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年来,以手机短信等新媒体为载体的“拇指文学”成为新的文化现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花园幽径”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其独特的语言特点正适应了“拇指文学”创造新奇和娱乐的要求。本文在分析“拇指文学”和“花园幽径”的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花园幽径”现象应用于“拇指文学”的可行性,并给出了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学术界对于“底层文学”热切关注的背后,显然标示着某种理论白娱。“底层文学”的平民属性,表现出的不过是文学经典时代的症候。在其为“底层”代言的说词下,真正掩盖的确是属于底层的真正的文学生活。面对此种情况,我们所能做的,是使“底层文学”回归文学自身,为学者们给它套上的各种附加意义祛魅。  相似文献   

3.
高校外国文学教材中所存在的视域偏狭、理论架构陈旧等诸多问题,已不适应文学全球化时代,“外国文学”教材应以“世界文学”名之才能真正标识这一学科性质。科学文学是民族文学,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的三维统一,既秉承着传统学科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理论概括性,又体现了现代学科的相对性、开放性和整体综合性。  相似文献   

4.
“休闲文学”是指给读者娱乐、消遣的文学 ,它是 90年代以来文学发展的一种趋向。现当代对休闲文学审美主义和意识形态的批评 ,实际上是高等文化人对市民意识、市民情趣的文化歧视。针对当前日益勃兴的休闲文学 ,批评家应调整视角 ,公正地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5.
文学反思刍议孙桂森新时期的文学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战火”熄灭之后才“抬起头”来起步的。它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拂下发展与繁荣的。由于国家根本路线的转移,才使得无休止的“阶级斗争为纲”的“治国之本”得以停止,才使得创作生产力得以真正的解放,才...  相似文献   

6.
多元开放的文学史观林少雄毫无疑问,所有文学史都是关干文学的历史,所以无论什么样的文学史,首先包含着“文学”和“史”的两方面的含义。在德语中,“史”的含义有二:一是指真正发生的事件,即Geschichte(历史);一是指对这些事悠扬的报导和描述,即Hi...  相似文献   

7.
由于紧密配合社会现代性的历史进程,文学“大众化”难以避免地存在着功利和审美纠结、精英和大众的身份矛盾以及文学主体性缺失的困境。这些困境是文学“大众化”不得不面对的现代性境遇。要想突破困境,需要社会为各个文化领域的自治发展提供条件,使文学获得充分的自律,也要依赖大众教育的普及和鉴赏水平的提高,使其能够真正从精神上享受文学。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以来都市题材文学日渐活跃.这种文学内容多取自都市市民社会,表达的是作家对都市生活和整个世相人心的体悟和评价.此其中,有陆文夫等人的“小巷文学”、邓友梅的京津市井小说和刘心武描写北京市民众生相的小说,比较起来,这些作品较多地承继现实主义传统而又各有创新,不以娱乐趣味为重但注意大众接受效果.有刘素拉、徐星、张欣欣、张洁、湛容等作家描写都市知识青年和知识女性心理和行为状态的作品,它们流高传统,技多地接受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多种流派的影响,以黑色幽默、荒诞等手段求取表现效果.有“新写实”小说…  相似文献   

9.
商业时代的社会变革推动了文学的转型,从深度模式到平面化、从贵族化到大众化、从教化到娱乐,文学的主导趋势开始靠拢消费主义时尚。目前就给这一文学发展趋势作历史定位显然还为时过早。娱乐性与严肃性既分流又兼容,这是转型期文学真正可行的改革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夏秀 《东方论坛》2004,(4):39-41
艺术的终结至少有两种含义:一是真正的终结,一是“边缘化”.但我认为艺术是不会真正终结的,而是走向边缘化,文学的边缘化并不意味着文学的没落而是文学的适得其所,恢复了它清净无为的本来面目.因此,文学的边缘化带给我们的也就不是文学的“黄昏”而是只拥有精品的文学的清晨.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确有以“文章”(美文)为文学的观念,但“文学”仍与写作有不解之缘。古代文论中体现的是古代文人学士的文学观,重视学识和经验规范的传承。通过对所谓“采”、“美”、“文章”、“文学”等概念以及相关因素的考察,剖析美文的构成,评说美文文学观的理论意义。刘勰推崇“(心)宰”、“性灵”、“情志”的创造力。“心”美是人之灵慧和生命意义的体现,是“文”美的核心;学养能提升主体素质、“有助心力”,也是“文心”之美的一个构成因素。“文心雕龙”的题名意谓“美在文心”。认识其宗旨不仅是对刘勰文学观认识的深化,也有助于了解文学传统中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文学",是一个广义的泛文学概念,它包括美文学和学术文章在内的一切文字著作。"文"的本义是"错画"、纹理,汉字都符合"错画"、纹理的特征,因而汉文字著作都可称"文"。正如清人章炳麟所概括:"是故榷论文学,以文字为准,不以趁彰为准。"即衡量"文学"的特征是"文字",而不是"趁彰"——"文采"或"美"。与此相对照,西方"文学"更多地是指以"美"为特征的文字著作,或以"艺术"为特征的语言文字作品。这种"美"的"艺术"特征,或指"形象",或指"情感",或指"形式",或指"虚构"。中国古代文论诚然不乏对文学样式的"形象"、"情感"、"形式"、"虚构"等属性的分析,但从未把它们作为一般文学作品的必备特征来强调。  相似文献   

