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美国国会是美国民主制度的基石。冷战结束以后 ,国会在美国对外政策 ,包括中美关系、两岸关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把握美国国会及美国国内政治 ,成为美国研究与中美关系研究的重中之重。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美国学者对国会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以及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对美国国会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提出了分析当代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发展的两个角度与分析方法 ,以期为我国的国会学与美国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见解  相似文献   

2.
美国国会由535个议员组成,虽然单个议员投票行为很难对某一特定法案产生决定性影响,但是从微观层面分析和研究单个国会议员的投票行为和影响其投票的深层动机和价值观,既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外交工作,又会加深对美国国会整体的了解.文章从党派利益、选区利益、个人情感和对华态度四个层面分析美国国会参议院临时议长佛蒙特州民主党参议员帕特里克·莱希的投票行为,以期找出其投票动向和投票规律.  相似文献   

3.
周新城 《中华魂》2011,(5):56-61
在网上看到2010年8月8日刊登的一份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谈中美关系的材料,颇有启发。好在全文不长,转录如下:1999年5月13日,在5枚导弹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后,由于美国国会的议员们强烈要求说明真相,克林顿总统来到国会发表了秘密讲话。  相似文献   

4.
美国“台湾联线”是参众两院议员针对台湾问题成立的非正式组织。它的成立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美国国会内部一直存在着一些亲台反华的议员群体,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但在内涵上有着继承性。美国国会“中国帮”、“台湾帮”、“台湾联线”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所区别。我国应该加强对美国国会议员的公关工作。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一波三折,究其原因,美国国会在其中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近年来,美国国会干预对华政策的倾向增强,影响明显上升。本文认为,一方面美国国会会竭力扩大其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尼克松访华之后至中美建交前夕 ,大量美国国会议员访问中国 ,使国会对中国的关注程度和了解程度极大地提高。此间国会有关中国问题的辩论表明 ,台湾问题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绝大多数美国人在赞成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同时 ,反对“抛弃”台湾。国会的对华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行政部门改善对华关系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休闲娱乐岛     
名人笑话 声明 马克·吐温在一次酒会上答记者问时说:“在美国国会议员当中,有些是狗婊子养的。”记者将他的话公之于众,华盛顿的议员们提出抗议并要求马克·吐温登报声明,当众认错。于是,马克·吐温便在报纸上又登出了这么一条声明:“我曾说过,有些国会议员是狗婊子养的,经过再三考虑,我亦认为此言不妥,而且不符合事实。现在我重新更正如下——美国国会议员当中,有些议员不是狗婊子养的。特此声明。”  相似文献   

8.
1959年西藏叛乱以来,美国国会对中国西藏事务进行了长期的干涉活动.国会早期干涉西藏事务的主要活动包括:为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西藏秘密行动提供资金保障;为达赖集团提供经济和政治支持;从1987年开始,国会开始以立法的形式插手西藏事务,其立法活动的目标是将美国对华政策与"西藏问题"挂钩.国会干涉西藏事务的早期活动不仅损害了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达赖集团在国外的分裂活动.  相似文献   

9.
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中美关系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当前国内学界对尼克松、福特时期"中美关系解冻及正常化进程迟缓的原因","正常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及台湾问题","正常化启动、发展的影响与评价"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当前部分研究成果多侧重于这个时期政治、经济领域的宏观构建,在文化、意识形态和微观层面上仍有待进一步的深化与拓展。因此,若能以"决策"的视角并结合新近解密档案来考察整个正常化进程,尼克松、福特时期的中美关系史研究定能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国会部分议员看来,中国经济的崛起已经、正在或将会对美国的国家利益造成损害;中国持续高涨的经济对美国的“威胁”是真实而全方位的。为此,美国国会通过听证和立法等手段对布什政府频频施压,试图在诸如“人民币汇率”、“纺织品谈判”、“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上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本文结合美国最新一届国会在对华问题上的听证和立法材料,分析国会对中国经济崛起的认知与行为反应模式,探讨美国“中国经济威胁论”背后的深层次动因。  相似文献   

