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现代性的变革与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形态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现代性变革与社会学理论范式转换的新趋向,为当代中国社会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问题背景与理论背景。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形态的建构,需要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学理论的进展及其问题进行反思。只有以和谐现代性为主题,通过中西社会思想、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的深入研究与交往对话,系统整理、总结与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体现的社会学思想成果,创新社会学理论的思想范式,才能真正塑造现代性社会学理论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与中国境界。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是维系社会学发展历程的核心概念,在当代社会文化的讨论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与意义,马克思、马克斯·韦伯、迪尔凯姆和齐美尔四位经典社会学大师的主要学说与现代性紧密相连。利用伯格与凯尔纳的框架对古典时期的现代性思想进行梳理,提出了认识现代性的全新脉络,并结合中国的现实与知识认识,揭示其对认识中国社会转型的系统性、整全性价值。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是近年学术界关注并引起争论的重要问题。本文对现代性的基本价值内含、现代性与现代化的联系与区别、社会现代性与美学现代性的产生及其联系与区别、现代中国对西方现代性的歧异性理解引进与实践、如何理解看待文学现代性等问题,分别作了阐述。其中着重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问题,联系理论与实际作出了较独特的阐释,认为不仅应该从文学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而且应该从文学文本之外的文学生产方式和体制、从中国现代化进程形成的社会文化语境来理解和评价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并对何谓文本内的现代性和文本外的现代性,作了具体的诠释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论辩与中国社会学之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学在欧洲之兴起,与18世纪启蒙运动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启蒙思想家的所谓启蒙方案亦有称“现代性方案”者。社会学正是探索与反思现代性的一门学问。古典社会学对现代性之探索,于50年代在柏深斯的影响下,发展为美国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中国社会学的知识取向与中国的“现代转向”是同轨的,其性格与发展一直受到欧美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中国社会学近年来之本土化努力,反映了它的文化认同的自觉。70年代以来,全球化为世界带来了一个普遍的现代性格,但现代性的全球化,实际上是一个多元的现代性格局。今天中国社会学的定位应是从全球性的视野去理解和建构中国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5.
"现代性"一词最早出现于17世纪.随着西方现代社会的发展,关于"现代性"的研究与讨论在哲学、社会学以及文化等领域内逐渐展开,并发展成为当代西方理论界最具统摄性的概念之一,人们用它来辨别、描述或讨论西方现代社会发展的总体性精神特征.对"现代性"概念的考察,就其意义来说,展现了西方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与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王晓明对于王安忆创作历程的考察入手 ,将对于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精神活动的描述 ,尤其是对于中国当代知识分子自身的定位进行了一种知识社会学意义上的分析。作者从语源学的角度对于知识分子的概念进行了澄清 ,把对知识分子角色转换原因的考察置入现代性的语境当中 ,并分析了中国知识分子在当代的双重挤压处境。作者进而指出 ,完成中国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当中的身份转换和身份确立 ,首要的问题是反对犬儒主义。  相似文献   

