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橄榄树》是三毛给我的第一印象。三毛,这是一个不易忘记的名字。再度相见,是在《西风不识相》里。这惊鸿一瞥,看书的人至此再也无法忘怀其中玉树临风的潇洒,婉转鸟鸣的清丽。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三毛作品选集》。《三毛作品选集》里最有光彩最有魅力的是三毛的流浪生活。三毛来自雨季的台湾,离家在陌生的异域流浪,在浩瀚如海的沙漠里流浪,每一步都需要勇气,每一步都充满艰辛,然而每一步都是在温暖家中得不到的人生经验。丰富的见识和经历,活泼了她的心性,她的笑容如阳…  相似文献   

2.
台湾女作家三毛的一生是漂泊的一生。她致力于追寻精神家园,可谓是滚滚红尘的边缘人。然而孤独感和死亡意识的缠绕,使得她的流浪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在她的一系列作品中,孤独感和死亡意识形成了鲜明的美学特征,而三毛心理意识的文本呈现,也形成了三毛作品独特的文学符号,体现了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3.
台湾女作家三毛的一生是漂泊的一生。她致力于追寻精神家园,可谓是滚滚红尘的边缘人。然而孤独感和死亡意识的缠绕,使得她的流浪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在她的一系列作品中,孤独感和死亡意识形成了鲜明的美学特征,而三毛心理意识的文本呈现,也形成了三毛作品独特的文学符号,体现了其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永远的流浪─—知识女性形象的基本心态之一丁帆,齐红流浪:一种古老而又现实的心态体验新时期一位女性主义诗人伊蕾在她的诗歌《流浪的恒星》里面曾经写下这样一句诗:“我在被囚中到处流浪/我在流浪中到处被囚,”这几乎成为知识女性所固有的生存处境和基本心态的典型...  相似文献   

5.
台湾女作家三毛以其大起大落的漂泊经历,戏剧般的人生遭遇,对生活的追求与梦幻,以及她的真情与爱心,吸引和感动着成千上万个读者.独特的经历使三毛对人生产生了厌离态度,并反映在她的创作中.撒哈拉的流浪生活,带给了她创作的大丰收,开创了一代三毛文学.这些作品大多是率性、真实、积极的生活写照,展现了一个东方女子在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及在异域的生活,她将传奇的浪漫生活和艺术的真实创作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构筑了三毛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三毛散文中透露出的生态意识使她的散文有着独特魅力与深刻内涵,由于三毛特殊的流浪经历以及深受传统文化和宗教思想的熏陶,她的散文不可避免地流露出生态情怀,具体表现为对自然万物的崇尚、对异域文化的尊重和对人类生存价值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哈克贝利和三毛在各自的流浪人生中生成了不同的个性,他们的个性在不同的文化生态下产生不同的特点,但也存在相似之处。这些不同点和相同点对于我们理解两本名著的主人公和小说的意旨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这首台湾作家三毛所写的《橄榄树》曾广为传唱,谁听了都为三毛的浪漫情怀感动。然而,现实并不浪漫。 当我们悄悄地走近都市流浪儿,感受了他们的生存状况,了解了他们有家难回和无家可归的痛苦之后,我们的心头只有沉重。每一个  相似文献   

9.
流浪儿童问题一直是社会焦点。流浪儿童的数量日趋增长,严重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流浪儿童的流浪成因有多方面因素,流浪儿童的救助也有其特殊性。只有根据流浪儿童的特殊性,创新救助方法,完善救助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浪儿童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可乐》2006,(9)
你是否有一直想做却没有做的事?你是否因为面包而放弃了对梦想的追求?人人都爱做自己想做的事,但面包和梦想往往不能兼得。本期体验的小伙子是个运动员,这看来是个前途光明的职业,但小伙子却说,他其实想做一个歌手,尤其是潇洒率性的流浪歌手。被这个想法折磨得日渐消瘦的小伙子,为体验一次流浪歌手的快乐,找到《可乐》编辑部,请我们务必帮忙。一向助人为乐的小编们立马拍板。经过简单的安排,一个"流浪歌手"就这样上路了……  相似文献   

