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阐明自然辩证法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如果用其他学料的内容取代自然辩证法课,势必引起自然辩证法课程性质和功能的改变;从自然辩证法学科的性质和基本理论,论述自然辩证法具有帮助学生观察社会问题,分析社会恩潮增强恩想政治素质和提高辩证思维、指导科学研究的两大基本功能。否认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教育功能的观点是与自然辩证法学科的性质和基本理论是不相符合的。  相似文献   

2.
自然辩证法的若干思想在科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正确地处理好科学研究中的一些哲学问题,用辨证的思想方法去解决科学难题,对科学研究大有裨益。作者在矿山动力现象的研究中巧妙地运用了辨证的思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黑格尔辩证法"否定"与其神秘形式存在着对立,其内在革命性同样被恩格斯"否定性"的汲取,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延展了黑格尔的逻辑与历史研究方法,更从思辨走向了历史现实,从而奠定与确立人在"辩证法"与"自然"中的地位,确立了自然辩证体系存在的意义,使得自然辩证法也成为"人"的哲学而非"精神"哲学的一部分,作为实践、开放的哲学体系,自然辩证法的理论生命力存在于恩格斯对黑格尔哲学汲取的思辨内核中,更存在于对自然的现实观照之中。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认识"自然辩证法"之"自"、"然"、"辩"、"证"、"法",有别一种含义。对自然辩证法而言,"自"所体现的是顺应自然、大道自然,进而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然"体现了务虚、无为的思想;"辩"体现的不仅是杨朱的无为、老庄的道法,更是佛家的参禅悟道,实际上,自然辩证法的根本不在于"辩",而在于"悟";"证"体现的是致良知;"法"所体现的应是固守世界伦理金规则。一言以蔽之,自然辩证法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大道自然、突破樊笼、法平如水。  相似文献   

5.
厦门大学自然辩证法学会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理科教师自觉要求的基础上,于今年四月正式成立。自然辩证法学会系我校群众性的学术团体,旨在党委领导下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观,改造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并逐步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观界来研究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以便不断提高理科的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6.
“自然的报复”是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手稿中提及的一个重要问题,对此恩格斯有力地证实了其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与人类历史相统一的理论思维形式,具有历史辩证法的意蕴,呈现出恩格斯与马克思在辩证法规律理解上的一致性。恩格斯“自然报复”论在当前资本主义社会以极为强烈的形式--新冠疫情和极端气候等重大生态危机呈现出来,表明了资本逻辑统治的界限和荒谬之处。基于此,他对资本主义文明中资本与自然的矛盾进行了自然辩证法的深刻批判,意图通过社会革命建构能够“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和解”的共产主义新文明生态理念,重塑自然、人和社会的和谐关系,以在现代文明推进中实现对自然的合理安放。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施密特批判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自然观上制造“马恩对立论”的一个缩影。自卢卡奇到法兰克福学派,都致力于对辩证法的适用限度省审,认为辩证法只在马克思分析与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中展现自身,如果把辩证法“应用”或“推广”到自然领域,则是对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僭越。施密特沿着卢卡奇和法兰克福学派开辟的辩证法批判路向,同样主张辩证法的社会实践性,并提出独具特色的社会和自然的“双向中介”思想。在施密特看来,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独断的形而上学”“素朴的实在论”,是向自然“本体论”的回返。实际上,施密特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定出如此这般的哲学判断,一个极为关键的因素就在于他忽视自然辩证法中关于“自然概念”的历史内涵,“人与自然”关系的双向作用以及内纳的深厚实践底蕴。也就是说,在对自然辩证法内涵与实质的把握程度上,恩格斯和马克思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在早期阶段(1919-1949)的探索与形成具有显著的特征和作用。从传播史和学术史的视角来看,自然辩证法被引进中国起始于唯物史观的传播,之后逐渐地分离出来。随着中国革命发展对理论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和进步知识分子通过自然辩证法相关著作的传播,以及把理论同当时社会现实状况相结合,进行了创造性发展。自然辩证法在中国化与大众化的进程中,对于人们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革命的物质生产和摆脱封建迷信、树立自然科学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探究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演进,一方面有助于人们对自然辩证中国化进程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新时代深化自然辩证法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产业哲学的兴起,社会自然已经成为自然辩证法研究的热点,在纪念于光远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该研究形成了一个热潮。本研究介绍了国内学者对于光远“社会的自然”思想的发掘,以社会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工程哲学和产业哲学的兴起;评述了国内学者围绕社会自然定义的争论,分析了社会自然与天然自然、人化自然、人工自然的区别和联系;最后阐述了研究社会自然的意义不仅是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辩证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内容 ,深入分析了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辩证法的内在关系 ,提出了自然辩证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逻辑起点和哲学基础的观点。认为必须以自然辩证法为指导 ,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理论 ,并积极运用到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去 ,以协调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从而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以及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术交流越来越频繁,合作研究越来越多,研究者之间也相继形成了规模不一的派系。本研究以科技哲学学科领域两个重要学术期刊《自然辩证法通讯》和《自然辩证法研究》所载自2001年至2010年的题录信息为基础,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及文本处理技术,以合著学术论文为依据来发现目前存在于科技哲学学科领域的研究者派系,采用UCI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将这些派系进行可视化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哲学学科内科研合作关系越来越密切,但是还处于较低水平;科研合作类型主要为师生合作;随着研究团队的扩大,整体合作关系渐渐疏远,并开始形成小团体。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进步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在讨论了当代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从R&D看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发展、演化,并展望了我国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国经历了剧烈的政治和思想变革。在此背景下,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不单单是一部经典著作思想的传播,而是思想的传播与这一时期的政治、社会和思想变迁密切联系在一起。从三十年代到政治化时代,经历了思想传播到政治注释;思想解放运动以来,开始突破对《自然辩证法》的僵化、教条认识,这无疑也是对思想解放的推动;进入八十年代,展开了对《自然辩证法》的真正学术研究,这种学术研究也是思想解放的组成部分。由此可以得出对《自然辩证法》的认识突破与思想解放相互促进的结论,同时也展示出《自然辩证法》在中国传播的清晰脉络。  相似文献   

