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论证了农户行为受年龄、性别、自身素质和技术推广等因素影响,不同的农户行为对不同农业技术进步类型偏好不同,同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对农户选择技术进步类型影响比较显著。最后,提出了我国要加大生物化学型农业技术的研发力度,要推行农民素质工程,大力提高农户科技知识水平;针对不同的农业技术、不同农户制定有针对性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等。  相似文献   

2.
根据湖北与山东两地实地调查获得的数据,分析了农户对转基因抗虫棉的认知与采用行为,考察农户对于转基因技术规则的认知和参与方式。研究表明,农户对转基因抗虫棉及其安全性、相关规则仍缺乏认知;农业技术人员仍然是农户获得种子信息的重要来源;由于经费严重不足和管理体制上的弊端,现有农技推广体系已经陷入困境,农民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种子技术方面的指导和服务;种子市场的监管不力及相关规则的缺乏,不但损害了农户的利益,而且加大了农户技术采用的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农户的决策行为、制定合理完善的技术规则等促进转基因抗虫棉技术推广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静态离散博弈模型,并在可观测决策结果为参与者博弈均衡的假设下,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的样本数据,对数字时代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决策进行机理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决策不仅是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利润最大化的经济选择,更是市场参与者的博弈均衡;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规模效应和收入效应驱动了专业农户的市场进入决策,但市场进入壁垒呈现明显的正向规模性偏好;在数字时代,潜在进入者间的“数字鸿沟”制约了服务市场发展中数字技术和农业技术的协同效应。因此,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发展过程中,应以数字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为重点,发展服务市场“金融”功能,提升服务主体数字化素养,营造服务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形成服务供需均衡、政策有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基于陕西省357户猕猴桃种植户随机分层抽样调研数据,运用Multivariate probit模型对农户采纳生物防治技术的行为决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户对保护型生物防治技术与增强型生物防治技术的选择存在显著替代效应;户主种植经验、文化程度、技术评价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技术可得性是制约农户采纳人工释放天敌技术和生物农药技术的重要供给因素;政府通过科技示范、技术培训、财政补贴促进了生物防治技术推广,但在生物农药示范推广与财政补贴政策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空白;供应链组织显著影响农户的技术采纳行为,但不同供应链组织模式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农户是农业技术的需求者和采用者。农业科技成果只有被农户接受、消化并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农业技术的传播、采用及其应用效果最终取决于农民是否采用技术及如何采用技术。本文从影响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因素分析入手,运用二项logistic模型,探讨影响农户农产品加工技术采用行为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发加大农村金融扶持力度、发展农村教育、加强技术作用的宣传工作对提高农户农产品加工技术采用的积极性有显著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江汉平原和大别山区6个县市的488份农户调查问卷,实证分析农户家庭结构对农户耕地资本投入的影响,以探寻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户耕地资本投入的规律。研究表明:农户农业生产目的受制于耕地资源禀赋,在耕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目的主要是利润最大化,在耕地资源贫乏的地区,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家庭成员的生活需要;家庭结构对农户耕地资本投入的影响受制于耕地资源禀赋;目前农村农业生产要素市场不活跃,农户农业生产决策与其消费决策相互影响。认为政府在制定农业发展政策时,应综合考虑农户的生产和消费问题,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7.
