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娇红记》是中国爱情文学发展史上的一部标志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它上承《西厢记》、《牡丹亭》等经典杰作,下启《红楼梦》这部煌煌巨著,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爱情文学的发展树起了一杆标尺。《娇红记》爱情描写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它既有动摇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的伦理价值、揭示社会发展本质规律的历史价值和拓展崭新爱情义界的认识价值,也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作为一出脍炙人口的爱情戏,它还是一部成功的悲剧,自问世以来不知打动过多少人的心扉,具有强烈的悲剧艺术感染力。对爱情义界的创新性开拓,更使它在中国古典文学发展史上占有了一个无可替代的位置,它所倡导的爱情婚姻原则已经颇具现代性意味。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流播俄罗斯200多年的历史表明,由于传播者和接受者知识结构与目的动机的不同,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异域的接受过程会受到包括作品自身文学审美、艺术表现、传统文化等必然的文学价值取向的考量,同时也受到社会政治、市场需求等可能的非文学价值取向的左右。反映出俄罗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翻译文学作品择取中的一般社会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诸女像中最后出现的一颗慧星”尤三姐是位以“奇”、“烈”著称的女子。她聪颖灵透、大胆抗争、招式独特。本文阐述了她作为悲剧人物的文学价值 ,又从贞操观、婚姻观方面探讨了这一形象所蕴涵的某些属于未来社会的新因素。  相似文献   

4.
鲁迅对《红楼梦》研究无专著,但从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以及众多杂文中涉及到的有关《红楼梦》问题的评论,不乏真知灼见,至今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理论意义,本文撮其要而述之。一、廓清了对《红楼梦》的模糊认识,奠定了《红楼梦》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胡适对《红楼梦》进行了有价值的考证,俞平伯对《红楼梦》的艺术性作了肯定,但对于《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特别是它的思想性没有予以重视与发掘。鲁迅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对《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伟大的思想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且有力地澄清了以…  相似文献   

5.
文学价值是包括商品价值在内的多种价值的统一体,统一的基础和实质是审美,文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具有商品的某些特点,但它本质上卉非商品,文学的商品价值只是文学价值的直观形式,无法反映文学价值的审美实质,文学价值同商品价值是对立的,但两者又有相统一的一面,就文学的未来发展看,商品价值又有同审美价值相趋近的无限可能。  相似文献   

6.
残雪将她的所谓切入"核心"与"本质"的"新实验文学"("纯文学")置于文学生态建构的金字塔顶端,视为最伟大、最先进、唯我独尊的文学形态。在此标准下,她认为《红楼梦》不符合她的文学价值标准,因此视之为"过时"的"人的幼年的文学"。残雪在卡夫卡、博尔赫斯、陀斯妥耶夫斯基等大师的坐标下,贬低或否定了《红楼梦》的作为一部人类伟大作品的价值与意义。残雪对《红楼梦》缺陷的批判并非全无道理,但是,她采取的是"非此即彼"的一元化思维方式,没有将《红楼梦》所代表的文学价值形态视为多元化的文学生态中有机积极的组成部分,而将之视为落后的文学形态和革命与否定的对象。残雪所标榜的一元独尊的文学秩序价值观无疑是偏激僵化与形而上学的。  相似文献   

