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代文献中的养生术语有摄生、养生、卫生、养性、调摄、摄养、摄卫、保生、保养、调养、颐养等,语义略有不同。其中“养生”一词使用频率最高,“养生”的常用义为摄养身心使长寿,与养生的内涵外延相吻合,适合作为规范术语。当代辞书和教材都认定“养生”为规范术语,但定义不够准确。根据养生术语的具体使用情况,“养生”当定义为:根据生命运动规律,调养身心,以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保健方法及各种保健活动的总称。  相似文献   

2.
当人步入老年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免疫功能减退,容易发生由免疫系统引起的疾病。中国传统养生太极拳融会了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道家的哲学思想和养生术,以及中医的经络学说。成为兼具预防,康复和养生医疗功能的运动方式。本文在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对中国传统养生太极拳的研究,来探讨太极拳对老年人免疫能力的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3.
朱华 《百姓生活》2012,(10):71-71
随着季节的转换,很多人会出现一些身体的不适反应,而适宜的养生措施可增强体质,抵御疾病。  相似文献   

4.
关鑫 《百姓生活》2010,(4):48-48
近段时间,一种宣称能防治多种疾病的“养生杯”非常流行,关于此类产品的广告也铺天盖地。广告宣称,70%的中国人都属于酸性体质,酸性体质是易生病体质,而“养生杯”能将水变为弱碱性,长期饮用这种“健康活水”,可以延缓衰老,还对便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控制作用。就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5.
刘健 《社区》2008,(2):50-51
中医预防疾病的重点是养生,又称为养性、摄生、治未病。预防的目的是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防病延年。养生的内容很多,如饮食、起居、情志、练功等。但都必须要“和于阴阳,调于四时”,使人体生理节律彼此协调,并与外环境的节律同步。  相似文献   

6.
回族传统养生文化的研究,能够为现代养生与保健科学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价值,有利于减少和预防现代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从而提高大众健康水平。在初步分析回族传统养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宗教文化、尚武民风和民族习俗等方面探讨了其传统养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提出并剖析了心理养生文化、身体养生文化与民俗养生文化等构成要素,为进一步开展回族传统养生文化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孔子的学说包台着丰富的体育思想和养生之道,他重视体育,崇尚札射,以“仁”,“札”为准绳,反对非仁,非札的体育活动;主张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认识到了体育对智力发展的特殊功能;在养生方面,他主张有动有静、旁逸结合的“中和”养生法则,重视主观努力,防治疾病,争取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8.
养生,又称摄生,即保养生命的意思.顺时养生指顺应天地阴阳四时规律,使人体达到形与神俱的健康境界.从现代护理学的概念内涵来看,养生理论也应该属于护理学的范畴.在临床中,许多疾病尤其是一些慢性、虚损性疾病高发,使这些疾病的愈后护理显得十分重要,因此传统医学中顺时养生理论的价值就突显出来了.传统医学讲究"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界之间是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9.
老子“知不知”的养生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子是中国养生学的开创者,其养生智慧集中体现在"知不知"的要求上。在他看来,人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心智不明所导致的。因此,他在"病病不病"的独特疾病观基础上,强调养生要诀在于知常复命,关键是抱道不失。如此说来,在生活中坚持"惟道是从"与"唯施是畏",就是养生健康的不二法门,亦即,要知"道"、行"道"。  相似文献   

10.
徐李燕 《百姓生活》2010,(10):46-46
科学地偏食能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对养生有益。 习惯性便秘、痔疮患者可偏食菠菜、竹笋、蜂蜜、红薯、黑木耳、动物血等,多吃含粗纤维的蔬菜,戒酒和辣椒,以利肠通便、凉血消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