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蓬勃 《老友》2009,(3):60-61
2008年11月,新余市寿星李赞英迎来了她的114岁生日,她得到了政府1200元的长寿奖。李赞英老人经历三个世纪,如今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12月的一天,记者来到位于青山绿水间的分宜县洋江镇钟家村,探访了寿  相似文献   

2.
孝女王俊萍     
肖守渊  刘妍妍 《老友》2008,(9):29-29
现年44岁的王俊萍,是江西铜鼓县一名普通妇女。结婚25年来,她用自己的爱心孝心照顾着公公婆婆、继公公婆婆和自己的父母,体现了一名农村妇女的勤劳善良和细致耐心。如今王俊萍和丈夫帅长虹带着三个妈一道生活,她的敬老美德赢得了居民们的赞  相似文献   

3.
一个女人,用一根细绒线,几根毛衣针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她就是陈红。初见陈红,感叹于她的纤秀与典雅。我知道,她是“老三届”中的一员,但在她淡淡的微笑中,却找不到一丝丝沧桑与无奈,那是她的同辈人曾经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在我印象中,织毛衣,每个像陈红这样年纪的女人几乎都会的,但没有一个人像陈红这样用一根细绒线,几根毛衣针织出了今天这番令人瞩目的事业:迄今为止,这位没进过高等学府的女士是我国唯一一位国际羊毛局正式承认并专门为她举行个人服装展示会的中国设计师;1993年8月,“陈红”服装商标问世,使她成为上海第…  相似文献   

4.
《北方人》2008,(12)
莫小菲想象的完美生活莫小菲上学的路上要过4个红绿灯,第二个红绿灯的左手边有一家永和豆浆,她每天都在这里买一杯豆浆和一根油条,一边骑车一边吃。到第三个红绿灯口的时候,李暮哲就会突然冒出来,在她身后把车铃按得乱响,大声嘲笑她:  相似文献   

5.
王熙凤是一个聪明俊俏、才干特出、伶牙俐齿的巧媳妇,又是一个狡猾泼辣、独断专行、口蜜腹剑的管家婆。她贪权好利,争胜逞能,深通权术,娴于机变。借用前人的话来况,是一个“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式的人物(《图注金玉缘》《读花主人论赞·王熙凤赞》)。她个性突出,形象鲜明,简直可以让人听到她的声息,看到她的神态,感到她的心跳,而呼之欲出了。在古今中外的文艺画廊上,只有少数几个屈指可数的艺术典型堪与媲美。王熙凤的语言,也和她这个典型形象一样,是作者创造的一个奇迹。她的性格之所以如此鲜明突出,一多半得力于对她性格化语言的创造。  相似文献   

6.
正她出身梨园世家,5岁学艺,7岁登台,12岁公演,14岁已再上海滩声名鹊起。18岁那年,为了唱响京城,心高气傲的她选择了北上。她不知道,一场恋爱正在前方静静地等她。那个男子被一群人簇拥着,是临风的树,是海上的月。人生初相遇,擦肩而过,四目交汇,如电光石火,擦燃一段爱。那男子也看到了她,早在她登台试声时,他已在下面赞  相似文献   

7.
她,来到人世便是残缺的,两只手掌上只有一根不健全的手指,一双脚掌上也只有一根脚趾,这就注定了她的人生委比别人艰难许多许多。可她从未抱怨。她喜欢站在辽河边凭栏迎风,看那辽河入海而流。她更爱极目远眺,看鸟儿追逐在河面上  相似文献   

8.
错出经典     
汪斋 《山西老年》2011,(2):19-19
民国年间,梅兰芳与人合演《断桥》,也就是《白蛇传》,说的是白娘子和许仙两个人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梅兰芳在剧中饰演白娘子。剧中,白娘子有一个动作,就是在负心的丈夫许仙追赶她、跪在地上哀求她的时候,她爱恨交加,心中五味杂陈,“就用一根手指头去戳许仙的脑门儿。  相似文献   

9.
玉兰花开     
雍华 《北京纪事》2015,(5):30-33
小闫曾经一身兼两职,作为石景山区某绿化队的队长兼书记,身上完全没有北京妞儿的冲和横,却有那么一股子北京妞儿身上少见的憨劲儿.也可能知道只有在笑的时候才会露出两个甜酒窝儿和两颗小虎牙,小闫特别爱笑,不管遇到多大的事儿都会笑.那招牌的酒窝和虎牙自然也为她赢得了许多好人缘儿,认识她的人一提起来都会点点头给个赞,说一句:那姑娘,没挑儿的.  相似文献   

