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关中唐代的地藏形象可分为佛装形、菩萨形、沙门形3种,时间为7世纪中叶至8世纪初,其中,佛装形地藏是关中地藏菩萨的主流形貌.关中唐代地藏菩萨造像特色,就是地藏菩萨和其他佛、菩萨的组合.这样的组合并不见于佛经,应该是外来信仰不断中国化、世俗化的过程.地藏信仰则走向另一个发展,侧重于地狱救度、地藏救赎重心的偏移,以及最终成幽冥世界的主宰,可以说是中国文化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地藏菩萨本愿经》在两宋时期已经相当流行。该经产生时代的上限大致在后晋天福年间(936-944);而其下限,应是在公元974年。该经为中土伪经的性质是确凿无疑的。其编撰人应是有着相当丰富的佛学知识并崇信地藏者。如果传本中将法灯作为翻译者并不完全是空穴来风的话,那么五代宋初金陵清凉的法灯禅师有很大的嫌疑,而《地藏菩萨像灵验记》的撰集者常谨的嫌疑更大。  相似文献   

3.
佛教对中国孝文化的贡献集中体现在经典、观念和方式三个方面。《佛说盂兰盆经》、《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及《父母恩重难报经》等都是提倡孝道的佛教经典。在中国的佛教信众看来,劝亲信佛、出家修道、慈悲为怀等都是在尽孝道。儒佛两家在如何行孝上有着重大的差异,但这种差异不是对立,而是对中国行孝方式的丰富和发展。佛教对中国孝文化的贡献是我们今天弘扬孝道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4.
业界     
《国际公关》2013,(5):28-31
8月31日上午9时9分,九华山地藏菩萨圣像开光庆典活动在九华山大愿文化园盛大举行,来自海内外的99位佛教泰斗、高僧大德、诸山长老共同为地藏菩萨圣像开光。  相似文献   

5.
文殊、观音、地藏、普贤是我国著名的四大菩萨。四大菩萨中,文殊主智,观音主悲,地藏主愿,普贤主行。文殊所表征的"智"属于心理学所讲的"知";观音所表征的"悲"属于心理学所讲的"情";地藏所表征的"愿"属于心理学所说的"意",普贤菩萨所表征的"行"属于心理学所说的"行"。因此,用"知情意行"来概括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简洁恰当。  相似文献   

6.
文章着重论述了从唐代"变文"到宋代"宝卷"的演化过程及"宝卷学"的前瞻性影响,并运用大量的文献史料和碑刻,阐明了传入中土的佛教观世音菩萨,是如何在中国人的信仰心理影响下,由原本产生于印度的男身菩萨,逐渐演变成在河南汝州香山寺出家的妙善三公主所修化,从而实现了观世音菩萨信仰中国化的过程.并且进一步地论证了我国迄今所知最早的一部宝卷《香山宝卷》,确实如该卷中所载是北宋杭州上天竺寺普明禅师在崇宁二年(1103)撰写完成,无庸置疑.  相似文献   

7.
《常啼菩萨求法故事》是抄写于蒙元时期的重要回鹘文佛教文献之一。玄奘法师翻译的六百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正220)之"初分常啼菩萨品"及"初分法涌菩萨品"是回鹘文《常啼菩萨求法故事》的底本,但回鹘文故事不是汉文版的逐字翻译,译者用押头韵的诗歌形式叙述该故事,并在佛教教义和人物风景刻画上添加不少内容或删去汉文译文中的重复内容。  相似文献   

8.
<正> 五台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是佛教传播、研习的重要基地。由于它与华严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故又是《华严经》传播、研习的一个中心。华严宗形成于唐,崛起于武则天时代,之前曾经过一个传播、发展的过程。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华严经》就传入中国,作为华严宗立宗的主要经典,一经传到中国,就与五台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东晋天竺高僧佛驮跋陀罗(觉贤)所译《华严经》卷30《菩萨住处品》云:  相似文献   

9.
水野弘元等人用几个翻译用语来证明《金刚三昧经》是伪经是不可靠的,他列举的用语中有些并不始于玄奘,有的甚至在汉代的译经中就已经出现了。同时,《金刚三昧经》的作者不是元晓,这可以通过《金刚三昧经》经文出现的时间和《金刚三昧经论》传入中国的时间以及元晓《金刚三昧经论》的有关内容来证明。  相似文献   

