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破坏环境行为的动因及其价值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之一.它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深入研究人类破坏环境行为的动因,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环境价值观,协调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这对于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社会面临着人口压力过大、传统资源趋向衰竭、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人类社会将如何保持持续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高度警觉,并对此非常重视。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一只有一个地球”的呼声;1983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并在1987年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中系统研究了持续发展问题。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世界性“环境与发展”大会,有183个国家的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了会议,会上通过了…  相似文献   

3.
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在给人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形成了诸如环境恶化、社会危机与人性异化等技术负面效应问题,严重困扰着当今人类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对产生技术负面效应的根源进行分析,针对性的赋予技术发展的合理价值导向,将有利于消除技术的负面效应,真正实现技术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社会良性环境意识若干理论问题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变得越来越重要,人类个体以及由个体组成的社会群体对环境认识水平对人类如何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将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本文讨论的社会良性环境意识是人类社会应该有的对环境的正确的认识。 1.环境意识、社会良性环境意识的概念 环境意识是人们对环境现象和环境行为能动的反映和认识。 当代社会,物质生产飞速发展带来的人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人类社会不仅要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而且要建立社会良性的环境意识。社会良性环境意识是由人类群体构成的不同规模社会单位在与环境关系中建立起的具有合理层次结构、对环境与人类关系主动、科学、整体的认识和反映,是一种利于人类与环境协调生存与发展的社会整体观念。 社会良性环境意识不同于一般性的人类个体对环境的认识,也不同于人类社会群体对环境非系统的、盲从、低层次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5.
当今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极为发达的物质文明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同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极为严重的现实问题 ,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针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矛盾的加剧 ,依据我国国情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性思考 ,加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认识 ,科学地处理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社会之间的关系 ,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具有更为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依赖于人类的智慧,依赖于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剧增、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已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类智能因素加之其数量的巨大,是一种极其伟大的组合,正在以巨大的力量冲击着自然环境。努力协调好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已成为当今世界和ZI世纪初人类面临的最基本的任务之一。现在人类正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人类生…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人类社会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但是经济的发展却给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传统的国家技术指导思想导致了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十分普遍 ,它单纯的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忽略了社会效益。经济的发展以资源、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使传统的技术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改变 ,科技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我们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促进经济、生态和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本文运用辨证思维的历史观,以建筑文化为线索,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睦相处,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环境污染、资源危机,已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命存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人们感到忧虑。梅多斯所著《增长的极限》向人类敲响了警钟。在这种背景下,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围绕如何解决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形成了种种观点。1987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划时代的报告的发表,标志着社会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1992年,联合国再次召开环境和发展大会,并制定了《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
环境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涌现 ,保护环境的教育日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高度重视。通过环境教育 ,进一步认识环境问题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阐明环境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培养人们环境保护意识 ,并养成一种积极的有责任的行为 ,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历史总是在矛盾中前进着。现代工业文明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日益暴露出它的缺陷,各种环境问题纷至沓来、不容乐观。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因此,正确认识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其特性,积极探索新世纪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人类现代环境问题,根源于人们的社会性实践活动。传统的工业为主体的社会发展模式与人类自然环境要求的内在矛盾,导致了当今世界发展与环境剧烈冲突的现实。形成中的新的环境意识,从根本上体现为人类价值取向的深刻转换。因而,环境将不再只是人们保护的对象,也应成为社会发展的目标。环境发展理论也就成为社会发展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拓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全球自然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极其严峻的挑战。环境与人口、资源一起构成了当代三大国际性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不少国际政坛的知名人士更是把环境问题看作本世纪末至下世纪中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重的国际问题。因此,保护全球环境不仅成为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热门话题,由此产生的环境外交也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异常活跃,对国际关系发生了重要影响。今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第二次环境与发展会议,以其空前的规模和规格,讨论了全球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通过了一系列历史性文件,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环境保护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国也积极参加了国际环境保护工作和联合国环发大会,接受并签署了有关文件和公约,并按照其精神,根据本国实际,提出我国在环境与发展领域应采取的十大对策,承担了应尽的国际义务和责任。本文试就全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环境问题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及环境外交等作一粗浅的分析,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生存发展方式使人类面临着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人口问题、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生活诸领域发展失衡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生活诸领域之间的深刻矛盾。文章从人类的观念、活动及分配制度上分析了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事关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目前人类生存发展环境面临着巨大压力,而作为全球性非传统安全问题因素的环境安全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在剖析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将就我国调控环境与发展的途径加以浅要探讨.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当前世界资源与环境的状况,回顾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世界资源和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当代资源和环境问题将对未来科学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决定性作用。指出了人类只有拿起科学的武器,理智、民主地利用科学,才能使人类摆脱目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发展生产力的宗旨是以人为本的。近代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以后,生产力发展加速了,但人类面临着环境污染、气候恶化、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等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这种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副作用影响了整个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有人类认识水平受限的原因。知识经济生产力超越了工业经济时代生产力发展的严重弊端,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以人为本的新形式,体现了生产力先进的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8.
发展是人类的诉求,人类的历史就是在自然和社会力量的压迫下,从一种屈从地位走出来的发展历史。当人类逐渐成为自然和自己主人的时候,人类也面对着发展的困境,面对着发展所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和谐等一系列问题。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迅猛发展,同样也面对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发展的片面追求所致,因此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实现真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建立我国能源循环经济体系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能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动力的根本来源,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但能源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反过来也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结合中国能源消费的现状与特点,提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能源循环经济体系的对策,实现能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环境社会学视角下的环境污染问题——东井村个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系统关系失衡的表现。环境社会学关注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关心环境问题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原因。文章基于东井村的田野调查,发现不顾及环境的发展方式将导致环境退化,导致经济水平下降、贫穷、疾病和人口迁移等社会现象的产生。分析东井村村民与化工厂和地方政府的博弈过程,发现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发生并持续的社会原因是。环境利益获得者和环境损害承担者的分离,地方政府对短期经济增长的需求,以及政府力量与社会力量悬殊的社会格局。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完善社会体制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