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巴列维王朝时期,伊朗社会变迁过程中伴随着人口结构的剧烈变化,游牧人口、乡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比例发生根本性改变。现代化的推进使伊朗社会人口流动性增强,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农村人口向城市不断迁移,出现快速城市化的现象。但是人口的流动加剧了伊朗城乡间和地区间的不平衡,最终伊朗社会呈现出现代城市和落后农村并存的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乡村地区逐渐变为城镇地区,这种城市生活方式的普及及其引发的诸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近年来,太原市发展迅速,人口大量流动,仅以小店区为例,迁移人口与城镇化的乡村与日俱增。受自然、社会等因素影响,不同地方人口迁移与城镇化发展程度与模式不尽相同,而总趋势却一致。同时,农村人口迁移对村民收入结构、消费方式和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加快了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亟需探索村落现代转型的实践路径和实现机制.基于鄂西L村的田野调查,从嵌入性视角对该村西瓜产业与村落转型的整体过程进行深度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传统农业村落现代转型的一个可能路径,地方市场的村庄嵌入和政府的统筹整合是关键的实现机制.在嵌入与整合作用机制下,不但能够实现村庄整体性从传统农业生产到现代农业经济的转型,提高农业产值,调整小农生产逻辑,形成农业生产与村落的强关联,而且还能够通过将地方市场嵌入在村落熟人社会之中,使地方市场成为维系力量,对村落社会起到保护作用,有利于重组社会关系网络和再造村庄价值认同,顺利实现维持型村落向发展型村落的现代转型.最终,现代化进程不仅没有消解乡村,反而显示出传统农业村落对于现代化的应对力量,这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现实经验.  相似文献   

4.
以湖北秭归一个移民村落观村为个案.历史上观村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是一个工商业聚集区,即一个基层的集市,但由于政治权力逐渐渗透的乡村社会,致使村落的经济生活发生了根本转变.该文以历次政治运动为分界点,分几个阶段描述观村50多年来村落经济变迁的过程,并结合时代背景,总结村落变迁的特点,并探讨观村的经济变迁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偏向的发展政策强化了原本就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乡村人口流动带走了乡村大量的优质资源。该文利用1996—2011年数据,构建城乡收入差距、城乡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差异、城乡人力资本差异和人口流动的协整方程,得出:人力资本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最大,其次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城乡差异,而人口流动也扩大了城乡差距。因此,要构建引导城市资本、人才向农村流动的政策,以缩小日益严重的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6.
人口流动已成为当代重要的人口经济活动,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形式.人口城乡之间的迁移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更是深远.为此以陕西省为例,运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陕西省人口流动的机制与规律,探讨人口流动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由此得出了适度规模的人口流动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良性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人口合理流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了人口迁移对社会阶层变动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口迁移能促进迁移者社会阶层上升;“干中学”和城市规模经济效应是迁移影响个体社会阶层的重要机制;迁移可以有效促进迁移人口的社会阶层向上流动,但是对代际社会阶层流动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差异;在父代与子代同时迁移的情况下,迁移并不有利于促进代际社会阶层流动;城市发展对迁移者社会阶层变动存在一定限制。提高对迁移者的社会保障水平,让外来迁移人口与本地人口享有平等公共服务,能够平等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促进我国阶层流动是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不在地主"的界定应以乡土社会中最基本的群体生活单位——村落作为界定点,其学术概念的重新厘定,不仅可探究"不在地主"与村落间存在的深层互动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推动乡村社会结构、乡村权力结构、乡土社会认同观念、乡村经济结构、乡村经济及其发展趋向等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中国近代城市近代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外来人口的流民性质。由于战乱、灾荒及乡村破产等原因,大量乡村人口迅速向城市迁移,到城市谋生;又由于城市的外来输入型的近代化发展道路先天的与乡村发展脱节,使城市近代化与乡村人口外流过程之间的关系失衡。一方面,大量乡村人口流入为城市近代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后备劳动力,改变着城市的社会结构;另一方面,大规模外来的流民使城市就业困难加剧,失业、贫困、住房及供应品的紧张造成了近代城市社会问题丛生,城市社会秩序的平衡和稳定被破坏,给城市近代化的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发源地的后乐村为个案,考察了建国50年来村落商业经济变迁的历史过程,并根据其呈现的"地方性知识",对一系列传统的现代化理论观点作出了反思.指出村落商业在农村现代性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村落场域拥有形成和发展商业的内源力,村落的现代化进程遵循着特殊的发展轨迹,测评村落现代化水平应有自身的特殊指标.  相似文献   

