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汶川地震灾后儿童心理创伤的表现、评估及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汶川地震造成儿童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形成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并在身心、精神、认知以及行为方面均有所表现,因此需要给予儿童更多的心理照顾以帮助他们度过危机.本文考察了地震灾后儿童心理创伤的阶段性和年龄性特征,提出灾后儿童心理的康复与重建需要开展多层面心理评估,并着重分析了开展地震灾后儿童心理康复与重建的基本原则、辅导策略、活动方式以及服务技巧.  相似文献   

2.
宁维卫教授不久前赠我一本他的新作《震后心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全书共5章16节,包括地震灾后心理援助、心理教育与心理重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识别与处理、不同人群灾后心理反应与应对、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原则与技术、救援者心理压力的调适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地震灾害因其不可预测性、突发性以及巨大的破坏性,对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心理健康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地震作为重大的应激事件,不论对受灾群众、医护救援人员还是媒体工作者来说都会产生应激反应。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这种应激反应就会变成应激障碍,会给受害者造成长期的、难以磨灭的心理创伤。地震灾害对于不同群体危害的影响程度不同,分层次提出相应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有助于灾后的心理重建,使受灾群众尽旱脱离灾难带来的消极影响。积极开展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对维护和促进人类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团体心理辅导在灾后心理援助中的具体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灾后心理援助中,团体心理辅导是首选的高效援助方法之一.它具有主动性、支持性、稳定性等特征,对稳定受灾群众的情绪,协助其获得新的社会支持、学会新的应对方式,进而促进其心理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灾后团体心理辅导可采取严重应激诱因疏泄治疗(心理晤谈)、分享报告等方式,对灾后复课的学生,则可进行班级座谈,以帮助他们重建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5.
作为心理谘商专业第三波的叙事治疗模式,是深受后现代思潮以及社会建构理论影响的新兴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方法。通过叙事治疗来开展灾后青少年的心理重建,不仅可以让青少年从地震及其所造成的心理创伤中走出来,更可以激发青少年战胜困难、抗震救灾的勇气和斗志,从而以更为积极的心态实现持续的心理重建。因此,叙事治疗正逐渐成为灾后青少年心理重建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与心理重建——灾后重建的心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展灾后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重建是心理学领域的全新课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不同于精神医学的危机应对模式,社会心理的危机应对模式充分考虑个人的地域文化差异,在灾后重建中能起到独特的作用.而灾后心理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其核心内容是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因此,整个过程必须坚持疏导与引导相结合、以人为本、人的和谐发展和长期教育等原则,重点在价值观引导和认知学习.  相似文献   

7.
对5·12汶川大地震后心理援助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12汶川大地震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冲击,对地震中的受灾者进行心理援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灾后心理援助过程中出现了专业心理援助人员严重匮乏、心理援助工作呈无序状态、对心理援助对象的认定有局限、对灾区群众的心理援助缺乏系统和长期的规划、媒体宣传带来心理伤害、心理援助带有盲目性等问题。因此,应加强灾后心理援助的制度支撑和统一领导,建立长期的灾后心理援助机制,进一步培育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发展心理援助的民间力量,把心理重建与思想重建和文化重建结合起来,对受灾者及其他人群进行多种形式和科学有序的心理援助。  相似文献   

8.
论农村社区合作与灾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农村社区结构所存在的部分问题:原有社区结构被消解、社区认同度降低、互助传统弱化、成员间的社区合作意识淡薄、缺乏通过集体行动应对突发危机的能力等,分析了在这种状态下农村社区合作及灾后重建工作的重点,认为:灾区的重建是灾区社会结构乃至集体社区的重建,应该以恢复激活原有社区的传统并增加新的内容作为工作重点;作为灾后重建的主人和受益人,农村集体社区重建的主体应该是农民;农村社区合作与灾后重建应该充分调动和保护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出实施性高、操作性强的重建方案,以加快农村集体社区的重建速度。对于四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和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5·12汶川大地震不仅震颤了四川的大片土地,而且也给受灾的人们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影响。地震中毁坏的家园需要重建,受伤的心灵更需要重建。在灾后的心理重建中,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可持续性的系统工程,必须科学、高效、有序地进行,"国家支持、社会帮扶"成为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方针.灾后重建中,数以万亿计的国家资金和对口支援资金投入并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大量民间资金投入灾后重建,也发挥了积极重要的补充作用.民间资金参与灾后重建,为灾后恢复所需的巨大资金与物力投入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模式.笔者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和四川灾区若干案例的调查,探讨了民间资金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的运行,提出了进一步发挥民间资金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的作用,并为加快汶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校园媒体是高校师生员工信息传播、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是研究高校舆情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校园媒体平台下高校舆情工作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重视"网络"忽视"传统媒体效应"、重"堵"不重"疏"、重"宣"不重"教"等问题。要构建高校校园媒体舆情工作管理队伍,建立、健全高校校园媒体舆情工作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媒体作为"耳目喉舌"在...  相似文献   

