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近日,以"学习圆梦乐享青春"为主题的静安白领学习论坛,拉开了2014年静安学习节的序幕。开幕式上,从39支白领学习团队中遴选出的国学新知学习团队、汉未央汉舞学习团队、四物堂书画社、东方雅集读书会等20支白领学习团队组建成的白领学习联盟正式启动。地处上海中心城区的静安区,结合区域白领人群集聚和楼宇经济高速发展的特点,区学促办在全市首创白领学堂这一特色学习品牌后,不断加强内涵建设。现在,他们又通过积极培育白领学习团  相似文献   

2.
《成才与就业》2009,(21):8-8
“静安白领学堂”是静安区政府为了提升在职白领文化内涵、丰富在职白领业余生活、增强在职白领就业技能、拓展在职白领交流空间而特意打造的在职白领学习平台,同时“静安白领学堂”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静安区终身教育体系,成为静安区创建学习型城区的特色项目。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社会结构和中产阶层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基于2006—2015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分析发现,我国城镇地区率先进入了"白领社会",白领从业人员数量超过全社会就业人口的一半,实现了职业结构的初步转型;由白领为主体构成的中产阶层约占1/4城镇人口,城镇中产阶层与中等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的重合度更高.一部分白领虽然职业地位较高,但因受到收入水平的局限而无法跻身中产阶层.虽然白领群体的生活机会有所分化,但是"白领社会"这个新阶段对于人们的生活福利和整个社会的消费文化都有重要启示.数据显示:一方面,中产家庭的生活质量更高,对于文化娱乐和耐用品消费的欲望也较高,消费升级的趋势最先出现在中产阶层,逐渐向中低阶层扩散;另一方面,较高的住房支出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产家庭的消费和福利.政策建议强调打造现代服务业就业体系,扩大中产阶层群体,加强"中高端"消费市场供给,满足消费升级需要以及围绕改善民生扩大消费.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一个新兴的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伟大战略的重要推动者,加强对其精神文化需求的研究,是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项任务,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必将呈现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同时,在多元文化、经济收入、社会制度、自身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下,新生代农民工在思想文化、娱乐文化、科技服务、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难以得到有效的满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政府、社会、企业以及主体等多个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边缘群体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股重要力量,同时也给城市建设、社会发展带来许多不可避免的问题.造成边缘群体精神危机既有观念上失范、文化认同丧失乃至价值虚无等内在原因,也有社会制度制约和社会歧视等外在原因.在社会大转型时期,通过构筑现代化的城乡文化价值体系来解决边缘群体的游民化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静安白领学堂"是静安区政府为了提升在职白领文化内涵、丰富在职白领业余生活、增强在职白领就业技能、拓展在职白领交友空间而特意打造的在职白领学习平台。同时,"静安白领学堂"的建立也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是发展先进文化、传播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思想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场所,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社会王义文化建设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文化伴着经济发展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文化建设既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为西部大开发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保障力量。在西部经济开发中,我们既要大力弘扬西部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时又要立足于在西部大开发的实践中,努力创造既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特色的西部新文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发展,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入,"白领"群体受关注的程度不断增强.但是,社会更多的是关心他们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而对于社会流动对白领政治权利的实现的影响关注甚少.政治权利的虚置对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更好的发展是不利的,所以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确保白领政治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具有经济贫困;学习基础较差;就业困难;心理压力大;精神文化匮乏等经济、心理、学习、精神等方面的群体特征,全面掌握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这些特征,为高校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主要路径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科学发展轨道上推进跨越式发展;以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和反分裂工作为重点,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以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推动西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以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为载体,构建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12.
吴佳妮 《社区》2012,(2):14-15
生活中,我们与社区息息相关,也常常和社工打交道,失业就业、环境卫生、邻里纠纷……甚至灯泡不亮、马桶堵塞这样的小事,都可以找到社区,请他们帮忙。现在,这支贴心的服务队伍进驻到写字楼,在八小时的工作时间,为企业和企业员工提供种种便利。为发展楼宇经济,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在全国率先提出"楼宇社区"概念,并启动了楼宇社区建设试点。如今,"楼宇社区"蓬勃发展,由原来单一的经济服务,转为生活、文化等多元化服务。"楼宇社区"有哪些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3.
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具有经济贫困;学习基础较差;就业困难;心理压力大;精神文化匮乏等经济、心理、学习、精神等方面的群体特征,全面掌握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这些特征,为高校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学图书馆文化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图书馆文化是以科学理论指导、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塑造大学文化精神的先进文化、群体文化.在全球化时代以信息为载体的文化思潮自由流动的潮流下,大力推进大学图书馆文化建设,是服务与培养高素质人才,更好地履行职责的时代要求,也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在新闻价值要素的认知方面,存在过于强调"新鲜性"和"事实性"的问题,同时,在新闻传播中也出现了"刻意求新"、人为炒作、拘泥事实的弊端,忽视了大众对信息的需求。提出大众性、需求性、信息性是新闻价值的根本要素。这三大要素,具有社会劳动群体对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信息需求的特征,新闻传播应该从深度和广度上满足其需求,以促进和引导受众创造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6.
在不确定性的约束下,科技创新从个体走向群体,从经济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从科技创新文化中可以透视出主体文化、组织文化和社会文化三个层面的内涵。科技创新主体文化突出地体现为科技创新精神,包括科学精神、社会精神与人文精神三个方面。科技创新组织文化在于通过创新资源整合而表现出来的共生文化,包括共同价值观、组织秩序和风险分摊三个方面。科技创新社会文化是科技创新与社会文化互动的结果,有观念情结、需求享受、规范秩序、风险共担和人的发展五个方面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正>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沐浴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春风,肩负着繁荣社会科学的光荣使命,承载着"三农"问题研究者的重托,《农林经济管理学报》在江西这片神奇的红土地上问世了。这是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综合性社科期刊专业化改革创新的有益尝试,也是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研究者的共同期盼,必将推进我国农林经济管理研究工作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新闻出版工作者要深刻理解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要做到三个方面要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宣传和探索生产力的新形式、新特点,重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注重有关劳动者素质提高的选题;要顺应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要弘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外来文化,提高民族文化的国际竞争力;要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了解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接受心理,规范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人民群众奉献体现时代特色的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19.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孤岛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们面临着精神文化生活“孤岛化”问题.常住地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应该切实履行职责;城市社区发挥主要平台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用工企业承担自身社会责任,鼓励新生代农民工提高自身素质,自觉融入城市精神文化生活.由此形成社会合力,最大限度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需求,让他们充分享受文化发展结果,体面而有尊严地生活.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2011年泉州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抽样数据,描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并比较分析新老农民工、城市青年三个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异同点。统计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旺盛但经济条件和时间条件不足,社会剥夺感不强烈,呈现身份认同感模糊、自卑和低人一等的心态;他们的精神状况比老一代农民工好但差于城市青年;三个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满意度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