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居住在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油岭排的瑶族,过去称为“八排瑶”。他们所说的话属于瑶族勉语的“藻敏”方言。说这种话的大约有五万多人,主要分布在连南县境内。连南县各个排的瑶话在语音和词汇方面有一点微小的差别,但并不影响通话。这里的瑶人很多会说汉语,除了会说本地客家话以外,有些人还会讲普通话,或会讲“白话”(粵方言),所以,瑶话中有相当多的汉语借词,也引进了汉语的一些语法形式。跟其他一些瑶排相比,油岭排无论是在风俗习惯方面,还是在语言方面都是比较保守的,这就是我们选择油岭作为主要调查点的原因。下面仅对油岭瑶话的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特点作一个概括性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陕西商洛方言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洛人口根据移民来源的先后可分为两批,一批是本地人,主要分布在商州、丹凤、洛南等市县城市广大地区,讲此种语言的人主要是当地土著居民和明代移民至此较早的"大槐树人",他们以主户自居。另一批是第二次移民高潮来陕的人,他们的祖先于清初伴随着"湖广填陕南"的浪潮从江南和广东、福建沿海等地入陕定居,故被称作"客户人",其名称和"客家人"的叫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商洛的本地人还称"下湖话"为"蛮子"山蛮子"鬼蛮子",下湖人则称本地话为"瞎家伙话"爪子话"奤子话"。在相关方言材料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各种称谓的说法作出了相应地解释。  相似文献   

3.
石门方言指的是广西平南县大鹏乡石门自然村的居民讲的客家话。石门人的先祖于清初从广东梅县迁到石门村;石门方言虽经两百七十多年的演变,仍与其祖语梅县方言有许多共同之处,它们均属客家方言(即客家话)。由于石门方言是客家话方言岛,故石门方言深受其周边方言—粤方言平南话的影响,其中在词汇中受影响的程度最深,例如,将“冰棍”讲作“雪条”,将“刚才”讲做“”等等。石门方言词汇还保留不少古代汉语的词语。  相似文献   

4.
桂岭镇是贺州市八步区所辖的一个镇,客家话在桂岭镇分布极广,是除本地话以外影响很大的一种方言,而且不同于贺州市其他镇上的客家话,在声韵调上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四保话是一种较特殊的客家话。四保客家话不同于典型的客家话。四保话的音韵特征主要有五个方面:一、中古“知”、“章”两组有些字声母读“牙音”(k-或kh-)。二、有卷舌辅音氓tζh-、ζ-。三、有鼻化韵。四、入声韵只有一个喉音韵尾:-?。五、有七个声调。  相似文献   

6.
清中叶岭南四家诗歌中隐含着二百多年前岭南语言的一些重要信息,诸如广东粤语中古庄、章二组合流与高频使用古代汉语前缀“阿”、客家话保留“爷”的“父亲”义项、闽语潮汕话无轻唇音与鼻音韵尾-m并入-ng等等,从中我们可以找到岭南汉语方言历时发展的一些线索。  相似文献   

7.
湖南客家方言演变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客家方言的演变有外因和内因两种。外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交通状况、政治因素、行政区划、经济状况、家族因素、教育水平、方言情感以及年龄、职业等个人因素 ;内因有语音与意义之间的矛盾 ,语言内部的各系统之间的矛盾 ,语言内部各系统的各子系统、各相关成分之间的矛盾 ,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矛盾 ,客家话与“本地话”之间的矛盾 ,客家话与民族共同语之间的矛盾 ,以及语用价值的变化等等  相似文献   

8.
从景宁畲话的语音特点论其与客家话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许多学者一直认为,畲话是一种接近汉语客家话的汉语方言,有人甚至认为畲话就是客家话。其实,从畲话的发展历史与语言事实看,畲话与客家话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景宁畲话的语音而言,景宁畲话与客家话存在着诸多不同。总之,畲话是一种古老的、非常复杂而又特殊的、以族群分布的、独具特色的混合型方言。  相似文献   

9.
大鹏客家话(简称“大鹏话”,下同)指的是广西平南县大鹏乡的客家话。大鹏乡是个半闭塞的山区、人口五万多。其中讲客家话的四万多。其余的讲粤方言(主要是粤方言桂东南系次方言,也有部分人讲广州话)。两部分人杂居并通婚。与大鹏乡相邻各乡主要讲粤方言(思旺乡有部分人讲闽南语)。这使大鹏话成为方言岛。大鹏话内部差别不大,现以大鹏  相似文献   