11.
美国对华政策是其全球战略的一部分。在苏联解体前 ,美苏两国之间存在的严重的意识形态、利益和目的方面的分歧使得美国在采取对华政策时 ,总是要考虑到前苏联的影响 ,使得对华政策附属于对苏关系。苏联因素在美国对华政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不同时期 ,不同的中苏、中美关系状况都影响到美国采取不同的对华政策。  相似文献   

12.
美国2010版《国家安全战略》是奥巴马上台以来的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从美国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的主要内容出发,分析该报告在军事战略、反恐战略和对华战略等方面的主要特点。该报告以美国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弱化布什时代的"先发制人"和"单边主义"战略,追求外交、军事与安全的结合。报告反映了奥巴马政府在新的战略形势下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进行调整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3.
进攻性心理战与文化渗透是冷战初期美国对苏东地区的两种不同策略,民主德国骚乱暴露了心理战的内在矛盾,美国不得不改弦易辙,在苏联的对外政策出现松动的情况下,转向了文化渗透演变战略,波匈事件后这种演变战略完全定型。1958年美苏双方达成的文化协议奠定了美国对苏东地区文化渗透的合法基础。此后文化渗透战略被美国历届政府延续下来,最终在苏东剧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参与伊拉克战争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参加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澳大利亚卷入有涉美国利益的历次战争或冲突一样,是澳美同盟关系平稳发展的体现。对澳大利亚来说,它是一场履行同盟义务和着眼于国家未来安全的保险战争;是一场密切澳美同盟关系借以实现其经济利益以及提升其在地区乃至国际性事务中的地位与影响的战争;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澳大利亚参战体现了西方世界对外战略的基本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5.
美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高校以历史教育、成就教育、国情教育、危机教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宗教教育、法制教育、公民教育、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理性爱国主义;以社会教育、榜样教育促进以人为本的爱国主义教育;媒体和网络积极促进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这对我国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教师领导”是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探讨美国教师领导者的情况、教师领导活动的主要内容和运作方式等,可以得出其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7.
战后初期,本着自由经济观念的美国对德日两国的大工业实行了反垄断政策。美国不仅制定了对德日垄断工业实行去集中化改造的总目标,而且还将这一目标的实现与其在两国所推行的严厉的非工业化政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过,随着冷战的兴起和扶植德日政策的确定,美国逐渐不再把工业水平和工业去集中化放在一起考虑,有时甚至为了提高工业水平而不惜牺牲工业去集中化政策。尽管美国对德日的反垄断政策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二者在贯彻时间、具体措施和执行效果等方面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美国的垄断协议豁免制度建立在以合理原则为指导的个案分析的基础上,辅之以单行法当中有关行业豁免的规定。欧盟采用个案豁免与集体豁免相结合的做法,以条例、适用指南的形式详细规定了个案分析的框架、审查机制,以及集体豁免的“白色清单”。两种豁免制度既有差异,也有共通之处。通过比较分析为我国《反垄断法》提供的借鉴意义在于:应进一步明确反垄断法相关条文的内在关系,实行个案豁免与集体豁免相结合,并健全个案分析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19.
在朝鲜战争停战谈判第四项议程战俘遣返谈判中,美国以"维护人权""、反对共产主义暴政"为名,顽固地坚持"自愿遣返"原则。美国利用国民党当局和战俘中的反共分子,采取暴力胁迫和欺骗利诱等手段,制造出多数志愿军战俘不愿回国的假象,丑化共产党和新中国,粉饰曾被美国斥为腐败专制的蒋介石政权。美国和国民党当局在战俘遣返中的互相利用与配合,成为推动"台湾中立化"政策向"扶蒋反共"政策转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华盛顿会议以后,美国政府在国会要求削减开支的压力下,基本上继续沿着华盛顿体系的轨迹,寻求与列强合作,继续进行裁军谈判,先后召开了日内瓦会议和伦敦会议。这些国际会议取得了有限的成果,但是更多的却是暴露和激化了列强之间尤其是美日之间的分歧,裁军谈判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另一方面,政府和国会与海军在裁军和对日政策上的分歧日益公开化,美国海军在华盛顿体系的限制下抵制裁军,继续努力保持战备,但财政上的困难终于使之在与日本海军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