10.
九华山佛教文化的核心是地藏信仰,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当地传统文化不断融合,对当地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九华山佛教文化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简要的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三卷本《菩萨本缘经》题名为僧伽斯那撰、支谦译,但考察此经的著录和僧伽斯那的生平,可知该经的撰集者尚不能确定。通过对经中“地了”、“某甲”、“涅槃”、“摩睺罗伽”、“阿修罗”、“颇梨”等词语以及疑问副词“将非”、疑问语气词“耶”和“乎”、被动句等语法现象的考证,得知该经的翻译者不可能是支谦。此外,该经独特的外在结构也使其在形式上与支谦所有可靠译经有明显区别。综合文献学、语言学、文体结构特点三方面的论证得出如下结论:《菩萨本缘经》的撰集者目前尚无法确知,译者不可能是支谦,其翻译年代应晚于三国时期,可能在西晋之后。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文献的角度讨论了《旧杂譬喻经》的译者、版本和校勘等问题。笔者认为:(一)该经并非康僧会所译,应属于失译;(二)该经在梁代以前的版本已散佚,约在唐代形成一种带有"拾遗"性质、编辑较混乱的版本,今存本即是以唐本为"祖本"的;(三)据佛教类书校勘,今存各本《旧杂譬喻经》文字脱误情况颇为严重,应当重新整理。  相似文献   

13.
“Translation Stud ies”一词的汉译,我国学界有不同的主张。其实,该词具有“翻译学”和“翻译研究”的双重译名,我们应以“名实相符”为原则,根据其不同所指赋予其不同的汉译名予以区分。同时,依据这一原则对我国引进的部分国外学术专著的书名的汉译应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4.
在主体间性框架下分析佛经翻译三个主要阶段的译者翻译实践和翻译思想的发展变化,指出译者主体、读者接受、权力与赞助人、社会文化需要等因素的交互对话的间性作用才成就了我国翻译史上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佛经翻译.  相似文献   

15.
"伦理"一词在中国古已有之,而"伦理学"却为中国亘古未有。以"伦理学"对译西方"Ethics"是经历了复杂的语义变迁和"西—日—中"的双重转换后才最终确立。这一学名的确定,成为中国近代伦理学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6.
净土信仰是中国宗教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传入中国伊始,有关佛教净土的观念也随之传入中国。中晚唐时期,弥陀净土信仰已经深入到世俗社会的各个阶层,并与民众的社会生活相融汇,同时也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相交融,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试通过对中晚唐时期民众弥陀信仰功德活动的分析.指出当时世俗社会中弥陀净土信仰的特点及原因。  相似文献   

17.
人名翻译研究不能局限于音译原则,还可能涉及具体语境对人名形式的要求,甚至对非人名形式的选择等。翻译的构式语法途径可以提供更综观的描写视角。文章在基于构式观的翻译过程认知模式下,尝试对英汉人名翻译过程做出系统描写,将英语人名构式的汉译归为人名构式、类人名构式、超人名构式与非人名构式四类形式对应,十余种具体翻译策略,通过对翻译过程中译语表征图像建构阶段的拆解分析,呈现人名翻译的策略选择机制,并提出,实现译文表征图像的实体化是构式观下英汉人名翻译策略选择的根本理据,人名翻译的复杂性可由动态翻译语境中译者对译文表征图像的不同建构方式来阐释。  相似文献   

18.
徐建寅翻译的《电学》和记录他在欧洲考察的成果和见闻的技术性著作《欧洲杂录》,最早全面、系统、详尽地为我国引进了西方近代电气技术知识。这在当时国内对西方科学技术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具有重要的先导和启蒙意义;它为中国近代技术的发展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徐建寅所体现的远见卓识和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也为后人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19.
清太祖的名字来自满语,罗马转写为"nurhaci"。汉译名"弩儿哈奇",最早见之于《清太祖武皇帝实录》。乾隆初,清朝编纂《清太祖高皇帝实录》时,润色为"弩尔哈齐"。民国时期出版的《清史稿》,进一步润色为"努尔哈齐"。而清太祖汉译名"努尔哈赤",最早来源于《明实录》中的"奴儿哈赤",是明朝人对少数民族的丑化用词。笔者认为:本着名从主人、尊重历史以及与时俱进的原则,清太祖名应写为"努尔哈齐"。  相似文献   

20.
研究发现《红楼梦》的人名翻译有两种策略:用音译翻译姓名,用意译翻译非姓名。文字可以产生声音,文字也包含意义,可是人们听到或读到用文字表示的名和姓名时,人们只把它作为纯符号对待,不解读这个符号的文字包含的意义,只从符号的文字产生的声音和文字的外形识别人。因此音译是名和姓名唯一的翻译方法。用音译法,实现了奈达的“功能相当”翻译原理。非名和姓名的人名,如外号,是他人根据一个人特征或自己表达某种意义而取的别名,它的第一功能是意义的表达,第一功能不是某一个人的纯符号,因此这一类的人名用意译,也实现了奈达的“功能相当”翻译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