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中村”是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当前“城中村”社区在治理体制、土地产权关系、人口结构和经济结构等方面存在“失灵”现象。基于治理理论,“城中村”改制工作的关键是彻底改造原有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为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使“城中村”社区的发展与城市的整体发展相匹配,形成同步发展、良性互动的状态。  相似文献   

2.
城中村社区有效治理是社会转型的现实需要,是建设和谐社会背景下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是现阶段我国城市治理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首先提出城中村社区治理的基本理念等理论,然后分析现阶段城中村社区治理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城中村”社区传统治理模式的现实困境,进而探索城中村社区治理的模式转型及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化过程中,“城中村”日益成为影响邯郸城市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如何有效推进“城中村”改造,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邯郸市“城中村”现状与特点的透视,分析“城中村”改造所面临的难题,提出政策性建议,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中村”治理的困局及其跨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城市化”或“城镇化”的加速,“城中村”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其中出现的瓶颈和困境更是不容忽视。具体说来,当下中国“城中村”治理所面临的困局主要有三:一是一元化思维所导致的观念偏向;二是“去乡村化”所导致的对“城市化”或“城镇化”及“城中村”理解的偏颇;三是“文化缺位”和制度创新所导致的“创生力”的不足。要克服这些根本性问题,对“城中村”进行多元化、辩证性、动态、科学的理解和探讨,将是学术界和实践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任务。  相似文献   

5.
“城中村”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独特现象,是我国城乡不统筹的产物。“城中村”严重制约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困扰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重要问题。要提高城市化质量,提升城市素质,必须进行“城中村”改造。要推进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实现“城中村”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6.
“城中村”是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积极妥善解决“城中村”问题 ,加快“城中村”转型发展 ,使其真正融入城市 ,是城市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这些村自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城中村”的转型发展 ,关键在于管理体制的转变。传统的路子是从村委会转为居委会 ,但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今天 ,不必要也不应该再走这个弯路 ,而应该直接向城市社区居委会跨越性转变。这种转变是必要的 ,也是可能的。要积极探索和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促进“城中村”跨越性转变  相似文献   

7.
当前,持续爆发的邻避型环境维权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抗议公众“俘获”政府决策,造成的“公众参与悖论”,极易导致各方利益“多输”、政府公信力遭疑、民主程序并未因此重建、地方发展失去宝贵机遇的困局。在多元利益格局、公民意识崛起、公信力危机的情境下,利益公众、地方政府、市场和广泛大众对有限的空间权,及其附着的经济权、环境权、政治权的争夺和碰撞是这一困局的本质归因。为治理这一困局,管理部门需要重视邻避事件背后的利益和权力逻辑,“适应性治理”是回应国家治理能力建设,尊重已有空间权利格局,保障各方正当权益,预防和化解邻避危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阿诤 《社区》2005,(5):10-10
“城中村”问题是2 0 0 4 年颇受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体现在新闻媒体上则可谓表现得爱憎分明:对其大加挞伐者有之,在他们眼里,“城中村”是“城市毒瘤”——“普遍存在着违法建筑、治安恶化、环境脏乱、消防安全隐患等问题,不少村子成了黄赌毒的温床,威胁到周边的社区,拖住了城市发展的后腿”;为其辩护者亦有之,在他们眼里,“城中村”是“个人进入城市发展的最低门槛”——“城中村”最重要的人不是可转制为城市居民的农民,而是数以十倍百倍计的外地人。”  相似文献   