12.
《论语》既有直接对《诗》的引用,也有对其赋比兴表现方法的运用。无论是哪种运用,都能使人感悟到《诗》的美感和作用。"诗言志",表达的是情感,来自于形象思维,这种文学的思维与美术的思维颇为一致,都是对事物形象的描绘。《论语》学《诗》以言,语言表达技巧高超、魅力倍增。  相似文献   

13.
国内学界多将纪伯伦的精神文化立场定位为"民族主义者",或指称他的创作思想以及诗作内容中均内涵和外化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我们考察纪伯伦的全部创作、旅美生涯以及在政治领域的主要表现,通过对其占据主导性的文化倾向、意识形态立场加以分析,判定该诗人文化身份定位的基本面并不是纯然的民族主义者。有关纪伯伦民族主义者身份的认定,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人们对纪伯伦作品的误读,以及由这种误读衍生出来的判断错位。  相似文献   

14.
学术大师梁启超不仅是中国20世纪初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融会中西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对中国近代历史文化思想发展起到了奠基和开拓作用。他在其历史文化思想中最重视对情感和艺术情感的研究。所提出的情感乃是艺术将生命与宇宙众生并合为一的通关见解、屈原词赋作为其情感化身令他最终"为情而死"等论点,均富有独创性和开拓性。  相似文献   

15.
工作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张思德精神是党的一面鲜明旗帜,引领一代代共产党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促进了党的优良工作作风的形成。弘扬张思德精神,传承为人民服务价值理念,对于有效改进工作作风和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学习张思德精神,一要保持为人民服务"本色"不改变;二要做好为人民服务"角色"不懈怠;三要发挥为人民服务"特色"不放松;四要纯洁为人民服务"党色"不动摇。  相似文献   

16.
佛山行通济民俗不是被化石般消极保留的"历史遗留物",而是在释放文化功能的过程中契合地方社会需要的活态文化形式。其功能以地域环境的变迁为动因,以民众需求的改换为基础,经退化、衍变与拓展而呈现出复合、杂糅的特点,彰显着传统与当代混搭、官方与民间杂糅的复杂机理。置身于当代"祛魅"语境,行通济民俗的情感宣泄、认同凝聚以及慈善教化等文化功能愈发凸显。  相似文献   

17.
《到灯塔去》是一部实验性意识流小说。小说中的"窗口"、"灯塔"、"莉莉"和"眼镜式结构"蕴含着丰富的主题隐喻。"窗口"隐喻着作家用艺术的视角放大现实生活;"灯塔"影射着拉齐姆夫人试图表达的人生重在过程,而非目标的观点;画家"莉莉"代表着用以表达和感受心灵与情感的艺术形式;"眼镜式结构"宏观强化了时间只是生活的载体,现实生活具有永恒价值.这些小说元素隐喻着一个主题,即艺术地定格和感悟现实与情感,才是生活的永恒真谛,可以解读出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唯艺术、现实与情感三者相结合的完美生活观。  相似文献   

18.
]李振纲教授《大生命视域下的庄子哲学》一书,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生命价值观”为逻辑原点,重新审视庄子自然主义哲学对“道”与“天”的放怀咏颂,对“道通为一”生命本相的澄明,对文明异化、机事机心的批判,其理论视域无论对于倡导当代人类和谐共生的理性精神,还是对于唤醒世人尊重自然、呵护生态的生命意识,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情感是人们对社会认知的一种方式,而音乐则是情感表达的一门艺术。流行歌曲之所以受人喜爱,是因为它表达了人的情感需求。文章以歌曲《常回家看看》为切入点,从情感因素的情感认知、艺术表达、社会需要三个维度分析其被人们喜爱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药你死"等当下网络流行语,有其变异的词汇、语义、语音及偏离常规的语言修辞,并折射出残酷的市场竞争机制和社会涨价现实,也体现了一种积极的精神追求和社会参与意识,对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宽松自由氛围以及信息的迅速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