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从运用语言的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创新、宣传、推广、普及马克思主义话语,并使之成为社会优势话语的过程。为此,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话语转化问题。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必须在思想层面上与中国的特殊国情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才能为大众所需要;必须在语言形式上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才能为大众乐于接受;必须与时俱进以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与语境,才能始终如一地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2.
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着通俗化、民族化、大众化、时代化、实际化、理论化的内涵,有一个由形式到内容、由外化到内化的过程。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相关学说的一些观点被译介到中国,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开始被当作指导中国社会变革的思想武器,为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主题指出了方向,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看具有了部分的外化或内化的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党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制订了粗略的民主革命纲领。应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施测的四重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问题是其水平和效果的测评。就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语境与时代语境而论,施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应包括四重维度:科学性、通俗性、实践性和人本性。其中,科学性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与方法,超越“精英或权威传播”的主体模式,让新时代的大众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真正主体;通俗性强调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变得通俗易懂,使人民群众易于接受和理解;实践性强调在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实国情、时代焦点以及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结合起来;人本性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整个过程要以人民群众为价值主体、以人民利益为价值标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内在关联、发展逻辑和未来走向,如何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构当代中国新文化,是当前学术研究的重大前沿课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问题,具体地说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建设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新鲜实践经验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和中国社会结合、融合、磨合、整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由观念形态转为实践形态的过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就要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其引导性和主导性作用;就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其竞争性和凝聚性作用;就要弘扬中华文化,发挥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性和资源性作用;就要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创造性,增强整合性,使中华文化更加具有吸引力、感召力,更加多姿多彩。为了更好地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这一重大课题,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传播与普及的重要历史阶段。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成果,在完成自我建构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文化构建主体的思想转型,而且形成了以人民本位的服务理念为导向、通俗易懂的创作文本为特征和形式多样的传播方式为路径的大众化模式,深刻体现了延安时期新文化建构所涵纳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意蕴。  相似文献   

6.
百色红色文化是我党在革命年代浴血奋战、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必然要求。在新时期,弘扬和利用百色红色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精神指向,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隐性教育方式和过程。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程度,事关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大局。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核心内容;国家认同抑或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基本依托;坚持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共同推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实现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有利于整合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融合国内各民族共同利益、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的建构,需要进行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共同体认同的锻造、中华民族国家政治共同体认同的建构、中华民族经济利益共同体认同的形塑、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共同体认同的模铸。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实质上反映了人民大众对社会主义文化认同与选择的过程。面对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挑战,需要不断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努力推进文化现代化,才能赢得人民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进一步文化认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需要通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形成高度的文化自觉,不断引导人民大众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内化为自觉的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9.
红色文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革命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精神成果;是反映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中国社会前进发展方向和广大人民意愿的先进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红色文化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成果。红色文化有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是进行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资源,同时也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重要历史经验。红色文化对于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选择与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接受、发展、创新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不断吸收新营养、新见解和扬弃旧事物、旧思想的辩证否定过程,也是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过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空间的拓展,新媒体的能量日益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已经并将更为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意识形态、政治格局、经济模式乃至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渠道。新媒体技术下传播功能的彰显、传播机制的优化以及传播模式的创新,赋予了新媒体实践下马克思主义传播新的取向选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借助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先进成果,通过现代新媒体技术下传播的模式的建构,将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传播和普及。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抵制西方国家鼓吹文化全球化、同质化的必然要求,是确保中华民族文化特质性、认同性的重要保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有以和谐为核心的文化价值观、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民惟邦本”的人本思想等有利于现代化的特质。我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必须坚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放眼世界,积极吸纳西方文化的优秀成分;必须改革文化体制与制度,积极主动地构建社会主义新文化。  相似文献   

12.
文化身份的建构是困扰着逐渐步入现代化的中国的一个现实问题。运用后殖民批评理论分析了西方汉学对于中国文化的再现过程中所隐含的权力话语的同时,也指出了后殖民批评家专于解构,无视权力背后的商品化,以及热衷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对中国文化身份建构在理论话语资源的利用方面的可能影响。最后就中国文化身份建构的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流散群体的文化身份问题愈来愈受到文化研究领域的关注,流散写作以文学的形式展现流散群体对文化身份的焦虑与诉求。卢新华的小说《紫禁女》为流散群体文化身份的建构探索出一条新路,即: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核心,汲取西方的文化精华,创造出一种独立的华裔新文化,从而成为西方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一元。  相似文献   

14.
合法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一个关键概念,把合法性概念引入文化理论话语及其论争的分析,有助于揭示这些话语及其论争复杂的文化意义。晚近有关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和汉语新诗的理论话语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说法,尤其是以下两种代表性的理论:中国现代当文论“失语症”说,汉语新诗“西化”说。这两种理论的提出实际上是对中国现代文化和文学的合法性提出了质疑,同时,表露出一种对现代文化认同的深切焦虑。这种焦虑近代以来一再出现,它反映了中国社会文化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无法回避的文化认同问题。通过对“重新传统化”与“本体安全”关系的分析,可以展现回归传统与文化认同的当代建构的复杂关系。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坚持文化多元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倡导一种开放的、发展的文化认同观。  相似文献   

15.
意识形态是文化的一部分,意识形态一经确立就会对文化发展起到规制作用。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制度选择和意识形态认同上同西方的对抗并未终结,中国是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和颠覆的主要对象。意识形态安全是中国文化安全的必然,也是中国文化安全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和灵魂,是保证中国文化安全最重要的思想武器。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维护中国文化安全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6.
社会认同的区域文化心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社会认同研究都是以Tajfel等人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为前提,一般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为民族认同和身份认同。由于社会文化认同是社会认同的核心内容,社会文化认同的形成是以一定的文化为基础,文化的形成因区域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因而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心理也是不同的,着重分析了社会认同与区域文化心理的关系。分析认为,决定社会认同能否形成的实质在于区域文化心理差异;文化心理与社会认同之间是双向的相互构建过程,核心是文化认同,实质是区域文化心理差异。  相似文献   

17.
文化认同、文化自觉与和谐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对西方文化的认知经历了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的转变,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中国面临着文化认同危机,解决这种文化认同危机的理论表现即为中国如何处理"古今中西"关系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中国发展的备受瞩目,中国逐渐走出文化危机开始真正意义的文化自觉,有了这种文化自觉才得以应对文明冲突,实现文明的对话,最终构建一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8.
史学与文化的关系是辩证的关系:从文化的内涵来说,史学是文化的一部分;从史书记载和反映历史面貌来看,文化又是史书内容的一部分。史学在文化建设中能够发挥独特的积极作用,阐述中华文化的连续性发展的特点,揭示历史上各族间历史文化认同的优良传统,总结历史上兴亡治乱的历史经验,普及历史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等,都大有作为。文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必将推进中国史学迈向新的高度,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进程,进一步推进优秀传统史学传承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推进史学工作者队伍成长、壮大,从而迎来中国史学发展的新高度、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一个过程。又指中国化的成果,不论过程还是成果,无不包含鲜明的文化特征。同时,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确立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属性,解决了困扰中国多年的两难文化困境。从文化维度、文化向度和文化态度三个方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属性,以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找到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华裔文学的身份和属性研究历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速,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日益增加,全球性的文化认同及整合现象应运而生,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发展为全人类的共同文化——全球文化。文章试图从这一角度,通过对旅美女作家查建英的作品《到美国去!到美国去》的分析,从文化层面上重新给予美国华裔文学身份和属性新的定位与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