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儒家理想人格是儒家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其睿智的人生哲理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具有启迪作用。从德治观、义利观、刚健观来研究儒家理想人格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及其当代价值,以期儒家理想人格与现代社会能够同构契合和相互优化,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2.
《西铭》作为儒家经典,其中体现儒家“理一分殊”仁爱观,在这种儒家“理一分殊”原则影响下,形成了注重人文关怀而轻视心理疏导的不健全人格培养模式,对构建和谐社会主体人格的形成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国人在人格观念上表现出家国混一、身份模糊、有治无法、忠孝愚从等四大特点。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家主张教育应当培养受教育者形成仁道理想、独立意志、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和真、善、美统一的人格 ,而受教育者理想人格的培养则主要是通过反求诸己、情感体验、主体实践、自我超越来实现。先秦儒家的人格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德育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理想人格”是一定社会如何做人的标准和规范,也是人们孜孜以求、立身立德的终极范式。儒家崇尚人道,旨在人格的教育和培养,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理想人格对中国传统人格以及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封建制度存在着直接的衔接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与封建道德之间必然存在着批判与继承、抛弃与弘扬关系。儒家理想人格旨在培养报效皇帝,俗守“三纲五常”的圣人、君子,其阶级基础、根本宗旨、主要内涵与社会主义人格有着本质区别,但舍弃其封建性毒素,其博施民而济众的民本思想,先国后家…  相似文献   

5.
所谓成人之道,是通过自身的修炼,成为一个理想的、完善的人。对于中国传统伦理来说,成性就是成人,人性的完善就是人的完善。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荀子提出了性恶论。孟荀两派的人性理论最终成为儒家人性善恶双重设计的理论基石。在儒家眼里,理想人格的标准有三层,分别是君子、豪杰、圣人。儒家非常注重实践,并且还把它总结成一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操作程序。这一套程序实际上就是儒家对如何成为一个高尚的、对社会有用的人的回答。  相似文献   

6.
儒家文艺精神不仅与政治伦理、社会规范和人格修养密切相关,而且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儒家“孔颜乐处”的精神境界一直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追求目标。因此,现代社会需要借鉴儒家的文艺伦理思想和实践手段来建立新的伦理学。  相似文献   

7.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饱读了传统的儒家经典著作,对儒家思想有着深刻的认识与体会。儒家文化对青年毛泽东注重实践的现实主义观、励志精神、人格理想追求和知行观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并初步形成了早期的毛泽东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儒家伦理是一个极其发达的理论和实践合一的体系,以往的研究多注重其理论内容,对其可操持执守的实践品格关注不多。而事实上,儒家伦理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虽有其理论的合理性与权威性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应是其与人的日常生活的相关性。通过对儒家伦理日常化与内在化的分析,可以更准确、全面地理解儒家伦理及其对传统中国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校社会科学系副教授朱义禄,继《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之后,推出又一部力作——《从圣贤人格到全面友展》。该书不再局限于儒家,而是从宏观上探讨中国理想人格的专著。其中既有对传统人格中独占鳌头的儒家人格的审视,又有对墨、道、法及佛、道两教理想人格的透察。于传统人格在西学东渐的文化氛围里所发生的具有近代化意义的裂变,以及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儒家追求的理想人格、儒家理想人格的建立基础及实践途径三个方面论述了儒家的做人理论及实践,指出儒家的这种做人哲学是现代人应汲取和弘扬的。  相似文献   

11.
审美人格论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儒家通过将“天心”与“人心”相会通 ,将“温柔敦厚”作为审美格调的企划 ,建构了自己的审美人格论 ,使自己的人格学说具有了最高的精神意蕴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家气节观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节,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和道德生活中,是一个标识一类道德人格和精神气质的独特范畴。它体现着儒家的道德理想和人格境界。先秦儒家气节观的内涵主要包括:以尚志存性为心性和德性的前提和目标,以对道义的持守为核心和灵魂,以无惧的义理之勇为人格特质和最终体现。儒家气节观对个体道德人格塑造,对民族精神培育和当代社会道德建设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论述了现代人格与能力的关系及社会作用,现代健康人格的基本特征及塑造途径等问题,提出了人的发展是诸多因素综合发展的过程,能力的发展依赖于社会人格品质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并非能力超然之结果,而是健康人格与能力协合之杰作.  相似文献   

14.
颜元的豪杰人格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理想人格是儒家哲学所关注的根本问题。醇儒作为宋明儒者理想的人格典范,盛行于其时,它过分偏重内在德性的涵养,忽视外王层面的工夫,因而鲜有经世之材。清初学者颜元一反其道,主张回归周孔正学,力倡事物之学,把价值观的重心转移到了外王层面,据此树立起一种以经世致用为特征和归宿的豪杰人格。此种人格以智、仁、勇为必备要素,具有经验性、实践性和有用性三大特征,谓专于一技则不失为豪杰,它对于现代人类面临的诸多人生和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格批评是中国诗学批评重要方式之一,贯穿于中国诗学的整个历程.先秦两汉诗学的"人格批评",尚处于孕育和萌芽阶段,这表现为诗家一方面自发地建构人格精神典型,另一方面较为理性地将"人格"批评意识渗透于诗学批评,初步完成了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人格思想、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人格思想、屈骚文化人格思想以及"游侠"文化人格思想的建构,在诗学创作和批评中已经蕴透的模糊的人格批评论思想.  相似文献   

16.
林语堂论中国国民性格的缺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语堂认为中国民众喜好委曲求全、缺乏法治精神、不团结、保守、不重视系统的逻辑思维等,这些不良性格的形成同理学与中国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只有改变中国的经济、政治、思想环境,才能实现中国国民性格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人格美是人的美的灵魂。传统儒家思想的理想人格观片面求“善” ,道家思想的理想人格观片面求“自由” ,二者都没有完全体现出人格美的真正内涵。人格美应以“善”为立足点 ,以自由即个体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其中“善”与“自由”的内涵需要重新界定 ,“善”应最终有利于个体自由 ,“自由”也应当体现“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苏缄人格风范主要体现为为国之忠、履职之勇、做人之义、理政之智等四个方面;其精神实质集中体现为爱国精神和敬民意识.苏缄精神之形成,既有其深刻的儒学基础,亦有北宋时代的社会因素,并受家风家学之影响.今天传承和弘扬苏缄精神,仍然具有积极的道德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格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 ,也是社会历史的发展赋予人格的时代意义。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人格的培养、人格现代化的实现都是教育的重大课题。在我国实现人格现代化的具体对策应是 :进行现代化人格的设计 ,把现代化人格培养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 ,创设良好的社会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