10.
“占米话”不属于闽南话、客家话.也与广州话有别.是粤东地区一种比较特殊的方言。在语音上,占米话保留了较多粤语成分,也有些与客家话相同的特点,并显示出受闽南话影响的痕迹。若结合词汇系统,则显得有些错综复杂:研究“占米话”有助于了解汉语方言的演变以及因不同方言相互接触而产生的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11.
闽粤赣客家人在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中入蜀并把客家方言带到了四川,历经三百年后,在成都、隆昌、西昌、仪陇几地客家人聚居的地方,还保留着客家方言。四川各地的客家人不只使用客家方言,还使用当地的官话,使用双方言进行交际是四川客家人比较普遍的语言生活方式。从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看出,四川客家人的聚居方式、语言态度与语言习惯、通婚方式等因素对四川客家的双言现象都带来了影响,但四川客家的双言现象有发生转用四川官话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早在清代末年就开始了客家方言的研究,但大都是用传统语文学的理论方法对词汇进行考释。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在20世纪末,客家方言研究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历史时期。赣方言研究起步较晚,1936年罗常培先生写成《临川音系》一书。1979年《方言》创刊,熊正辉率先就南昌方言发表系列论文,揭开了赣方言研究新的篇章。客赣方言比较研究则始终是围绕着客赣方言的关系问题而展开的。作为汉语的两大方言,人们对它们的语言特色仍然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感。因此,客赣方言的研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这两种方言的研究大有搞头。  相似文献   

13.
客家方言及民系形成的时间、地点问题,是客家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也是争议较多的问题、本文从移民走向和人口变化、汉畲杂处等新角度进行探讨,认为:赣方言形成在先,客家方言是北宋中期在赣南形成,而客家民系则到南宋中期闽粤赣三角地区全部客家方言化后才告形成。  相似文献   

14.
香港与四川客家均源出于客家大本营的闽粤赣地区,是客家民系扩散外迁的产物.二者在迁出时间上大体相当(清前期),只是在流向上略有不同.客家人进入四川后,随着自身人口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到了清中期,开始逐渐向城市发展.自那以后的150年间,四川社会不断发生变化,特别是到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到来,这些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因受到巨大的冲击,逐渐消融于城市之中.客家人进入香港后,陆续建立起自己的村庄;经过数百年的变迁,特别是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市区的高速发展,这些客家村庄已逐渐融入现代化的城市之中.目前,四川客家,尤其是四川最大的客家聚居区--成都东山客家方言区,正沿着当年香港客家演变的轨迹飞速发展,客家文化和语言正面临着丧失的危险.本文以成都近郊的沙河客家小区和香港新界客家村落作对比,考察两地客家人所迁居城市的背景、迁居后的环境适应,以及迁居后各自所发生的巨变;具体剖析川、港两地客家文化的异同,考察不同地域背景下都市化进程的差异,及其对两地客家所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剧烈社会变动下都市客家文化走向的命题,对客家文化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发展演变的轨迹异同进行比较,以寻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保护客家文化传统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5.
清朝初年,包括朱德先祖在内的一批客家人从广东辗转迁至四川仪陇,他们的后裔一直顽强地传承着客家文化传统。朱德的家庭是一个恪守客家传统的典型客家家庭,浓郁的客家文化氛围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朱德勤俭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湖南境内客家方言分布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由广东、福建以及江西等省迁入湖南的客家移民,其后裔中有不少仍以客家方言作为其内部的交际工具.湖南境内的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平江、浏阳、醴陵、攸县、茶陵、炎陵、桂东、汝城、宜章、江华、江永、新田等县市.从宏观的角度看,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湖南东部和南部边境地带一些河流上游的山区,较为零散,其分布区域呈现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广东丰顺汤坑片的居民,一般都会说客家话和潮州话两种方言。在对丰顺县汤南镇潮州和客家混居的长坑管理区里的两个自然村落:长林村(客家)和金灯盏村(潮州)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分析居民使用语言的现状,并从性别、年龄、家庭、职业和文化等方面分析居民掌握和使用语言的特点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