14.
广义自然辩证法的"硬核"架构为自然观、科学哲学与科学方法论、科学社会学。从本体论上看,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当代科学的自然观念,是有关自然的发展的观念,也是特殊形式的或曰以巨大历史感为基础的突现进化论和层级本体论。起始于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哲学,即认识论上重视社会历史与实践作用的科学哲学与科学方法,目前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多学派的;着眼于科学中的社会与着眼于社会中的科学的科学社会学,其永远的关注焦点是科学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从严格的学科意义而言,自然辩证法本质上具有哲学性质。从研究领域来看,其囊括范围可以更广。  相似文献   

15.
弘扬自然辩证法传统 建设科学技术学学科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回顾了我国自然辩证法学科和学科群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其间的广义理论和狭义理解、分歧和共性,探讨了终将从广义上延拓成科学技术学一级学科,从狭义上形成二级学科群的合理性和现实可能性.基于坚定自然辩证法原理作为科学技术学基础理论及学科建设指南的必然性,建议扩大<自然辩证法研究>副标题的内涵,将目前冗长的副标题改变成简洁的"关于科学技术学的理论性杂志".  相似文献   

16.
工程哲学的兴起与发展——李伯聪教授访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伯聪,男,1941年生,河南省禹县人,是我国知名哲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与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自然辩证法研究》常务副主编,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工程哲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主要著作有:《人工论提纲》(1988年)、《高科技时代的符号世界》(1999年)、《工程哲学引论》(2002年)等。主要研究方向:工程哲学、科学哲学、跨学科工程研究。2008年6月10日下午,笔者就工程哲学的兴起与当前发展、我国研究工程哲学的特点、发展前景、有待开拓的新领域等方面的热点问题与李教授进行访谈,现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1980年代,依托西方科学哲学的传播和变革的思想环境,逐渐确立起以经验和分析为理论特征的哲学传统,可以称之为科学哲学传统。科学哲学传统的确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特定的思想环境下通过一系列的理论活动建构起来的,包括文本方面的研究和翻译,以及学术共同体的建构。文章讨论影响科学哲学传统建构的四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八十年代全国性的科学哲学讨论会,国内外科学哲学学术交流,《自然辩证法通讯》的学术导向和思想启蒙,“走向未来丛书”的科学理性启蒙。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代变革和思想解放的环境下,科学哲学传统的确立标志着研究范式和思维方式转换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8.
值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之际,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进行深度探究具有重要意义。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科学预见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界的无限索取必将导致生态危机的到来。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和自然和谐共生”“两山论”等核心命题是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恩格斯力图描绘一幅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辩证图景以及关于生态思想的理论建构成为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资源,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方案”的具体实践,为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邬焜先生在《自然辩证法新编》中,从哲学角度将信息分为客观(不实在)信息与主观(不实在)信息,并用所谓的客观信息取代物质第一性的地位,使物质成为没有认知内容的空壳;以信息进化取代物质进化;主张认识物质世界就是将客观信息变为主观信息,就是创造主观信息;世界统一于全息境界。其观点的推渲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自然辩证法》教学与生态自然观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理工农医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来说,通过《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要求他们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认识并关注当前所面临的生态形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