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筷子、手指和刀叉作为三种餐具,与思维方式有着互为因果的关系。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代表不同的思维方式。筷子文化圈属于陆地农业文化,是合一自然派,在思维方式方面,综合思维突出,注重人文精神和价值理性,重视人际关系,德治突出,是群体社会、宗族-宗法社会。手指文化圈属于山地沙漠文化,是亲证自然派,在思维方式方面,表现为辨证思维突出,重视宗教,注重教法,宗教精神和信仰理性突出,重视种姓家族,是种姓家族社会。刀叉文化圈属于分割自然派,是海洋工商文化,在思维方式方面,分析思维突出,科学精神和工具理性发达,重视个体,宣扬自由、民主、人权,是契约社会。从现在来看将来的文化发展,三派的单一发展都不利于整个人类。最终应该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东方的综合思维方式、辨证思维方式和西方的分析的思维方式结合,即人文精神、宗教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是最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2.
现代高等教育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求是和创新的精神.人文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完善的思维方式.科学精神是指导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强大武器;人文精神是指导人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强大武器.在高等教育中, 应该提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举,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共同进步、共同繁荣,这样学生才可以获得全面发展,高校教育才能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3.
江潇潇 《东方论坛》2013,(5):98-103
种姓制度起源于印度,是印度教社会的结构基础。斯里兰卡作为南亚次大陆文化圈的一员,种姓也是其社会构架的重要特征。僧伽罗族和泰米尔族是斯里兰卡的两大主要民族,它们的起源与印度有着很深的渊源,种姓在这两个民族形成之初就存在,且带有浓厚的北印度特征。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不论是僧伽罗还是泰米尔种姓都走上了与印度种姓不同的发展道路。这种变异的产生不仅缘于斯里兰卡自身独特的社会、宗教、经济发展轨迹,也缘于起源之初斯里兰卡种姓内部蕴合的某些特质,正是这些内在的基因让斯里兰卡种姓发展成为一种与印度种姓有着本质区别的社会体系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化是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理性呼唤的历史回应,它契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倡导自然生态平衡、社会生态和谐有序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弘扬生态文化有利于推动中国社会建设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5.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培育,人文精神作为人类先进文化的精髓,在人才创新素质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文精神使创新的主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形成科学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人文精神为创新精神的形成全面注入精神内涵,使创新主体理性地进行创造性活动;在创新素质的各个环节,人文精神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人才的创新素质,就必然要弘扬人文精神,否则,人类会为一个缺乏人文精神的社会付出不应有的代价。  相似文献   

6.
夏之放 《东方论坛》2007,1(5):24-29
衣俊卿提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区分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日常思维和非日常思维,为文化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深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说明当今世界文化危机具有积极意义,对于我们的文化哲学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但是目前还显得粗疏,如:注重宏观社会研究而缺乏微观的个体分析,对于日常思维和非日常思维的区分显得绝对化,对"制度化领域"的思维性质判断不够准确.实际上,日常生活中的日常思维即马克思所说的"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式",非日常思维即科学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掌握方式,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产生的专门的思维方式.双方通过人生感悟达到"度"的掌握而互相联系、互相转化,是不能截然区分的.  相似文献   

7.
筷子与刀叉作为文明的产物,承载着人类饮食及社会文化;从符号的形式与内涵加以剖析,两种符号代表的中西方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等体现出明显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8.
孕育于西方哲学和科学文明的分析理性,以形式逻辑和实证精神为主要代表,与逻辑精确性紧密相关,是现代科学所使用的一种主要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指的是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所运用的,以类比作为主要推理手段的理性思维.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强调辩证性、整体性和实用性,其中所蕴含的辩证理性成分远大于分析理性成分.重构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重要价值,就必定要以分析理性为参照,审视传统思维方式的优点与弊端,进而学习和运用分析理性追求逻辑精确性的精神品格,以期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宗教文化,自然地理环境,东西方文化交流,东正教的引入,外族入侵统治,彼得欧化改革等诸多文化要素的碰撞与融合衍生了俄罗斯文化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与内涵,具体表现为反理性思维形式、追求整体性原则和宗教人道主义等特点上。了解俄罗斯文化精神内涵有助于中俄两国人民的文化沟通与经济往来。  相似文献   

