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实际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增长理论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现实热点,但对于产业结构变动和实际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还存在较大的理论分歧.通过运用时间序列经济计量技术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和实际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可发现: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证实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我国实际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而实际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变动没有显著的影响;协整检验表明二者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同互动关系.实证结果为我国实际经济增长尽快实现由依靠增加投入的粗放型方式向依靠结构转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集约型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供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地区面板数据,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检验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是否影响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在减弱经济波动的同时促进了经济长期增长,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增加了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表现为1996年以前影响不显著,1996年后有正效应.进一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影响,但1996年之前和1996年之后影响不同,分别是正影响和负影响,此外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的提高有助于减弱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并且当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超过一定临界值后,这一影响转而为正.据此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基础上,通过运用计量经济学中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对河北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动有助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作用不明显,而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的互动协同关系.为此,提出了促进河北经济良好发展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分析2002-2011年间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研究发现:皖江城市带各市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波动幅度也比较大;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2005年后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占经济增长的份额均呈现缩小趋势;产业结构变动与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密切的正向相关关系,M值与GDP增速、第二产业增速、第三产业增速具有一定关系,Z值、M值与产业结构变动相关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5.
产业结构及其变动与经济增长相互依赖。产业结构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合理的产业结构会促进经济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以1952年以来的统计数据来描述江苏产业结构变化的历程,运用灰色理论和统计学理论就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近年来产业结构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减弱,说明各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结构性失衡及产业结构变动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江苏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及其调整会推动或制约经济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绩效是不一样的。运用统计学理论就江西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江西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说明江西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相似文献   

7.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表明,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是密切关联、相互影响的。探讨两者客观联系规律对我国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关系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人均收入增长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产业投入产出供给结构变动对收入增长的影响和产业之间相关程度的变动对收入增长的影响三个方面对我国产业结构转换的时序、速率、联系规律和转换战略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八大经济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K值指标作为度量产业结构变动幅度的指标,利用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988—2007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中国八大经济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同时利用E值作为度量产业结构变动速率的指标,描述了中国产业结构变动速率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产业结构变动速率呈现倒"U"型;面板数据结果表明,从全国角度来看,产业结构变动幅度增加1个百分点,那么GDP将增加0.064个百分点;从八大经济区的检验结果来看,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海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产业结构变动、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南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促进作用,但海南省产业结构仍需充分利用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提高经济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江苏省产业结构变动现状,采用产业结构的经济增长贡献模型和Moore结构变化指标法,分析了江苏省1995-2010年三次产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就产业结构变动趋势与经济增长变动的差异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存在差异,产业结构变动趋缓条件下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支撑了经济的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1.
针对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性波动现象,运用经济发展理论从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互动的角度,对技术进步的结构效应进行了分析。其中尤其对技术进步的结构效应与经济发展中的周期性波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讨论。针对技术进步的结构效应与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提出了建立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机制、改造教育体系、进行产业扶持等对策。对减少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期波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9次周期波动,主要为增长型周期,经济波动程度逐渐由剧烈转向平稳,周期的长度逐渐拉长。经济体制的转变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情况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未来我国经济周期将向中周期过渡,世界经济周期对我国周期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经济运行指标体系的构建,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因子分析,构造了一个能综合反映经济周期波动的综合得分.通过该综合得分在1953年-2002年共49年的具体数值,尝试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态势进行统计描述和变化特征的归纳.这有利于准确把握现阶段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为宏观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经济运行指标体系的构建,按照一定步骤进行因子分析,构造了一个能综合反映经济周期波动的综合得分.通过该综合得分在1953-2002年共49年的具体数值,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态势进行统计描述和变化特征的归纳.这有利于准确把握现阶段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为宏观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知:开放度增加,人力资本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就增加,由此就会导致经济波动的波动幅度减缓,经济的增长水平提高。不论是在我国东部还是西部,增加开放度都会增加人力资本对经济波动的影响。而人力资本对东部经济波动的影响要大于对西部经济波动的影响,但是增加开放度所导致的人力资本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的增加,西部要远大于东部。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失业问题逐渐由隐性转向公开,经济发展过程中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失业,以及客观经济波动引致的失业压力日趋严重。一方面由于劳动市场失灵,虽然劳动仍然是人类谋生的手段,但有人想找工作找不到造成非自愿失业;另一方面由于总需求管理政策作用的局限性,免费的福利救济造成总需求下降,无法实现充分就业。这就促使我们从经济学角度再度探讨为当前的就业问题提供相应的政策处方。因此,在逐渐完善劳动市场的基础上,采取一些政府直接创造就业方法解决失业问题,会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济周期波动的外部协同程度可以反映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可能性.国际(区际)贸易是促进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的主要传导渠道,但却未必促进跨时期协动机制的形成.针对我国台湾地区、我国大陆以及世界市场的经济波动成分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三者宏观经济波动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同步性特征;但两岸经济体跨时期的波动相关性不明显,这表明二者之间尚未能建立起实质性的经济关联.其原因可能是台湾地区向中国大陆地区的大规模产业转移而引致的属权贸易偏差,导致现实统计的双边贸易流量不能发挥必要的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18.
巩固和发展同欧亚经济联盟的经贸合作关系对于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深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结合引入汇率因素的结构化贸易引力模型,在理论层面上构建了汇率变动、OFDI与出口贸易关系的理论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将汇率变动划分为汇率水平变动与汇率波动,引入第三方汇率波动并细化为区域邻国汇率波动、中美汇率波动和中欧汇率波动三方面,采用2003—2017年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贸易和投资面板数据,运用全面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工具变量法(2SLS、GMM和LIML)等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汇率变动、OFDI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以及异质性汇率变动条件下OFDI的出口效应。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OFDI与出口贸易呈现互补关系;汇率波动对出口贸易产生显著抑制作用,而汇率水平变动影响则不显著;区域经济一体化显著降低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的出口贸易; 引入第三方汇率波动变量,发现第三方汇率波动效应具有异质性,区域邻国汇率波动有助于促进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的出口,而中美与中欧汇率波动影响并不显著。利用国际贸易标准货物分类(SITC)将出口产品分为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进一步探究OFDI对异质性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发现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OFDI与不同类型的产品均具有显著互补关系,汇率水平变动对不同类型产品出口影响仍然不显著;双边汇率波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显著抑制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出口贸易,同时在考虑第三方汇率波动的情形下,双边汇率波动对初级产品的影响程度增强,对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影响减弱;第三方汇率波动对不同类型产品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初级产品中第三方汇率波动均显著促进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中第三方汇率波动均无显著影响;资本密集型产品中仅有邻国汇率波动促进出口。设定汇率变动、第三方汇率波动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与OFDI的交互项模型,实证检验了异质性汇率变动条件下中国对欧亚经济联盟OFDI的出口效应,研究发现OFDI出口效应中,汇率波动具有显著抑制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汇率水平变动影响不显著;第三方汇率波动效应具有异质性,区域邻国汇率波动显著抑制OFDI的出口效应,而中美和中欧汇率波动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基于季节波动的货币供给量内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银行对反经济周期的货币政策不同中介目标的选择,会引起货币供给量和名义利率两种不同目标之间的稳定性替代。由于名义利率的季节性波动会成为实体经济运行的扰乱因素,所以各国在实际操作中选择了名义利率的稳定性目标,并通过基础货币的弹性调节而适应实体经济运行的变化,这就决定了季节波动中货币供给量的内生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中国国防支出在各个时期的增长很不平衡,不是偏高,就是偏低,难有适度发展。从总体上看,中国国防支出波动以1980年为分界线,前后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经济波动、制度变迁和价格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