社会网络强弱关系对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间社会网络是农业技术扩散的重要渠道。为了探寻在我国以亲疏差序原则为行为取向的“差序格局”下,社会网络强关系与弱关系如何对农业技术扩散产生影响,以有机大棚蔬菜种植为例,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考察农户个体的农业技术采用决策模式,并收集强弱关系作用的相关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ABMS方法建立农业技术采用决策模型并进行计算机模拟仿真,从系统层面考察并比较强弱关系对农业技术扩散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农户社会网络关系数量、提高社会网络关系间的互惠互助水平,都能显著促进农业技术扩散;在这两个方面,强关系的作用远大于弱关系。然而,从触发农户采用意愿进而促进农业技术扩散的角度来看,弱关系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这些结果有助于理解我国农业技术扩散的底层机制,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政策制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对转变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意义重大。以稻虾共作技术为例,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湖南、安徽共935份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实证分析预期收益与技术补贴对农户采纳生态农业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1)预期收益与技术补贴对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预期收益与技术补贴对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在技术补贴相同的情况下,农户预期收益越高,越有助于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发生;(3)从人力资本数量来看,预期收益与技术补贴对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4)从代际差异来看,预期收益对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老一代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普遍受到预期收益的影响,而技术补贴在农户生态农业技术采纳行为方面代际差异不明显。因此,政府既要加强顶层设计,针对稻虾共作技术制定系统的补贴方案,以更好地发挥其促进作用;也要强化农户对稻虾共作技术的收益预期,以提高农户采纳积极性,进而实现稻虾共作技术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粮食补贴政策通过农户生产行为实现其政策传导,那么,在农业生产风险条件下,农户的风险偏好和政策预期是否影响到粮食补贴政策的作用发挥?基于粮食主产区农户的调研数据,将行为经济学的实验性测试分析方法运用于农户行为研究,分析不同风险偏好农户对补贴政策的预期和行为反应。研究结果显示: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的认知、态度及其风险偏好通过农户的政策预期作用到农户种粮决策行为,且农户的风险偏好和生产行为决策出现了"效用不一致"的现象,风险规避型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的预期相对较强,有更强烈的稳定粮食生产的预期,据此提出粮食补贴政策设计时应该考虑农户风险偏好特征,将风险规避型农户的粮食生产激励政策放在首要地位,稳定和刺激粮食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利用调研获取的农户数据,分析了农户当前对于低碳属性农业技术的采用现状,并采用多层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了农业项目和农户两个层面因素对农户低碳农业技术后续采用意愿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对于低碳农业技术采用后的效果评价较好,技术需求度和后续采用意愿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上,并且不同类型农户对当前低碳农业技术的采用程度、偏好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农业生产项目和农户经营主体两个层面的因素均对农户低碳农业技术后续采用意愿产生重要影响,且对于不同类型农户后续采用意愿的作用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农业项目的地理特征、经济效益、资金技术要素投入强度和农户的行为意向产生的影响作用较强;农户技术采用强度受到农户个体特征和行为意向的显著影响,且作用效果在不同类型农户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我国超级稻品种技术在科研上已取得重大成就,但要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还得依赖稻农对新品种的采纳。基于对湖北省武穴、随州、孝感三地农户种植超级稻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农户采纳超级稻品种的行为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家庭务农人口最高学历、家庭人均年收入、水稻播种面积、家庭务农人口比例、对农业补贴政策的态度以及对新品种的需求程度六个解释变量,对农户超级稻品种采纳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四川省11个县(市)297个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计量模型对农户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农业标准化的认知程度、兼业化程度、种植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标准化农产品销路预期、政府支持政策、农户获取信息的难易程度、标准化推广培训程度和道路交通状况是农户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意愿的显著影响因素,其中,兼业化程度对农户是否愿意参与农业标准化生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政府支持政策和标准化推广培训程度则是最显著的两个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大农业标准化的宣传、推广、培训和科技配套服务力度,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拓展标准化农产品销路,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山东省平原县142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选择有序probit模型从农户的个体特征、政府技术推广行为以及肥料市场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分析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化肥施用总量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受教育、技术支持、有配方肥销售点、买肥料时采用现金支付、是否有被骗经历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户新技术使用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可知:施肥总量的增加与具备辨别肥料的能力在边际上会使农户对新技术使用效果满意度的评价更趋向于"不满意"和"一般"。  相似文献   

14.