7.
涂尔干的现代性社会:主体建构与社会团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问题是社会学的重要主题之一。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涂尔干着眼于工业社会中的失范状态,希望为法国的社会团结寻找到一条新的道路。从现代性社会的失范问题入手,分析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整合问题,由此探讨社会(或结构)和个体(或行动者)的相互关系应该如何,才能既实现其社会学概念化,又使其中的两个方面都能够有根据地强调这一问题,并以此为目标试图建构一种社会与个人的新型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关于现代性的哲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现代性日益成为全球的焦点问题之一。对现代性有关问题的梳理,无疑对中国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进程有着积极的意义。为此,从现代性概念的重新界定入手,系统分析了现代性的生成机制和演进机制,对现代性的核心即理性及其内在运行机制做了较深入的探讨,并联系中国的现代性设计,提出了个人的看法,以期中国的现代化,即现代性在社会各个方面的扩张能避免现代化的陷阱,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建构需要我们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视角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寻求确定的研究起点。现代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学科建构的逻辑和历史起点:一方面,由现代性催生的现代社会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产生的社会场域,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了前提性的准备;另一方面,现代性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现代性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学科问题意识萌生的源泉,也是学科构建、理论运思的起点。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文艺思想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表现出鲜明的现代特质,这种现代性以"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两种态势彰显出来,其原因与王氏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禀性密切相关,他的文艺思想对中国近现代乃至当代的文艺理论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者们对于现代性给予不同解释,莫衷一是。对于东方国家而言,现代性是充满了一系列悖论和冲突的状况。在政治学意义上,现代性是导致出现绝对自我、人们过度解放和伦理丧失的现代性政治困境的“政治方案”。现代性危机源于现代性的本质——以人为中心的主体主义,表现为人类内部的冲突、斗争达到紧张状态,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致命的冲突。解决现代性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超越现代性。探讨人文学术的后现代之路,实现人文学术的后现代转型,是超越现代性的重要方面,既是学术关怀,也是社会关怀。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总体性概念,它既是一种时间意识,又是一种制度安排和价值规范。现代性在自身的生成和发展中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为:自然"祛魅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生态风险、社会关系契约化以及由此导致的人与人关系的疏离、文化世俗化以及由此造成的人文精神的失落。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中国的现代性建构理应在准确把握现代性现实语境的基础上,科学确立现代性目标,积极构建现代性制度和文化,合理选择现代性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现代性”是用以描述和界定现代时期社会文化特性、精神体验和观念形态等的总体概念,而“审美现代性”的概念是从属于现代性的。综合考察波德莱尔、贝尔、哈贝马斯以及卡林内斯库等人的相关分析论述,可将西方美学中的审美现代性理解为18世纪后期以来的、以艺术的自律性发展为主线并包含文化的审美性演化的动态表征。  相似文献   

14.
以现代性为衡量的主要尺度--也谈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开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标志是,它具有了不同于以往一切文学的现代性.现代、现代化、现代性三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中国社会的现代性与西方启蒙现代性在追求自由民主、社会进步、科学和真理、个性主义、理性主义、人道主义等方面基本一致;西方现代性在发展过程中有内在矛盾,中国现代性亦然,青年鲁迅对此有清醒反思;由现代性角度切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开端可以定在19、20世纪之交或20世纪之初.  相似文献   

15.
以西方道德教育发展历程为主线,按时间顺序进行阶段性的划分,从中分析其具有的现代或后现代特性,并进一步审视这些特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道德教育发展的作用,总结西方道德教育的现代经验及后现代启示,为创新我国德育教育提供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对"现代性"的思考产生很大分歧及其解决方案的巨大差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现代性"概念理解上的异质性.区分出这种异质性对理解"现代性"及其寻求解决现代文化危机的可能性具有重要意义.应该有两种对"现代性"概念的理解,一种是广义的"现代性",另一种是狭义的"现代性".从积极的意义上说,克服"现代性"的文化危机,实质上就是拓展"现代性"内涵,使其由狭义的"现代性"向广义的"现代性"延伸.  相似文献   

17.
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性概念具有双重意蕴,即外在制度结构层面的理性化和内在文化心理层面的感觉化,现代性问题的实质是价值理想的缺失与生存意义的危机。围绕着现代性问题而产生了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的回应方式;如果我们确认中国不可避免地要建构的现代性同时也应该是一个亲切的精神家园,那么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必须回答和解决如下三大问题:一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二是外在的形式化制度结构的建构;三是现代人心性结构的重建。这三大问题所展开的论域可以说是在现代性问题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种可能形态。  相似文献   

18.
王德威先生主张从中国文学内部来探寻现代性,提出晚清被压抑的现代性的著名识断,这无论是从把中国作为民族—国家的现代性叙述历史,还是“现代性”的古典定义而言,都有其学理上的渊源。但王先生将探寻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努力止于晚清而不前,置《红楼梦》已具有的现代性因子于不顾,使这种被压抑的现代性一再被压抑,却是值得商榷的。《红楼梦》无论是“颓废”的叙事内容,还是革新的叙事技巧,都已开晚清小说的先声。从此意义而言,没有《红楼梦》,何来晚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