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分别对汉语中以句首“有”字结构为例的存在量限式和以周遍性主语句为例的全称量限式进行逻辑语义的分析,以调查统计为基础探讨汉语歧义量化句的问题。在最后部分对汉语歧义量化句在Prolog语言的环境下做了个案的语义自动分析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最简方案框架下,运用vP壳讨论现代汉语中几种典型“给予”义“给”字句的生成,探索这些句式的句法特征。现代汉语几种“给予”义“给”字句是典型与格句在不同句法层面上的派生。典型与格句能否转换为双宾语句式受动词语义特征的影响,只有带“移出”义动词的给字句才能转换成双宾语句式,并进入紧缩式。如果动词只有“移动”义,不带动作趋向,句子进入紧缩式就会产生歧义。句子歧义可以通过区分具体语境中动词的“移出”义和“移入”义来消除。  相似文献   

3.
汉日歧义式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汉语和日语在语音、语义、句法、语用四个平面上的歧义现象的对比分析 ,阐述了汉日语歧义式的种种差异和关联 ,为语言歧义式的机器编码和翻译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4.
转换生成语法对歧义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是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仅对歧义句进行描写不利于对歧义句研究的深入。在TG框架内解释结构歧义句的语义,解析歧义句形成的原因,拟从(1)论元在表层结构的可能线性组合;(2)论元在深层结构的可能组合;(3)逻辑性结构歧义三个方面,对结构歧义句从句法上进行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汉语歧义成结小句歧义产生的根本原因,采用概念框架的研究方法,对具体实例"跑丢"小句和"追累"小句的语言表达和概念内容的体现关系进行了微观分析,重点研究其概念结构的不同重合方式。结果表明:动词的多义性以及句式分析的不同方法都不能有效地解释汉语中的歧义现象,而概念框架的认知分析为该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歧义就是事件参与者的概念语义角色组合关系的差异,更确切地说,是事件概念框架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用概念框架来进行形式表述。  相似文献   

6.
“歧义”是包括汉语在内的许多语言都存在的一种重要语言现象。汉语里的歧义现象成因复杂、种类繁多,根据语言的三要素,汉语的歧义现象可分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语法歧义,前两种易消除,对于语法歧义,可采用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法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汉语诗歌中除了少量语法歧义句,还有汉语所特有的句法歧义句。句法歧义句对诗句结构的分析有可能不同,但在意义理解上没有明显不同。五言诗中,仅在少数几种情况下,判定首二字结构及其与句子其他部分的关系时有可能产生歧义,从而导致语法歧义或句法歧义。上述语法歧义和句法歧义概念,与诗歌批评中所讨论的歧义问题分属不同层面,无法为后者提供例证。受到汉语结构和五、七言诗形式的限制,汉语诗句也是相对简单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事件语义学理论框架下进行分析,汉语双宾语句具有三个语义特征:第一,动词具有有界性;第二,动作有两个受影响者;第三,能够量化为两个事件。这三个特征也是汉语双宾语句成立的语义前提。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汉语逻辑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邹崇理运用MG与GQ的基本方法,分析了汉语量化词的语义特征,在对汉语量化句特征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构造了汉语量化句的部分语句系统FC。采用时间区间语义学方法处理汉语的时态结构,经过巧妙构思,构造了一个专门刻画汉语时态结构的部分语句系统。他的这些工作是具有开创性的,为汉语逻辑的研究闯出了一条新路,展示了广阔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汉语驴子句的语义和句法,证明了无选择性约束是分析汉语驴子句的最佳方式。首先深入分析了三种条件句形式的汉语驴子句,即光杆条件句、"如果"条件句和"都"条件句,对郑礼珊和黄正德主张的汉语驴子句的分类提出质疑,建议将后句中出现的代词和疑问词均视为变量,与前句中的疑问词一同受必要算子的无选择性约束,被赋予全称量化意义。在统一了汉语驴子句的句法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证明了语义部分得出的结论,即除非句中出现明显的时间标志或表存在性质的暗示,汉语驴子句应由无选择性约束理论来分析,两个分句都包含一个变量,同时被句中的一个显性或者隐性的全称算子约束,表全称量化意义。  相似文献   

