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与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别对农户受到的需求型正规信贷约束与供给型正规信贷约束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贷款利率显著影响农户需求型正规信贷约束,利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农户正规贷款意愿的强弱;第二,农户受到的信贷约束程度较弱,农村地区需求抑制现象严重;第三,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户获得正规贷款的额度也逐渐增大,富裕农户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的贷款占据了农村地区信贷的较大比例;第四,收入、可抵押品资产、是否是党员等农户特征对两种类型的正规信贷约束存在不同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江苏省4市8县农户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受到正规信贷约束的农户显著较多地参与实物融资,表明实物融资对银行信贷存在替代作用。相比于正规信贷部门,实物融资市场具有信息获取、实施监督和契约执行的优势,能够覆盖传统银行难以瞄准的对象。此外,实物融资内嵌的利率水平能够反映出农户风险和偿债能力,且与当地银行信贷利率相关联,是市场有效决定的利率。上述结论表明,在农村正规信贷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市场会自发形成有效的替代机制。  相似文献   

3.
通过建立逆向选择模型,探讨了市场结构与信息结构对农信社贷款合同的影响。基本结论是:第一,在完全信息背景下,市场垄断会造成利率定价偏高,导致借款人剩余减少,但信贷合同有效项目区间不变;第二,在不完全信息背景下,市场垄断不一定导致利率定价增高。是否提高利率,取决于贷款人期望收益的比较。提出了强化市场竞争,改善农户信用状况、强化利率管理人才培养等政策建议,以期改善农村信贷市场效率。  相似文献   

4.
从国家经济环境以及银行业与客户的需求看,利率市场化势在必行。村镇银行品牌弱,吸收存款能力弱,贷款潜在风险高,人才短缺,独立自主经营权受干涉,利率风险管理能力不强,这些问题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会被放大,既会是新的发展契机又会面临更大的风险。村镇银行必须利用后发优势,总结其他类型银行的经验和教训,取长补短,高起点发展;根据实力和规模,建立合乎自身定位的适应市场的资金定价体系,找准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以及利差区间;扩大风险管理部门职能,加强对利率风险的管控,并协同定价部门采取措施规避风险;转变经营思路,开展多元化业务,提升服务质量,打造企业品牌;通过引进和培养,优化人力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与高等院校或金融咨询类企业合作,引入智库,研究金融规律,创新金融业务。  相似文献   

5.
农户正规信贷需求和信贷约束——基于江西省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往往因为信贷资金的缺乏依然生活在贫困之中,缓解农户的信贷约束能够极大的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以江西省872个农户为样本,用直接衡量方法不仅考察农户的显性正规信贷需求,也考察农户的隐性正规信贷需求,进而甄别农户正规信贷约束的类型和程度。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较高,农户贷款金额以中短期小额信贷为主,资金需求以消费性用途为主,生产性用途比例较小;农户供给型信贷约束程度较轻,需求型正规信贷约束严重。因此,相比信贷供给,农户信贷需求的发掘是解决农村信贷市场不均衡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如何合理确定贷款价格,是当前中国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其服务对象是农户及农业生产,而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的担保和保险等中介机构均不发达,员工素质相对不高,内部控制制度落实不到位,会计数据不准,如果直接使用国外常用的利率定价方法,许多项目无法获得准确数据。在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方式、利率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外银行常用贷款利率定价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具体特点设计出一种新的贷款利率定价方法——基准利率加成定价法,阐述其设计内涵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作为实施货币政策的直接作用对象,利率政策是央行货币政策执行中的关键一环。近年来,为了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央行频繁调息,利率波动较大。利率的变化会从诸多方面影响到银行的信贷业务,而银行的信贷结构健康与否又会给宏观经济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因此研究金融机构信贷结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有强烈的必要性以及现实性。我们通过对公司个人信贷、长期短期信贷、公司长期短期信贷、个人长期短期信贷四种信贷结构与利率及其他宏观指标的实证分析,研究信贷结构变化的趋势特点。结合理论研究相关成果,就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如何更好的适应宏观经济的发展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82家商业银行的历史数据分析,厘清了央行利率政策、商业银行议价空间以及银行利差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机理,测算了央行贷款利率放开对中国银行业以及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贷款利率放开增大了商业银行议价空间,将会直接导致银行业利差定价的缩小,使利用传统利息业务的盈利模式受到冲击,激发银行提供多层次的信贷服务;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增大了优质企业客户在银行贷款时的议价空间并从中受益,有利于实体经济中优胜劣汰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我国利率弹性低、利率对调节社会经济作用不明显的状况下,有人提出了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以提高利率弹性的建议.利率市场化的成功是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然而我国目前还缺乏一定的必要条件,这样就会在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时给我国的企业、银行系统、资产市场和国家财政带来负面影响.本文将着重分析我国当前对加快利率市场化的所具备的和缺乏的必要条件,并分析了当前条件下推进利率市场化对企业、银行及银行系统、资产市场及我国财政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储蓄有技巧     
随着多次降息,央行基准利率已降至近年来最低水平.不过,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各大商业银行的中短期存款利率也在不同程度上浮,而银行对于吸收长期存款的动力似乎不大.近日,一项对全国35个城市604家银行二季度存款利率的监测数据显示,一年期存款利率上浮30%及以上的银行有485家,占比达8成,部分银行上浮幅度更是高达50%.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农村金融调查81村1 951户专项入户调研数据为基础,考察了信用制度对我国农户信贷行为的影响。Logit和Tobit模型实证表明:(1)信用村和信用户的信用制度显著提高农户信贷,其中信用户使农户正规信贷获得概率显著提高1.4。(2)信用制度建设有助于促进农户由民间信贷向正规信贷转变。此外,农户信用记录、家庭收入和家庭社会网络等均对农户信贷获得有不同程度影响。未来,尽快普遍建立农村金融信用制度对提高农户信贷获得、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户金融素养的高低和对风险的态度会影响其信贷选择,进而影响其正规信贷获得水平.本文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年微观调查数据,基于贷款风险态度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利用probit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剖析农户金融素养和风险态度对其正规信贷获得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金融素养、风险态度对农户正规信贷获得水平具有正的直接效应;(2)风险态度在金融素养对农户正规信贷获得水平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7.8%;(3)农户金融素养对正规信贷获得水平的影响受风险态度的调节.本文的研究对于提高农户素养,促进农村信贷市场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建议,政府实行对于农户风险态度改善的针对性培训,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农户的金融素养水平与风险态度认知.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对江苏省睢宁县337个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Heckman广义三阶段回归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现阶段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的信贷约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农户信贷需求缺口以及正规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对缓解农户信贷约束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样本地区1/3以上的农户受到了信贷约束,其中信用等级评定的农户还款能力、信用社对担保人的要求等因素对农户信贷约束具有显著影响,正规金融机构(农信社)小额信贷的实施显著减少了农户(除最低收入农户)受到信贷约束的可能性,因此,欠发达地区实行的小额信贷对缓解农户的信贷约束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国外贷款定价模式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国外银行贷款定价方法主要有成本相加法、价格领导法、客户盈利性分析法等三种模式。由于长期的利率管制,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管理十分薄弱,主要体现为①贷款定价未被纳入信贷决策机制中;②缺乏定量化的定价系统;③利率浮动的幅度未能反映借款人的信用水平及贷款项目的风险程度。因此,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应逐步建立包含政策框架、价格审批、定价模型以及风险评价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在内的贷款定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以S-W模型为代表的传统信贷配给模型以单个贷款项目为对象来研究贷款人(银行)的行为选择,而且传统信贷配给理论没有指出贷款人的信息生产能力如何影响其信贷利率的决定。论文提出了一个新的信贷配给模型,以银行的整个贷款组合为对象来研究贷款人的行为选择。该模型不仅能够解释信贷配给,也可以解释贷款人的信息生产能力如何决定其信贷利率。  相似文献   

