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一个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正在形成。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的地位的重要因氛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没有科技创新,总是步人后尘,经济就受制于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中科院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了培养造就一支面向对世纪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科技人才的重要性。这种历史趋势迫切要来学校教…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没有创新的民族就会成为一个落后的民族。纵观世界历史 ,哪一次社会的进步不是人自身那无穷的创造力带来的 ?2 1世纪 ,知识经济更是国际社会竞争激烈和新技术空前发展的焦点 ,我们的国家能否强盛 ,我们的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是否拥有较宽的知识面和各种实际技能的跨世纪人才 ,而这种高素质人才的出现 ,深深依赖于我们的教育是否给予每个人肥沃的创新土壤。本文仅从计算机教学这一角度 ,谈一谈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认识及做法。一、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必要性由于计算…  相似文献   

3.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民素质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特别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的地位起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世纪是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世纪,为了使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要求在注重基础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而爱国主义教育则是其中一项最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国之不存,何以家为?”并且纵览古今,哪一个国家不主张爱国?哪一个国家不把爱国主义当作最伟大、最崇高的思想感情?对于一个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来说,每一个时代都有严峻的挑战和宝贵的机会,每一个时代都有沉重的忧患和光明的希望,而支撑这个民族迎接挑战,驾驭机会、解除忧患、把握希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是亘古常新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当今中国正处在一个挑战与机遇、困难与希望并存的时期,要推动改革的深入,实现民族的腾飞,就需要广大青年学生,怀着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振奋民族精神,去迎接挑战,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地建设好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使她似巨人般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体系的确立是新世纪的主流 ,是 2 1世纪中国社会经济腾飞的巨大推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知识经济的来临和我国跨入世纪现代化的进程以及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急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这就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创新教育是根据创新原理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个性为目标的教育方法及理论 ,重在使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 ,发展他们的创新能…  相似文献   

7.
在知识经济时代 ,走在时代前列的是那些率先进行创新的国家和民族 ,这依赖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只有全面提高国民素质 ,努力进行全面创新 ,一个国家或民族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戢斗勇在《求实》2 0 0 1年第 1期撰文认为 ,在 2 1世纪 ,中华民族的复兴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认识 :中华民族的复兴 ,指的是曾经在古代有过光辉灿烂的历史的中华民族 ,彻底改变近代落后挨打的屈辱地位 ,中国成为世界发达国家之一 ,中华民族重新站在世界各民族发展的前列 ,真正以巨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复兴的标志 ,主要有四点 :第一 ,中国实现完全统一 ;第二 ,中国的经济、科技、军事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成为发达国家之一 ;第三 ,中华民族文化成为人类未来主流文化之一 ,中文成为世界其他国家同等的话语权、决定权。中华…  相似文献   

9.
美国劳工部部长、前哈佛大学教授Ro-bert Reich在他的近作《国家的世界》(The World of Nations)一书中是这样开头的:“我们时代的政治和经济都正在向廿一世纪转变”。“全球”观念将驾临“国家”观念之上。“……在将来的世界上将没有属于哪一个国家的产品或技术,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公司和企业,也不再有哪一个国家的经济。唯一仍然生活在国家疆界之内的是组成国家的人民。国家的主要财富是人民的技能和智慧。”  相似文献   

10.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想走在世界的前列,就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新世纪之初,面对新的挑战,我国要想获得自身的稳步发展、要想提高全民族的理论素养、要想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的理论思维水平,就不能不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及三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强调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能没有创新的科学思维;一个民族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保持旺盛的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一种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的新型经济。目前,西方国家正在或已经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作为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大国,在这场知识经济的大潮中,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制定政策措施,才能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实现21世纪经济强国的梦想。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思维,提高全民族的创新素质,已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时代初露端倪 ,为使我国能在 2 1世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高素质的高层次人才 ,文章从三个方面就如何加强研究生能力和素质培养谈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思想观念与编辑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观念是人们行为的定向和先导。思想观念上的落后与保守将使一个国家和民族丧失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前列的最根本的内在冲动和能力。编辑思想观念的选择会对社会文化以至民族思想观念的发展趋向产生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必须特别注意编辑主体思想观念的选择与更新。  相似文献   

16.
教育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社会已经从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实际上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毫无疑问,人类社会正在迈向21世纪,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对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作为重大国策。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事业处于龙头地位,担负着培养高级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历史重任。面对我国经济…  相似文献   

17.
我十分高兴地参加“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活动。应邀在这个隆重的“2000年著名大学校长国际论坛”上发表演讲,与来自国内外的许多著名大学校长进行广泛的交流,感到很荣幸。借助今天这个论坛,我想要阐明的主题是:让人文社会科学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我们已经看到,21世纪的世界是知识经济充分展示其魅力的世界;21世纪的人类进步将更多地依靠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跟不上知识经济和高新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那它就将被飞速变化的时代抛在后面。而人文社会科学在知识经济发展中究竟…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如何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实现民族经济的腾飞、民主政治的发展、思想文化的繁荣,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赶上发达地区的发展步伐,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而在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大力培养、选拔使用各级各类干部,建立起跨世纪干部体制则成为极为根本的问题。大力培养、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在民族工作方面一项带有根本性的任务。历史和现实反复昭示:要完成一个民族的振兴和发展的历史任务,没有一大批优秀人才和领导干部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的民族能否在二十一世纪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根本问题便在于能…  相似文献   

19.
人类在经历了漫长的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后 ,已迈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2 1世纪的世界是一个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界。我国的改革开放与加入世贸组织表明我们正在和世界接轨 ,这对中国的每一位成员来说 ,都将是一次巨大的冲击。作为引领时代潮流的编辑 ,我们更应该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20.
东南亚国家的经济风波说明 :在知识经济时代 ,国家经济的整体活力与发展潜力将更多地取决于知识、技术与人才。这对面向 2 1世纪的世界各国 ,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 1)必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 2 )努力提高知识创新能力 ;( 3)合理储备高智能的人力资本 ;( 4)积极推行“科教兴国 ,教育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