关系、居民生活方式改变的过程。城市化与城镇化、农村城市化、农村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等相关新概念有所区别。从区位论、结构论、人口迁移论、非均衡增长论到生态学派论,从梯度推移、增长极与地域生产综合论到产业集群论的演进,体现了城市化发展理论的深化。不同学者对城市化动力机制认识不同,但在“推拉”机制上形成共识。不同阶段和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地区,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相异,而其相同点包括:农业工业化推动、比较利益驱动、农业剩余贡献和制度变迁促进等。  相似文献   

14.
农民的终结,是世界各国现代化的经验昭示。把城乡作为统一整体,以乡村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进而实现农业产业化,这是二元向一元同质现代经济转换的必然所在。消除城乡差别,破除二元结构,实现中国完全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必须走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发展道路。科学规划新生城市增长点,优先发展工业产业园,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人口合理聚集,在"以工促城"中奠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石。这是农民终结的最主要和最完美的标志,也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实现的美好明天。  相似文献   

15.
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 ,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农业现代化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我国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应该走城镇化之路 ,提出了发展城镇化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镇化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实践经验表明,用人口的城乡地域分布来评价城市化水平是不科学的、不准确的。居民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指标,才是评价城市化的最本质的指标。我国城市化的重心应当放在强化农村建设上,也就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基础性条件。与此相联系,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发展小城镇的战略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经历程,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虽然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特征突出,但仍有一些不利因素制约着我国城市化发展。文章以吉林省为案例,深刻剖析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有利于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如何促进城市化的进程,加速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是各级政府所关注的问题。延边研究韩国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的特点、加快城市化的主要做法及城市化中存在的问题,这对借鉴韩国城市化的经验和教训、构建中心城市、加快农村城镇化、发挥政府作用、营造有利于城市化进程的良好环境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国国情,我国的城市化应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当前应特别注重发展小城镇。这种适应中国国情的过渡性制度安排,包括过渡性群体、过渡性空间和过渡性政策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是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之一。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优化城乡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机会,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只有确立城镇化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加强小城镇建设,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