16.
市场利率的稳定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平稳运行、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以及实体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研究了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市场利率波动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影响。首先,本文构建了考虑市场利率波动的银行信贷决策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分析了市场利率波动对银行信贷结构的影响机制。接着,利用2007—2017年我国银行业信贷结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当市场利率波动增大时,银行多数类别贷款的新增贷款量都有所下降,而公司商业贷款和信用贷款对市场利率波动更为敏感,银行信贷结构发生变化。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在不同货币政策环境下,以及对不同种类的银行,面对市场利率波动银行有不同的信贷结构调整行为。最后,本文研究了市场利率波动与银行贷款集中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市场利率波动率对银行贷款的行业集中度无显著影响,但对客户集中度有显著为负的影响。结论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应更多关注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17.
由于涉农金融机构信贷供给不足,我国农户受到严重的信贷约束。基于对四川、河南、浙江和黑龙江4省1 030份粮食种植户农户样本,运用Logit计量模型分析农户风险态度对各类信贷约束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前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约束率达到71.6%,由于农户抵押担保不足,风险偏好越强的农户越容易受到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约束,贷款大小户存在较强的异质性,贷款规模较大的农户更易受到实际供给信贷约束;农户的风险规避性越强,越容易受到实际需求型信贷约束,且资金需求小户更为明显;风险偏好越强的农户越易受到名义信贷约束。基于以上结论,为了缓解信贷约束,金融机构与政府应针对不同借款农户采取不同政策,对于贷款大户,扩大抵押担保范围;对于贷款小户或资金需求小户,简化贷款手续,降低贷款利率等;对所有农户,构建有效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缓解农户风险规避程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利率市场化已经持续进行了18年,目前只剩下存款利率上限还未完全放开。通过以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实际为例,在分析评估利率风险、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和变化趋势基础上,对利率市场化下银行风险管理提出了健全利率风险管理体系、提升利率风险管理技术、提高定价能力和发展中间业务等建议,将利率风险降至最低,不断完善银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9.
投资剪讯     
央行:发展多层次信贷市场 央行目前表示,将致力于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引导民间资本规范从事资金借贷活动,鼓励民间借贷规范化、阳光化运作,发展多层次信贷市场,满足社会多元化融资需求。按照相关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货款利率的4倍,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相似文献   

20.
利率决定的机制不同 ,利率政策的效应也不同。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 ,如果不出现信贷配给 ,恰当的利率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熨平经济波动 ,促进经济增长 ;在利率非市场化条件下 ,由调低利率来扩大信贷的空间较小 ,一般只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信贷萎缩。当前 ,我国利率政策弱有效性的深层次原因就是利率机制的非市场化。因而 ,要提高利率政策的有效性 ,就应该积极着手进行利率市场化的渐进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