11.
从对国内外流浪儿童救助的典型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入手,解释我国当前流浪儿童救助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社会工作介入流浪儿童救助,以其"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助人理念,专业的助人方法和技巧,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流浪儿童问题进行防治,为社会、政府、学校、家庭"四位一体"的、高效的、"标本兼治"的流浪儿童救助系统的建立寻得捷径。  相似文献   

12.
为了发现当前西部民族地区流浪乞讨救助工作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西部民族地区流浪乞讨救助特殊性研究"这个课题。在具有代表性的西宁市城东区东稍门至湟光一带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本次调查针对流浪乞讨对象,运用访谈法。通过问题分析希望能为西部民族地区流浪乞讨救助问题的特殊性研究和今后的相关救助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国内流浪儿童状况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流浪儿童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儿童流浪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涉及贫困、家庭问题、虐待、失散、拐卖、升学压力等.目前我国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模式和教育机制有街头救助、"类家庭"、"大房子"、"全天侯救助点"等,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制度与模式还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4.
有一次和三毛一起在香港启德机场大堂,三五少女一看到她,跳跃叫嚷而来,围着要她签名,用荒腔走板的国语和她交谈,欢欣鼓舞而去。三毛见我在一旁,就向少女们介绍:"这位也是作家……"话没说完,少女们撇嘴、翻眼,一副不屑的神情,呼啸散开,神情模样,可爱有趣。我看得哈哈大笑,三毛觉得不好意思,责备小女孩:"怎么这样子!"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访问和所谓成就无关,我们只关注那些视流浪为自由的艺人,以及他们在这个物质主义盛行的世界里的生存,我们记录他们并以此映照艺术流浪在这个世界的精神实况。  相似文献   

16.
流浪儿童流浪的原因与动力机制是流浪儿童群体研究的一个主要领域.流浪儿童外出流浪的原因错综复杂,关系个人、家庭、学校、社会乃至政府的政策制度等各个层面.以制度变迁的视角切入,从社会保障制度、婚姻制度、城乡隔离制度、宗族制度等几个方面,对与流浪儿童流浪相关联的制度与制度变迁因素展开分析,提出制度变迁因素是儿童流浪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三毛一生最大的梦想,是让男友为她在非洲撒哈拉沙漠里种玫瑰。因为无法实现,她只好将这个美丽的梦"种"进小说里。这个曾将无数女孩感动得泪眼婆娑的浪漫创意,今天在一名小伙子手里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8.
深入分析近20年我国流浪儿童救助实践发展脉络,发现我国流浪儿童救助的主导模式为保护性救助,即将流浪儿童视为需要保护的特殊弱者或视为引起社会问题的风险因素,对他们采取封闭式的保护或强制性的管控,这种模式并不能有效促进流浪儿童个性发展与社会回归。该文在比较分析"问题视角"与"优势视角"的核心要素后,将优势视角的核心理论——抗逆力理论引入流浪儿童研究中,试图在该理论视域下构建新型发展性流浪儿童救助模式,并提出基本构建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19.
青春流浪具有多方面的原因,流浪形式也不一而足.无论何种情况,青春流浪总是要经历种种苦难,这对于青年流浪者的身体、心理和精神都构成种种考验,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成年礼"仪式的完成;精神层面上的流浪则意味着对生命意义的执著追寻,具有深刻的哲学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0.
流浪乞讨者的救助与管理日渐受到关注,但现有的救助方式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其原因在于单一的物质救助不能解决流浪乞讨者的根本困难。基于社会系统理论视角对流浪乞讨群体所处环境进行了分析,发现造成其"流浪乞讨"的不仅有个人因素,还有家庭、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因素。因而社会工作的介入就不仅仅是针对个人,还需要对家庭功能、社区文化、社会政策方面进行介入,从而为流浪乞讨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使其更好的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