10.
现代新儒家杰出代表唐君毅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具有丰厚的人文精神,但也有缺乏科学精神和宗教精神的不足.在重建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对融合科学精神已经得到普遍的肯定,但对融合宗教精神则受到普遍反对.唐君毅主张融合宗教精神以重建中国人文精神的观点是有其合理性的.我们需要宗教精神,从事道德文化实践,以不断完善自身.  相似文献   

11.
“实心实学”本质是一种崇尚道德理性、注意道德休养、关注社会群生的人文精神。它在人的“经世宰物” (或“开物成务”)中 ,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 ,特别重视心性道德的展现和道德自觉的价值 ,并把它作为人的本质规定和人生的价值目标。这与西方所崇尚的科学理性、注重理智的科学精神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类型。其现代社会价值是 ,将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自身失去的道德 (善 )价值观念寻找回来 ,并把善与科学、道德与经济、仁爱与自然完美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求取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实现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思想信念和文化准则。内涵着对理性精神、自由精神、主体精神、伦理精神、平等精神、民主精神的追求。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铸造公民文化的基础。公民文化凝聚了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与目的导向,公民文化中的理性、宽容、主体意识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所以,公民文化与人文精神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内在一致性。但在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条件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公民文化既要继承人文精神的优秀文化内涵,又必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3.
适应现象,不仅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一定社会中,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以适应不同环境下人们的不同需要.现代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告诉我们:社会中不同的群体和个人都在随时跳入或正在跳入不同的文化圈(文化圈:指社会现实中某种文化的独特体现。它反映了特定文化主体的行为、思维、情感方式的趋向和特点)中。这种从一个文化圈跳入新的文化圈就必然出现社会适应现  相似文献   

14.
试析人文精神的基本内容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如果以人类文化为基础对人文精神的内涵定位的话,那么人文精神在外延上至少应包括以人为本,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关心社会、服务社会和关爱自然、善待自然的精神.这样界定人文精神的外延,一是人文精神内涵定位角度的要求;二是人文精神本质的要求;三是人文精神价值取向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先进文化是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宗教精神三种精神共存共荣、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文化。科学精神的  主要任务是求真,宗教精神的主要任务是求善,人文精神的主要任务是求美。三种精神与三种文明有着难解难  分的关系,正是三种精神的共同作用,推动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不断向前发展。三种精神的和谐发展  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6.
人文精神与公民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求取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实现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思想信念和文化准则。内涵着对理性精神、自由精神、主体精神、伦理精神、平等精神、民主精神的追求。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铸造公民文化的基础。公民文化凝聚了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与目的导向,公民文化中的理性、宽容、主体意识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所以,公民文化与人文精神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内在一致性。但在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条件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公民文化既要继承人文精神的优秀文化内涵,又必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7.
锡克教是在反对印度教种姓制度的基础上,为建立平等社会而形成的一个新型宗教。但锡克教与种姓制度的关系十分复杂。本文主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锡克教反对种姓实现社会平等的理想而建立的宗教体制;二是锡克教群体中的种姓构成;三是种姓对锡克教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法律意味着秩序,宗教意味着信仰。没有法律,人类便无法维系当下的社会;失去信仰,人类则无以面对未来的世界。在所有已知文化当中,都存在着法律价值与宗教价值的相互作用,都存在着宗教神性和法律理性的相互影响。西方宗教神性与法律理性互动先后经历了由契合到冲突再到和谐的历史轨迹:远古时代,西方宗教神性与法律理性往往是混同合一的,法律理性借助于宗教神性得以展开;到了中世纪末期,宗教神性与法律理性不断冲突,法律理性从宗教神性中分离出来;然而两者的长期分野却使西方人陷入了空前的精神危机,迫使两者重新融合,并达到全新和谐,来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实现社会正义和推动法治进程。西方宗教神性与法律理性辨证互动的历史轨迹为当代中国的法治发展提供了借鉴:中国的法治建设不仅需要进行制度上的建设,而且需要对整个政治文化、法律文化进行重构,只有二者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科学精神简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学精神渗透着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辨证地思考一切。追求认识的真理性,坚持认识的客观性和辨证性,是科学精神的首要特征。以创新为灵魂,以实践为基础,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科学精神是现代社会人们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有助于培养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宗教作为人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一种心理需要,一种了解、把握世界的方式,是一种形态极为独特的文化现象.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来看,宗教其实就是人类的一个"终极关怀".从这一角度来探讨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它所隐含的人文精神和宗教精神,则是一种不一不二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