在对风险偏好测量方法及类型划分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首先提出研究选用的农户风险偏好测量方法;接着结合已有相关研究结果及农业生产实际,对影响农户台湾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的可能因素进行界定;再次分别对不同风险偏好类型农户的台湾农业技术采用行为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并对实地调查取得的328份样本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风险追求型农户的台湾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只受到了家庭位置变量的显著影响,风险中立型农户的台湾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受到了是否参加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家庭劳动力、主观规范、风险知识等4个解释变量的显著影响,风险回避型农户的台湾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只受到了风险认知变量的显著影响;最后对回归结果进行相应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刻不容缓,如何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来降低农业污染和提高化肥有效使用率成为当前农业生产的挑战之一。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11000户农户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专项调查数据,利用离散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决策差异。研究发现,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采纳存在差异,规模较大的新型经营主体相比小农户更具有改善耕地质量的意愿;土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具有负向抑制作用;农地质量较好的农户,更倾向于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另外,政府推动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对大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小农户影响不显著。据此,政府应增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宣传力度,加大该技术的试点力度,集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并因地制宜地逐渐将重点支持政策转化为普惠性政策。  相似文献   

16.
农民科技培训是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途径。以对陕西省猕猴桃主产区948个种植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构建实证检验模型,探讨影响农民科技培训需求意愿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农户是否寻求合作社科技支持、采用新技术和新品种的行为、培训对增产增收的效果和政府惠农政策对培训需求的影响较为显著。这说明,除了以往学者研究的农户个体特征和家庭资本特征外,农民合作社、农户对农业科技的态度和政府惠农政策也是影响农民科技培训需求意愿的显著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从农业技术进步、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可持续等方面作用于农业现代化。在小规模家庭经营生产组织形式下,农民缺乏种田积极性、难以与市场有效对接、农民收入缺乏提升空间和农户生产、生活方式缺乏可持续性等会制约农业现代化;但小规模家庭经营具有较好的效率和兼容性、便于降低生产监督成本、决策所需的信息费用低和存在强大的社会保障力等则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因此,根据中国现有国情,在坚持小规模家庭经营的情况下,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组织形式创新、实施农业补贴和建设生态农业等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以2008年对陕西和甘肃两省746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二项Logistic和Ordinal Regression模型对农户投资非农产业意愿及其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5.3%的农户没有投资非农产业,投资非农产业的农户中有74.1%的农户对投资收益持积极态度。农地面积、家庭常住人口、户主的教育程度、农户的风险态度、家庭财务状况对农户投资非农产业意愿有显著影响;农地面积、是否愿意采用新品种、户均年收入对农户投资非农产业满意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于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73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应用Logistic模型分析方法,对影响农户农业新技术需求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户主文化程度、农户非农收入、灌溉方式、农户参加合作组织的情况、参与培训情况和农户农业新技术需求呈显著正相关,户主的年龄、交通条件、获得资金难易度和农户新技术需求呈显著负相关,而农田面积、家庭劳动力数、设施情况评价、土地平整状况、农户农机操作熟练、农户的经营模式和农户农业新技术需求无关。  相似文献   

20.
博弈论视角下我国粮食储备主体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我国粮食储备承储主体的农户和地方粮企在粮食宏观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常在自身利益驱动下进行储备粮的逆向操作,严重影响了政策的调控效果。针对不同粮食承储主体分别构建博弈模型,结果表明:农户主体的储粮行为有着极大模仿性和趋同性;农户对未来粮食价格的非理性预期是导致其逆向操作行为的重要原因;政府应引导农户形成对未来粮价的理性预期,并通过实施满足一定条件的储粮补贴政策来影响农户收益水平最终影响农户决策。对于粮储企业主体,证明了其逆向操作行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目标下的必然选择结果,无外界干预下的博弈最终会导致粮食储备调控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政府应鼓励中储粮发挥"领导者"作用去影响粮企预期或引入外部政策补贴来影响博弈收益,对粮企形成正向引导和激励,使执行粮储调控政策成为企业人收益最大化目标下的最优选择,从根本上规避粮企逆向操作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