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中等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学校运作永恒的主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着学历合格率低;文化课、专业课教师比例不当;教师实践能力不强;“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等问题。应采取有力措施,从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健全教师定期培训制度和教师准入制度;创建教师队伍建设新机制;建立专、兼职的教师队伍等方面来加强中等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双师型"教师是我国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我国高职教师存在学历层次偏低、工程实践经验缺乏、师资培训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应引入先进的职教理论,多渠道进行"双师型"师资培养,通过产学研结合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3.
为建设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学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探讨加拿大"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模式的主要特色,阐述了职教能力的概念,分析了我国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现状及成因,结合当前的职业教育形势,借鉴加拿大的成功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德国职业教育深受世界各国的推崇,是因为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德国经济的腾飞,加快了德国社会进步的速度,并成为各国仿效的样榜。德国职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都盖过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同行,即使在德国国内也深受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的羡慕。这种现象与我国职教情况形成鲜明的反差。探究德国职教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渊源,以及入职条件与培养情况对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将起到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职教育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它面向职业岗位群,培养既具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高的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应大力培养职校教师的综合素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目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已成为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的制约因素,然后以外语类"双师型"教师为例提出了相对应的策略,对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的壮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职教教师教育在师资来源、职前、职后培训等方面尚存在一定问题,这严重影响了职教教师教育的质量,导致我国职业教育水平不高。针对这些情况,探索新的职教教师教育模式成为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多方建设职教教师教育平台、全方位提高职教教师教育质量和规范职后培训三个方面阐述了职教教师教育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任务的重中之重。“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关键在于专业性、职业性和师范性“三性融合”。目前职教教师培养体系存在“三性割离”的突出矛盾,其成因主要在于培养目标不明晰、培养主体结构单一、培养体系运行不畅、培养课程缺乏职教特点。为优化职教教师培养体系,应确立“三性融合”的“双师型”职教教师培养目标;构建产教融合、多元共生的培养组织系统;建立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培养运行机制;开发彰显职教特色的培养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国家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国家级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基地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加强对基地工作的领导;强化培训教师队伍建设;打造特色培养培训项目;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和职业学校的联系;深化对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工作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培养"双师型"教师面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具有职教特点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工作却步履维艰.究其原因,主要是客观上教师参与实践的渠道不畅、条件不足,主观上教师既无压力又无动力,因而积极性不高.问题的原因在于领导认识不到位并且缺乏一套"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管理体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进步,离不开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以浙江省为代表的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以扩充合格教师队伍为重点的院系调整时期、以发展义务教育师资力量为重点的师范教育稳定发展时期、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的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时期。浙江省教师队伍之所以能够由“弱”到“强”,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教师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和职称结构不断优化,其关键在于围绕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活力和职业声望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基于对浙江省教师队伍建设基本经验的梳理与总结,探索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与创新的实践路径,有助于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为促进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与创新应注重四个方面:在坚守中创新师范精神,促进师范教育专业化;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建立“新师范”实践共同体;加强师范教育政策扶植,提供必要的政策保障;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提升教师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有效的教师培训。有效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要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标,要注意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的有效性,要重视单纯的培训环境和复杂的现实教学环境之间的差异,要关注培训主体教师的成人特点。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要培养出“上手快,功底厚”的电视节目制作人才,必须加强专业建设:将培养目标定位为从事电视节目策划、编导、摄像、制作和新闻采访等方面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制订科学、动态的教学计划,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体系;编制实践性、操作性强的教学大纲;构建以校园电视台为实验基地的实践教学模式;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编制实用性强、层次清楚、综合性高、灵活多样的教材。  相似文献   

13.
200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体现在五个方面: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各级各类教育,实现职业教育新的大发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的创新,提高职业教育的工作水平;将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加强职业教育基地建设等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内的重点工作;对开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提出了要求。本文在深入分析全国职教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并阐述了进一步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体现在五个方面: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规划各级各类教育,实现职业教育新的大发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创新,提高职业教育工作水平;将构建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加强职教基地建设等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对开创职教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提出要求。本文在深入分析全国职教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并阐述了进一步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进行教师培训,提高中职教师的整体素质,是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如何适应时代特征和骨干教师自身特点,构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培训模式,是当前骨干教师培训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现阶段我国中职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以及中职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明确了旅游管理专业中职教师培训模式的取向,并在创新的理念下构建了中职教师培训的若干模式。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专业门类的繁多性与发展性决定了其师资培养的开放性,职教师资“双师型”素质要求使得非定向型培养成为必然。与此同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包括普通高校在内的各类教育都具有支撑非定向型职教师资养成的可行性。因此,应充分发挥现有高校的潜力,构建科学、合理的非定向型职教师资养成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从中职、高职和职业培训的发展变化及"十五"期间达到的目标等几个方面,重点分析了21世纪初我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面临的发展机遇,并对进一步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提出了发挥相对优势、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学科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加强科学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教育特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相比,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质,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专业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我们要想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保证教育质量,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充分认识教师素质对教育质量的影响,认真分析目前教师素质状况,多渠道地加强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和职业道德、思想品德的教育等。只有业务水平高、思想品德好的教师,才能担当得起“教书育人”之重任,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出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的高素质接班人。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建筑类高职教育具有行业性、技术应用性和市场导向性特色,论述了建筑类高职教育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学制结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教学特色。提出了把建筑行业岗位群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作为课程培养目标,理论课程内容应强化应用性,理论与实践内容要充分整合,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岗位技能的培养等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