13.
着眼于中国当代文学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性,吴俊教授认为此前所谓的“中国文学”或“中国当代文学”很难显示特定历史时期中国文学的政治性质,而“国家文学”这一概念才能进一步揭示中国当代文学的切实内涵。吴俊教授试图通过政治解读“十七年时期”的《人民文学》,以“大题小做”的方式把当代文学定位为“国家文学”。事实上把中国当代文学定位为“国家文学”这个论断能否成立,完全取决于对中国当代文学所作考察的整体性和深入性。  相似文献   

14.
我们现有的学理论是一种在经典学时代形成,而且打着极为深刻的经典学烙印的经典学理论。作为经典学理论,它基本上不适应用来解释一个越来越泛化的学现实。针对这些年来所发生的学“泛化”的现象变迁,本首次提出了“经典学”、“后学”、“后学时代”和“后学社会”的概念。并认为,今天是一个不同于“经典学时代”的“后学时代”,“后学时代”需要建立自己的理论评价标准和体系。  相似文献   

15.
文学功能是文学价值属性的实际体现,文学功能系统与价值系统互为表里。各种文学功能不单独存在,而是具有混融性和整体性。文学认识、教育、娱乐和审美功能的统一,源于文学在真、善、美等价值倾向上的一致。审美功能是其多种功能有机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从评选实践来看,“思想标准”是茅盾文学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在选取最富争议的“二为”方向、“弘扬主旋律”和“社会主义新人”三个方面来探究“思想标准”的内涵及其对茅盾文学奖的规约时,看到了原则的灵活性和当代文学的策略性之间难以弥合的内在矛盾。其责任并非全在于评委会的保守或者正统,它其实在更大的意义上反映了社会的开放程度及所达到的文学共识。所以,在茅盾文学奖的不断完善和“条例”所留下的广阔空间中,如何给予评奖更大的“思想标准”选择及其操作自由,也相应地成为评委会、所有的文学工作者乃至整个社会所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网络文学的兴盛使当下中国文学场呈现出三分天下的格局,但文学场内新的秩序规范却尚未建立。修改后的《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将网络文学纳入评奖范围,目的是将这一新兴的文学形态整合到既定的文学秩序之中。评奖条例的修订意味着网络文学影响的扩大与地位的提高,但由于其评奖程序设置了诸多把关人,遵循印刷文学的游戏规则,并且评奖标准体现了主流审美原则与精英审美意识的优势地位,因此客观上限制了网络文学获奖的可能性。要有效地加强鲁迅文学奖对网络文学的引导,设立网络文学专项奖或许是未来较为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8.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问世,是中国新文学现代性发展历史进程中的一种必然,它解决了新文学诞生以来长期困扰文坛的作家自身的立场态度、情感体验、美感情趣与其表现对象和服务对象之间的矛盾,它导致解放区的文学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变化,由此而产生的权威话语和创作模式对此后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了无法回避的重大影响。同时,对《讲话》的研究,也是关乎中国新文学现代性发展历程、发展规律的探索,它兼容诸多的矛盾、张力、悖论乃至魅力。  相似文献   

19.
1928—1937年北平的大学教育不同于南京政府的实用教育方针,力主文理皆通的通才教育。在文学院系内部,清华大学首先将登场不久的新文学引入大学讲堂,昭示了北平大学的一种文学研究观念和文学教育态度。不避文理、不薄古今、中外并蓄、侧重实感的教育实践,既影响了教师、学者作家的教育和文学观念,也使卞之琳、林庚、王佐良等学生作家在初试写作之时即显现出了鲜明的学院品格。深入考察文化古城时期北平大学的文学教育观念,不仅可以深化对当时北平文坛之了解,对时下大学的文学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学是什么”是在确立“某种东西是文学”的观念之后对文学所作的系统解说,但文学观念的确立受到时代与地域的严重制约;而“什么是文学”则意在追问:在任何以语言为工具的言说方式之中,什么样的言说方式可以称之为文学——它要求对文学作一纯粹先天的判断。文学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样具有交流与传达的基本功能。根据交流与传达的基本要素,可以建立关于文学的先天普遍法则:(1)说不可说,必然是譬喻形容,而以警拔脱俗为上。(2)说不易说,必然是铺陈描述,而以尽而不汙为上。(3)说不能说,必然是隐晦含蓄,而以微而能显为上。(4)说不屑说,必然是绚文巧饰,而以夸而中节为上。文学不是非功利的,根据文学的言说动机,可以建立关于文学的先验范畴体系。而文学范畴内部的概念中介性是文学逻辑演变的内在根据。文学本身就是一种“自觉”的言说,所谓“魏晋为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缺乏学理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