10.
闲暇喜欢看报读刊,在2014年的刊物中,"点赞"一词比较常见,诸如"为某某点个赞"的语句常见于标题、文章中。事实上,"点赞"是2013年的十大网络热词之一。其本意来源于各大网络社区的"赞"功能,后引申为对(网络上的)某个内容(比如一条贴子、一篇文章或者一条微博)表示赞同、喜爱,网络上面的"点赞"数量还代表"人气",即有越多越好的意义。据研究称,目前的网络"点赞党"以亿计算。你是不是曾经点过赞?为什么"点赞党"的数量会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1.
汉魏以来,因应不同场合与需要,赞文创作蔚为大观,可分为散文之赞和韵语之赞两类.散文之赞主要有经赞和史论赞,分别重在阐明与评论;韵语之赞主要有仪赞、画赞、史述赞和杂赞,为赞文之主体.其文或与仪式活动相关,或阐明图画、赞颂人像,或用于史书中概述大意、兼行褒贬,或随地取材、因材施赞.其体以四言体为主,兼有五言、七言、杂言,甚或骚、赋诸体,通篇押韵,多为隔句用韵,或一韵到底,或每四句、六句抑或八句、十句一换韵,或无一定之规,通篇灵活换韵.入选萧统《文选》的赞文,在类型上分属画赞、人物杂赞、史述赞和史论赞,其得以入选,主要在于情辞之美.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把女人真正当作了人,《红楼梦》中的凤姐是一个立体的、多面的、有血有肉的人,她是一个受压迫的女人,一个受到了压迫敢于反抗的女人。作品中虽然存在着“揭其恶“的事实,但也存在赞其美、颂其能、哀其不幸的事实。本文主要从女性的角度,分析她在“毒设相思局““机关算尽“、“调包计“扮演的角色,解读她作为一个女人的性格特色。  相似文献   

13.
过去50天里,阿姆斯特丹女孩齐拉·范·德波恩在Facebook上收获了不少赞。亲朋好友纷纷赞她独自穿行于泰国、老挝和柬埔寨,今天逛寺庙、明天玩浮潜,时不时还坐着"嘟嘟"车自拍。而事实上,齐拉从未离开过阿姆斯特丹。花样百出"骗"众人  相似文献   

14.
伯爵夫人总是拄着一根拐杖。她用这根拐杖准备随时敲打任何一个打扰了她的孩子。我被她的拐杖敲打过一次,那时我13岁。我活该被打,因为我玩捉迷藏游戏时,想通过篱笆钻进她心爱的花园里。  相似文献   

15.
京根儿 《北京纪事》2014,(11):27-29
可能因为自己就是个普通百姓的缘故,所以一直很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希望把这最为普通的百姓生活传达给您一种普通的惬意与欣慰。认识刘老师还是通过一篇文章《电话里的爸爸》,文章中那位很会管孩子的"孩子王"便是她,一个热爱北京的北京老师。和我一样,她也是北京的根儿。小酱房儿胡同,儿时最珍贵的记忆听说我经常写关于北京文化的散文,她找到了我。  相似文献   

16.
这两年,卖瓜的王婆似乎很走运。先是一些侠义之士为她正名,赞她市场经济意识强,说她那自卖自夸的吆喝乃是作广告,不仅无可非议,而且大值得称道和发扬。从此,王婆自是气壮如牛,大夸其瓜;而她的商海同行们也竞相仿效,一个个鼓圆了嗓门,吆吆喝喝,或夸其瓜,或夸其豆,或夸其矛和盾,煞是热闹。 又有李婆不甘寂寞,自来帮忙。一忽儿在广播电视里现身说法,一忽儿在报纸杂志上露脸弄姿,吆吆喝喝帮起腔来;“王婆瓜最香、最甜、最嫩、最鲜、价格最廉”,“王婆瓜既是保健良药,又是  相似文献   

17.
盲妇指路     
林春燕 《社区》2002,(14):24-25
哈蒙德夫人是个年迈盲人,但她决心不依赖他人,每日黄昏独自外出散步,以锻炼身体并呼吸新鲜空气。她用一根手杖触摸四周物体,日久便对它们的位置了如指掌,因此从未迷过路。 但有一天,有人砍倒了长在她散步必经的某条小路旁边的一些松树,于是黄昏散步时,她的手杖触不到这些松树,这下子她可碰到麻烦了。  相似文献   

18.
脸谱     
正99岁老人董光纪:出门必带小罐子……近日,永嘉县界坑乡上董村一位耄耋老人随身带易拉罐的视频引来众网友点赞。原来这背后有暖心故事。老人名叫董光纪,是个农民,如今和子女同住。99岁高龄的他,思路清晰,除了耳朵有点背,身体没大毛病。他有个习惯,每天都会拄着手杖在村子里散步。这根手杖有点特别,顶部绑了个常见的八宝粥易拉罐。"这是我去年做的。"董光纪老人说。  相似文献   

19.
李良旭 《社区》2011,(5):36-36
一次,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在美国前教育部长威廉·贝内特家采访时,发现她的别墅花园洋房很豪华、很气派,不禁发出啧啧赞汉声。心想,住这么好的房子,这位部长家旁边的那些邻居.一定不是达官,就是显贵。  相似文献   

20.
在沂蒙山区,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她自幼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表弟订了亲。在那战乱年代,表弟随父去了台湾,从此,天各一方,杳无音信。可怜的她为了践约那句爱的诺言,望穿秋水,一等便是半个多世纪。从而上演了一幕催人泪下、感天动地的旷世奇情。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订了亲在山东费县梁邱镇西庄村有一位叫李加秀的老人,她今年虽然已经70多岁了,但由于至今没有结婚,村里人都亲切地称呼她为李大姐。童年是一幅模糊不清的画,但李加秀却依稀记得在姑母家,表弟将一根光滑的竹竿置于胯下,喊着“驾驾”跟她玩的情景;还有爬到树上掏鸟蛋,光着屁股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