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构主义叙事学在形成独立学科的短短三十年中发生很大转变,研究范畴从关注故事/话语层面到走向"融合性"叙事学研究.电影叙事学同一般叙事学一样,有着浓郁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背景,所以,叙事学理论的发展势必会影响到电影叙事学的发展、建构.文章试图以结构主义叙事学为基础,采用"故事"和"话语"的"二分法",将叙事学研究的三个阶段做一梳理分析,概括出各种理论的得失利弊,并且在此基础上探讨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对电影叙事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结构主义叙事学为基础,采用“故事”和“话语”的“二分法”,将叙事学研究的三个阶段做一梳理分析,概括出各种理论的得失利弊,在此基础上,探讨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对电影叙事理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女性主义叙事学将叙事学的理论和方法融入性别因素,引入了结构主义叙事学所具有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规则,为文学批评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阈.本文认为,女性主义叙事学可以较为深入地使我们认识到女性作家在叙事时所具有的性别特点,同时将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中的性别因素考虑其中,从而更好地对女性文本进行解读.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的重点在于把文学作品语境化、性别化,聚焦作品叙事结构的性别政治.  相似文献   

4.
将先秦散文集、国别体史书<战国策>纳入结构主义的视角,分析该文本作为结构叙事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主要对文本总体叙事结构、文本的内容特征以及人物"语言行为"动机这三个方面进行剖析,试从结构的视角来看待文本长期以来备受儒学抨击的主题思想.对文本的阐释不可避免地要打上了历史情境和个人文化经验的烙印.  相似文献   

5.
叙事学理论从诞生到发展经过了两个主要阶段 ,发生了一次范式转移。然而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认识活动 ,这个理论本身在它的发展进程中表现出与文化全球化发展对应的两个基本特征 :趋同性和多元性。所不同的只是形成趋同和多元的走向略有差别。文化全球化以一种主流文化对边缘文化的霸权话语以及边缘文化向主流文化的渗透来表现两种文化之间的互动 ,而叙事学理论则是具体叙事作品的共性造就了趋同性 ,又在开放的社会系统中通过向具有叙事性特征的不同媒介的渗透阐释着多元的话语性。因此 ,从某种程度上说 ,叙事学研究活动本身的文化特征就是文化全球化的话语表征  相似文献   

6.
近三年叙事学在中国的研究述评--兼议叙事学研究新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叙事学研究逐渐发生转向,不再囿于叙事语法、叙事结构、叙事话语等的静态研究,而是将叙事学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努力与其他学科相互呼应进行研究.而叙事学在中国的研究仍主要采用传统范式,缺乏与国外相关研究的有效呼应,使我们的研究广度和深度都受到了极大限制.  相似文献   

7.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当整个世界经典叙事学的研究遇到继续深入发展的瓶颈时,安妮宝贝的出现变成了对中国传统叙事学的一种警示一种宣战.本文就以安妮宝贝早期的短篇小说为解读对象,抓住其文本叙事最为典型的重复性特征,展开分层论述,从人物形象、情节设置、文本话语、叙事意象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归纳,并结合当代人的生活姿态与精神状态,挖掘其存在并发展的社会土壤,解析安妮宝贝小说具有强烈感染力的原因,由此探索安妮宝贝独特有辨识力文学风格的缘由.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文论本土化进程中,从最初的译介、理论应用和实践到理论创新,叙事学本土化最为重要的成就,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提出了多维度的中国叙事学的学科方向,其中赵毅衡提出的广义叙述学甚至第一次建构出其诗学框架,意味着叙事诗学理论进入一个全新境界。其二,中国学者提出了新的叙事学方法论,其中赵毅衡提出形式文化批评论主张深入文化深层探讨叙事形式问题;申丹提出的读者细读法可以解决叙事学在文本阐释的有效性问题;其三,中国传统叙事思想的整理初见成效,中国传统叙事思想在赵炎秋和董乃斌等的努力下呈现出整体的历史样貌;其四,中国叙事学的空间意识个性已经发现,杨义对中国叙事学的早期构想可以为后来者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9.
诗歌叙事学借助认知叙事学所建立的研究范式,将其研究的重心从对诗歌叙事文本的关注,转向对读者以及诗歌叙事文本与读者关系的关注,丰富和完善了诗歌叙事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后经典叙事学发端于西方,近年来在一众学者的引介下,在国内掀起了研究热潮。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分为解析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的关系、厘清后经典叙事学的特征与研究热点、代表性叙事理论研究、典型文本的个案研究以及预测后经典叙事学的发展走向五大类。国内后经典叙事学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喜人的成果,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当前国内叙事学研究的首要任务便是结合后经典叙事学的研究状况,实现中西方后经典叙事学的对话。  相似文献   