7.
王国维文学研究的代表作《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和《宋元戏曲史》关涉到文艺的评、论、史三个方面。其特点是对“可爱”而“可信”的理论包括书写方式的共同探求 ;在文化转型时期 ,他的这种追求不仅具有文艺学的生态意义 ,同时也具备建构新型文化精神的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8.
《圣经》作为文学经典进入我国高校教材,期间经历了由浅入深、由部分内容到全部内容,由文学欣赏到文化研究的角度的渐进过程。《圣经》进入高校教材,使学生对《圣经》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文化和宗教意义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政治开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书中占大量篇幅的现实情节是支撑这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基石。但《红楼梦》也有为数不少的不容忽视的非现实情节。《红楼梦》的现实情节与非现实情节构成一种虚中见实、虚实相生的关系。抽取了《红楼梦》里的非现实情节 ,我们对《红楼梦》的阅读、理解、鉴赏将大受影响。文章主要探讨《红楼梦》第一回非现实情节“补天”“还泪”神话故事在对《红缕梦》进行审美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文学研究的代表作《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和《宋元戏曲史》关涉到文艺的评、论、史三个方面。其特点是对“可爱”而“可信”的理论包括书写方式的共同探求;在文化转型时期,他的这种追求不仅具有文艺学的生态意义,同时也具备建构新型文化精神的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11.
自《红楼梦》诞生以来 ,关于《红楼梦》的比较研究便源远流长。众多论者从《红楼梦》与中国文学作品的比较 ,《红楼梦》与外国文学作品的比较 ,《红楼梦》作者与中外文学家的比较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总结了文学的流变过程 ,分析了比较中折射出的文学的时代性、民族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序跋作为《红楼梦》流传的重要“副文本”,促使序跋者承担起文本生产与读者身份的双重角色时形成了一种熟知《红楼梦》创作原委的阅读特权,并予以多角度的文本意义建构,进而对版本、流传及创作倾向进行主动式阅读推介。同时,序跋者试图从自身的经历与处境品悟《红楼梦》文本,以便从中获取一种“主体间性”式精神体验与心境解脱。序跋者突显《红楼梦》意义建构的普遍性诉求,乃至尝试代入文本而凸显品评主体精神活动的能动性行为,构成了清代中后期《红楼梦》阅读史迹的一种独特演进路径。因此,基于阅读史视域探讨《红楼梦》的接受,有助于深化其流布的诸多细节,进而在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选择中挖掘不同读者群体的心理认知,合理定位其“文学感受力”与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红楼梦》评点自脂砚斋以来一直是受到《红楼梦》读者喜爱的一种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的特有形式。当代《红楼梦》评点影响最大的当属周汝昌、冯其庸、蔡义江、王蒙等"四家评","四家评"正广为流传,并受到《红楼梦》读者的喜爱。"四家评"不仅拓宽了《红楼梦》的研究视野和研究途径,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传统小说评点尤其是《红楼梦》评点理论品格的自我提升,并且有益于当代文艺鉴赏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毛泽东主席亲自发动的1954年《红楼梦》研究批评60周年。关于这场运动的得失,《毛泽东传》《中国共产党历史》都有详尽地讲述和结论。这场批判运动有它的特殊性,即毛主席亲自在发动和领导,而方式又是支持两个"小人物"向权威挑战,这给了文坛以很大震动。要说两个"小人物"有"新的理念和新方法",就是他们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和评价文学现象,重视作品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艺术形象的创造,反对对文学作品作烦琐考证和猜谜式的索隐。当前红学研究存在诸多乱象,可能比1954年《红楼梦》批评时期还要糟糕。1954年之于红学研究,对今天仍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爱玲红学观点和思想集中体现在《红楼梦魇》之中,这部著作集中考辨了《红楼梦》的成书问题,旨在申明其《红楼梦》"是创作不是自传"的红学主张。这一研究的终极目标是值得肯定的,即"洗出《红楼梦》的本来面目",彰显《红楼梦》真实的艺术魅力。《红楼梦魇》是对俞平伯文学考证路向的承继,因其更加地贴近《红楼梦》,所以显得多姿多彩。当然,这种"贴近"究竟多大程度上印证了曹雪芹创作时的真实想法,却难以证实。因为"看不懂"的缘故,学者对《红楼梦魇》的批评并不多,其中周汝昌的批评最具个性。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文学典籍中巅峰之作的《红楼梦》,在情节事理、人物塑造、场景布置等方面均存在不少相互抵牾之处。文章从《红楼梦》文本中择要列举其悖谬瑕纰,加以分析,探析《红楼梦》是由《风月宝鉴》、《(红楼梦)初稿》和《(石头记)初稿》三部不同主旨的小说合成的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17.
《红楼梦》塑造了很多女仆形象,其中地位最突出、给人印象最深的,则是晴雯。“身为下贱”点明了晴雯的社会地位,“心比天高”赞扬了她的反抗精神。对晴雯这个人物,许多“红学”家,曾经发表过各种各样的见解。笔者认为晴雯是《红楼梦》中最耀眼的宝珠,她身为女仆,却始终自尊自爱,保持人的骄傲。她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理想,是划破乌云浊物的一道希望之光。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称谓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莉萍 《南都学坛》2006,26(2):43-45
《红楼梦》作为一部不朽的文学名著,在很多方面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其中那些鲜活的女性形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此相对应地出现了一些女性人物的称谓语,从中可揭示出当时的社会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为具体观照<红楼梦>作者的女性主义刨作方略,并评论其艺术价值,运用西方女权主义理论分析和比较的方法,认为<红楼梦>一书中的女性崇拜描写虽早已为众多论者指出,但蕴藏于其中的女性主义创作方略却少有人提及.在西方女权主义者关于女性文化的系统见解中,则可印证<红楼梦>在这方面的成就.它具体包括:对讲究物质享用的女性生存方式极为欣赏和赞美的创作倾向;在具体创作中的女性主义的表现手法;在成书过程中的女性主义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