11.
指类句可加以改造而获得特定修辞效果,"全都……,只有……"这一句式就是一例。此类修辞效果是通过"全都……"增强语句的语义信息到极致获得反衬,继而通过"只有……"突显例外现象实现的。指类句是对一类事物属性的隐性全称量化,同时又容忍例外现象。对指类句的元语用分析表明,在元语用层次,理解指类句的认知机制、指类句理解的心理逻辑和语言使用的会话修辞逻辑使得这种改造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歧义句的类型主要有词法歧义句和句法歧义句两种。对歧义句的认知解读,必须先进行静态解读然后才进行动态解读,具体模式有逐一提取式,同时提取式等。  相似文献   

13.
歧义是具有一个以上意义的语言形式,即同一形式的语言可以表达几种不同的意义,它广泛地存在于语言交际中。为了避免和消除语言中的歧义现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充分认识歧义产生的原因、情况和特点,掌握其规律,从而在运用语言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和消除它们;除了学习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和结构外,还要注意学习习俗、谚语、信仰、民族心理等文化背景的知识;多交流、多沟通。  相似文献   

14.
汉语动词短语省略结构涉及代词时会出现歧义;歧义是VP省略结构的重要特征。包含VP省略的汉语并列句与关系小句,显示的歧义特征基本相同:当VP省略结构包含一个代词时,有严格和松散释义歧义;当VP省略结构舍有多个代词时,除了严格意义与松散意义外,还有混合意义,但对混合释义有限制。这两种歧义表明汉语VP省略结构与英语VP省略结构一样,呈现两个特征:严格和松散释义歧义及删除性效应。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被"字句的关键是要满足终结性,即谓语部分要求包含某种终结点。在考察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性地研究了"被"字句谓语动词终结义的表现形式及其限制条件。其中动结式结构是最适合于被动式的谓语形式,是被动句的原型。对于一些影响义内涵的动词,我们可以采用体标记来进行有界化。此外,谓语动词后带宾语和"所"字标记也是谓语动词有界化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从语言的表现形式、结构形式和语言材料几个方面列举了汉语言的歧义现象,说明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不能无视语言的“局限性”和“包容性”同时存在的特点,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文章是有机统一体,是思想、思维、文化、审美在使用语言表情达意、构建和谐言语网络的产物。只有进入言语网络,“因文明道,因道悟文”,语文教学才有高效率。这是语言“局限性”和“包容性”给语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运用耶丝柏森的理论分析了英语中的歧义现象,尤其是由于补语和附加语的区分而产生的歧义,还分析了作定语的形容词性的附加语和作定语的名词性与动词词性的附加语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藉助德语中一种特殊的"框形结构"的句子形式,说明语言句子里的秩序的完满性以及这种完满性所表现出的思维逻辑性。以论证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命题"我们语言里的每个句子现在这样子就挺合适"和"在最含混的句子里也一定藏着完满的秩序"语言中现在句子的形式就是世界和思想共同具有的种种可能性的秩序。发现并领会语言里的这种秩序具有重要价值,因为要使句子具有意义就必得使它有一种完满的秩序。  相似文献   

19.
英语暗含否定句的理解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的否定有明暗之分 ,暗含否定缺乏明显的否定标志 ,因而当它通过一些特定的句式来表现时 ,对它的理解与翻译就存在一定的难度。试就常用来实现暗含否定的比较句、反问句、条件句以及强调句等句子的理解和翻译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S+V+R+O”句式中R的语义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S +V +R +O”句式中 ,充当补语R的词根据语义指向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六小类 ;同时 ,该句式中的歧义现象 ,大多因R不同的语义指向而引发。尽管该句式中R的语义指向非常复杂 ,但是制约语义指向的因素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