11.
针对近年关于新闻叙事理论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忽视话语、叙事话语在新闻传播学不同研究领域内的重大差异,本文辨析了"话语"词典意义与学科意义之间的异同,探讨了"叙事话语"在经典叙事学与后叙事学中的重大区别,分析了"话语""叙事话语"其后的哲学思潮背景,在明确新闻叙事学的应用新闻学根本属性基础上,论述了"叙事话语"在应用新闻学与理论新闻学或传播学不同研究领域内异同的科研价值。  相似文献   

12.
扫视中国叙事学的创建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有识的中国学者一方面借鉴和吸收西方叙事学的新思维,发现中国叙事学的文化密码;另一方面梳理爬抉古代叙事史料,概括和提升中国叙事形式的基本内涵,借用、重组和创新自己的话语方式.这一过程艰难选择,最终以《中国叙事学》为标志完成了.其价值就在于召唤和影响一大批中国学人走自己民族化的理论之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重点对两大叙事流派之一的结构主义叙事理论的起源和发展进行梳理的同时,对结构主义叙事学在当今世界各国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研究现状作了概述,以期了解其局限与不足,把握其优点与长处,以促进国内的叙事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叙事学的研究在周外方兴未艾,在国内更是如火如荼。从叙事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不但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更能揭示出文本的内在意蕴。作为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优秀代表《聊斋志异》无论是艺术风格还是思想内容都代表着当时同类作品的顶峰。以结构主义符号学来解读这部著作中的“席方平”一篇,使人们从另一视点看到了蒲松龄进步的世界观。作者从划分故事角色、确立叙事程序、提炼出该故事的叙事模式、故事意义的探讨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叙事存在于人类的广泛领域,对叙事由早期理论关注到西方叙事学的扩展,以及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教育学、法学向叙事研究的转向,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会,科学叙事学的提出成为必然。科学叙事学作为叙事的科学,叙事的广泛性和实践性、理论的普遍性和建构性规定了其对象、任务和内容,由此构成学科论域与相关理论的联系。科学叙事学从基础理论和实践运用突破西方叙事学狭隘范围,将成为跨学科的国际新课题。  相似文献   

16.
论叙事学视域下的"叙述话语"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话语”是当代叙事学理论所关注的重心。“叙述”与“叙事”所指不同。叙述话语即“某人讲述某事(从叙述行为本身考虑)的事件”。叙述时间、人物、叙述者及其视点是研究叙述话语的几个要素,体现了叙事学的文本研究特点。在当下西方文论频繁更迭的大背景下,其理论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了。重估叙事学尤其是“叙述话语”的理论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叙事话语中包含着一种闭合机制,它由情节闭合和叙述形式的闭合两方面构成。情节的闭合在于,因果机制使事件不依赖于外部现实而在情节整体中获得意义;叙述的闭合在于,叙述行为的层级化使进入文本的话语形成内部的对话性,从而造成了"自身指涉"的封闭效果。叙事的闭合机制把叙事文本变成一个意义充实的封闭体,造成了一种自身完满的假象,这是叙事学理论中"结构主义意识形态"产生的客观基础。  相似文献   

18.
儿童文学是作者(成人)与读者(儿童)对话交流的中介,儿童文学本身所具有的跨学科的文化特性使文本与存在的外部语境形成了密切联系。因此要研究儿童文学的叙事特色,必须结合文本语境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的后经典叙事学理论为重新审视儿童文学叙事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儿童文学的特殊性使作者与读者形成复杂的权力关系,同时,作者与读者、成人与儿童又努力在这种权力关系中寻找不同的对话途径和表达方式。这种复杂的叙事语境直接决定了儿童文学文本的叙事特色。  相似文献   

19.
1960年代方才兴起的西方叙事学,迄今为止走过了形式叙事学和语境叙事学两个阶段或者说两种形态。但从文论发展的历史和其逻辑来看,这并未穷尽叙事学发展的全部空间。至少还存在一种介于二者之间的叙事学范式:人学叙事学。人学叙事学作为叙事学和人学的结合,完全可以发展成为一门与形式叙事学、语境叙事学鼎足而立的独立的叙事学学科。这一学科的建立,不仅会极大地改变现有叙事学的版图,而且对文学理论在更大范围内的综合具有难得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话语转向”作为文学理论从“现代”向“后现代”过渡中最重要的范式转换之一,在将文学置于开放性的外在向度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失落了对于文本结构本身的关注。作为伴随“话语转向”而兴起的一种新的学科架构与知识体系,后经典叙事学一方面将人们的视域延伸至更宽广的社会文化语境,一方面也不忘立足文本,对文本自身各要素的复杂关系加以审慎的梳理与细致的辨析,并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系列切实而具体的文本解读方式。后经典叙事理论不仅矫正了当前文学研究对于文本本身的相对忽视,同时也缓和了文论转型中“语言”和“话语”两阶段之间的张力,从而在“话语转向”的总体背景下展现出了充分的生长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