9.
城中村伴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而产生,制约着城市现代化步伐。如何顺利改造城中村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提升的关键。文中以四川省资阳市为例,采取文献检索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分析资阳市城中村的特点,总结当前城中村改造模式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资阳市城中村改造对策,以推动资阳市城中村顺利改造,并期望能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郑州市城市发展建设历史和现状的调研,系统地分析了郑州市“城中村”的形成、演变历程以及驱使“城中村”演变的主要动力机制,对进一步认识“城中村”问题以及城市化进程中防止新的“城中村”产生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语文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问题。一方面,"大语文教育观"的渗透增加了技能训练的容量,致使学法的指导与应用成了课堂教学的有机部分;另一方面,教法落后,走不出"满堂灌"的窘境。大学语文教师应妥善解决好课堂上"多"与"少"的关系,提倡教学民主化、追求教学个性化、实现教学时间简短化和贯彻精讲多练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清镇市借助自身的区位优势,吸引20多所职业院校到"清镇职教城"集中办学,初步形成了"城市与职业教育"的互联互动、具有一定结构和特征的"城校联动"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系统研究"清镇职教城"职业教育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探索"城校联动"的职教模式的基本特征,对进一步推动"城校联动"职教模式的实施,实现"清镇职教城"成为"教城互动、产教联动、职教改革、技能培训的引领区、创新区、示范区"的目标定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全球气候治理的1.0时期、2.0时期到3.0时期,城市逐渐实现了从“幕后参与者”到“共同引领者”的角色转型。这一转型既得益于全球治理理论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延伸,更受惠于城市外交理论的推动和全球气候治理中“集体行动的困境”之驱使。就目前来看,中国城市的这一“共同引领者”角色还无法完全体现出来——不仅在隐性的“南北分割”的权力结构和发展中国家的气候治理分歧中,面临着对外发展的困境;而且在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气候治理行动的“单向”型构造及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治理责任”的两难抉择中,面临着对内优化的瓶颈。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可以采取“两条干路+六条支路”的“两轨并行”式路径来寻求合理的应对之策。国家可以在寻求发展中国家的集体身份认同之时,进一步完善国内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和立法,并赋予城市以一定的自主性;而城市也可以在深化城市气候外交,加强与国家的“双向”型气候治理互动的同时,推动“韧性城市”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海洋文化城市"代表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当下最成熟形态,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滨海城市,也与"海洋经济型城市"有着本质的区别。其产生的哲学基础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念完全一致。概括地说:一是在城市发展和海洋保护的关系上,"海洋文化城市"的构建遵从了依赖而非简单征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念;二是在城市发展的内部形态上,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产业哲学和城市文化分别作为"海洋文化城市"的灵魂与血肉的重要思想;三是在城市发展的宗旨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秦汉三国时期,成都商业大都会的建成历程:从李冰时期将成都"市"迁至成都城外"二江"间,形成"两江珥市"的格局,从此开始了成都作为商业大都会的提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根源于"利益冲突",现实生活中"民意→民怨→民怒→冲突"的演变逻辑,凸显了作为基层政府在执政理念、职能定位、制度建设、管理方式以及治理能力上可能存在的不适应性。基层政府亟需以构建服务型政府为核心导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构建基层治理网络,建立治理主体合作共赢新秩序、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危机处理能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7.
城市危机管理与政府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城市生活中的危机问题日益显现出来。在面对风险的时候,政府服务民众的责任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这一责任意识,有时更多地体现在政府事前、事后的危机管理之中,成为政府“善治”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中国模式”可以分为本体论层次的“中国模式”和认识论层次的“中国模式”.本体论层次的“中国模式”表征了中国崛起是一种硬实力的崛起,而认识论层次的“中国模式”则意味着中国崛起是一种软实力的兴起.认识论层次的“中国模式”是读懂中国、破除“大国崛起困境”的一把钥匙.文化是文明社会的精髓,欲对认识论层次的“中国模式”有真正的见解,文化的视角不可或缺.基于国家软实力的视角考量“中国模式”及其未来,中国将以“和平啒起的大国”、“文明复兴的大国”、“掌握话语权的大国”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9.
人口流动不仅考验着流入地的社会治理,也对流动人口归属地的社会治理形成了挑战.基于流动人口归属地社会管理困境的视角,以嘉陵江流域的蓬安县X镇的调研访谈为基础,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外出务工高潮的兴起使得嘉陵江流域的广大农村出现了严重的“空巢化”倾向,给乡村社会治理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传统的乡村社会治理机制已经难以适应这一经济社会变迁的要求;并剖析了国家建构中的自治传统式微是导致这一困境的原因,进而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尤其充分考虑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提出发展路径是重塑流域内社会自治文化,重构基层政府的机构设置,重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机制,从而解决流动人口外迁后空巢化社会的矛盾与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