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义是人的正义,人是差异性与同一性的统一,因而正义可分为基于人的差异性的正义和基于人的同一性的正义两种,得所当得是差异性正义的基本原则,一视同仁是同一性正义的基本原则。无论是差异性正义还是同一性正义,它们都遵循着对等性原则,对等性原则是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而不断被阐释、接受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所谓协同正义,是指同一性正义原则与差异性正义原则相协同而生成的正义。罗尔斯对平等的关注可以理解为主要基于同一性正义原则,诺齐克对自由的关注可以理解为主要基于差异性正义原则,罗尔斯与诺齐克都没有看到正义应当是差异性原则与同一性原则的协同。罗尔斯正义论的不足在于以同一性统筹差异性,而诺齐克正义理论的不足在于以差异性统筹同一性。  相似文献   

3.
协同正义是指同一性正义与差异性正义的协同。罗尔斯正义第一原则要解决的是政治上的权力与自由方面的问题,一定意义上契合了同一性正义原则;第二原则要解决的是社会与经济方面的问题,一定意义上契合了差异性正义原则。很明显,罗尔斯没有注意到正义应当包括同一性正义与差异性正义,再者他在安排正义两原则的顺序时,认为正义第一原则要优先于第二原则,某种意义上就是先把政治上的事务解决了,再来解决社会经济事务,显然存在失误。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制度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权益、降低社会成员的生存风险,并让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社会制度,建立在正义理念的价值维度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改革,有助于维护社会公正与社会稳定,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正义作为制度设置及改革的最高价值,是调整和维护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依据,因而,必须把正义作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价值归宿。  相似文献   

5.
制度作为人类社会关系的规范化、客观化存在,它一方面内化了人类的价值追求并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人们又可以根据一定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原则去改革和创新制度.正义作为社会关系的合理化,乃是制度的首要价值,也是制度创新的价值支点.但从更根本的意义上来看,制度和正义的真正主题是人,人追求正义并按照正义的标准去改造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都是为人性的完善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因为人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存在.制度创新作为人类理性地选择自己生存秩序和发展路径的过程,本质上就是通过完善社会藉以完善自身的过程.人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否与人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乃是判断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正义与否的最终依据.  相似文献   

6.
环境正义——一种新的正义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正义代表了一种新的正义价值和向度,是一种新型的正义观。其实质是基于人之差异性与同一性相统一的社会正义,它从权利和义务相互对称的角度,强调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结成的是有差异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7.
制度的美德及其局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罗尔斯《正义论》开篇关于制度正义的论断,麦金太尔和慈继伟两位学者都提出了质疑。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正义之为制度美德的实质含义、基本条件和实现过程。作者肯定了麦金太尔关于个人正义美德之于社会制度正义美德所具有的人格(主体)基础意义的观点,也同意慈继伟关于正义之“两面性”的理论分析,但与此同时,作者强调指出,社会制度之正义示范性和普遍约束力对于实现社会制度之正义美德亦有着特别重要、甚至是根本性的意义,而此一意义的实现又有赖于社会固有的政治文化资源和精神道德资源。作者期待以此综合并推进上述各家见解,寻求一种关于制度之正义美德的完整理解。  相似文献   

8.
正义是人对人类社会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实现正义一直被视为人类社会的美德和崇高理想。正义是评判人类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准则。要实现正义,最佳的途径是法治。因此,正义观在当代宪法的价值体系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位置。在当代宪法的语境中,解读正义的要点在于:正义蕴涵着人的权利。正义蕴涵着人的行为规则。正义蕴涵着道德。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形成正义,也不能派生出正义。因此,正义的实现必须依靠良好的制度设计与运作。  相似文献   

9.
正义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价值追求,其主要问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其本质目的就是利益的合理划分。文章旨在运用价值作为分析评判社会制度规约下的社会合作之利益划分正义与否的标准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义的内涵、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和人的主要美德,是人类社会一直追求的理想目标和境界.通过梳理西方思想家们对正义的不同解释,依据客观事实,可以概括出正义的内涵:正义是一种在实现人自身具体目的的过程中,对这种目的和达到这种目的的方式的肯定性评价.正义起源于人类社会生存的主客观条件及自身需要,正义在其内涵、对象、类型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正义的内涵、起源和发展问题,是理解正义、维护正义、实现正义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日本新司法考试制度是从过去靠"分数"选拔机制向通过"配套程序"选拔新的司法人才培养制度转换的一种新举措。它以法科大学院受到充实的教育以及严格的成绩评价和毕业认定为前提、以法科大学院的教育内容为基础而实施考试。它旨在通过司法考试和经过司法培训,确保法科大学院毕业生拥有法律道德素质以及思考力、分析力、辩论等能力。  相似文献   

12.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深刻地批判了杜林“按照公理来解决”的先验主义方法论、“两个人的意志彼此相等”的自然状态学说以及未来社会中“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公平原则,并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深入考察了平等、正义等范畴。  相似文献   

13.
司法人员职务犯罪案件是一种典型的立案难、侦破难、取证难的"三难"案件。该类犯罪案件因其多数罪名都是结果犯,犯罪事实容易暴露,但该类犯罪责任分散,犯罪嫌疑人不易锁定。针对这些特点,检察机关应转变传统的单纯"以人立案"的做法,积极探索"以事立案"模式,切实确立"以事立案"为主,"以人立案"为辅的综合立案模式。"以事立案"模式是提高侦查效率、降低办案风险的内在要求,是促进侦查模式从"由供到证"向"由证到供"转变的关键。运用"以事立案"要确立一条立案原则、把握两个立案条件和掌握三种立案技巧。  相似文献   

14.
"主审法官制"在法律上不符合少数服从多数的合议原则;在实践中,由于法官个人权力的增大与其素质的提高不同步,因而容易导致错案的发生和司法腐败,并使陪审制度丧失应有功能.文章认为,只有不断提高我国法官个人素质,进一步完善我国法律制度,加强法律监督,创造良好的司法环境,实行"主审法官制"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分析了起点公平、规则(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缺陷后,对几种公平进行了整合,提出了一种基于制度主义的统合公平观。统合公平观认为,公平应在基于非歧视的规则约束下,来保障过程公平,并在可行的范围内去调整结果失衡和缩小起点差异,从而使社会分配收敛于结果公平。  相似文献   

16.
高等专科学校作为特殊的办学层次,其课堂教学的方式与方法、各类课程的评价体系以及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等还没有形成科学、规范、适应学生发展的系统,还有待于作深入细致的研究。本文从高专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学生自主学习方法以及考试评价方式等入手,结合教学实践,对以学生为本的高专语文教学进行了多元化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柏拉图从个人正义开始,通过理性的归纳,把人们引导到对国家正义的认识上,提出个人的正义就是做自己该做的事,国家的正义就是和谐与秩序。国家的正义表现为智慧、勇敢、节制,与三种美德相对应的分别是统治者、护卫者和生产者,三个阶层各安其分、各尽其责。但是现实社会并不如"理想国"那样理想,当代社会的正义是复杂的,甚至是以"畸形"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为了保证正义的有效实现,保证公共利益的良序发展,就必须加强教育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  相似文献   

18.
文章指出了企业现行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岗效工资的运行机制,提出了岗效工资是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对比波德莱尔与雪莱的创作精神特征.可以看出掩藏在波德莱尔颓废放浪行为下浓郁的人道主义情怀和他所代表的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