11.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从人口视角看,拥有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乡村人口,同样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依据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本课题组2022年对山东省88个纯农村社区的实地调研数据,描述分析当前农村人口转变新格局。从实践角度指出其对乡村振兴产生的重大影响,从理论层面分析人口流动背景下乡村“谁来振兴”和“为谁振兴”的现实问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进一步关注农村人口形势变化,更加重视人口要素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陕北能源资源的开发,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从而推动社会变迁。陕北乡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居民脱离农业生产,职业开始多元化,乡村人口流动加剧,同时依附于农业的思想、文化规制以及生活方式遭到遗弃;陕北乡村经济模式的变革使得窑洞的传统匠作制度解体,而这些是陕北民居窑洞及其村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加之,城镇化的社会发展趋势,陕北窑洞及聚落不能满足陕北居民需要和适应社会发展趋向而面临被遗弃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一种新形态,村落集体经济是农民基于集体产权、成员身份和村落边界而形成的共同体经济,强调经济嵌入社区关系结构,突出经济的社会品格。正是这种品格,使其同乡村精英经济、乡村合作经济、农村集体经济存在明显区别。改革开放后农村产权经营方式的变革与实践后果,农业税费全面取消后乡村社会的衰败困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和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背景下的社会现实,为重新找回村落集体经济提供了时空背景。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就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再造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探索集体经济的多元化实现方式与路径、推进集体经济组织与法制化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明确的制度政策表述,这为村落集体经济的复兴创造了良好的政策与制度环境。重新找回村落集体经济,是新时代部分地区缓解村落或农民终结,重建村落共同体的重要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流入城市,使得农村劳动力结构处于失衡状态并且对农村社会文化生活的正常运行带来巨大挑战。通过深入剖析陕西关中李村的个案,发现农村劳动力结构变迁已经对原有的村落文化传承机制产生了重要的冲击,致使村落文化传承面临难以为继的处境。基于此,建议强化村级组织在村落文化传承方面的组织、引导功能;鼓励成立留守妇女文化组织;重视村落的文化扶贫,重建村落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15.
运用人口生态理论,对浙南青田地区跨国人口流动的典型案例进行长时段的个案考察可以发现,该地域人口生存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推动了人口跨国向海外流动寻求生存之路,其数量与规模大致经历了"出国萌芽——出国高潮——出国低谷——出国繁盛"变迁的轨迹;随着青田地域与海外各国境况的变迁,青田跨国流动的人口结构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其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以及职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有利于实现青田跨国流动人口群体的生态平衡与整体素质的提升;青田地域跨国流动人口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之影响,体现了人口生态系统的和谐,发挥了"以侨为桥"的现实作用,同时也促进了该地区人口移民在海外的壮大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口的出生、死亡和迁移通称之为人口发展变化的三大过程。出生和死亡是人口的自然变化,迁移是人口的社会变动。迁移具体指的是人们为了改变永久性定居地,越过一定地域界线的移动。人口迁移受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而迁移的后果又对社会发展和人口自身以广泛影响。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商品经济还不发达的前资本主义社会,自给自足的农民附着于土地,人口迁移较少。灾荒、战争和其他的社会动乱引起人口流离失所,封建皇朝为拓边防卫等政治、军事的需要,招募军卒屯垦戍边。而民间虽因有商旅往来、婚姻嫁娶等经济和社会的原因进行过人口迁移,但频次不多,间距较短。当时,人们生活的社区基本上是  相似文献   

17.
在各民族的迁徙流动过程中,形成了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这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社会基础。传统乡村社会的人口迁徙依附在土地之上,并以获取土地这一重要生产资料为主要目的。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乡村之间的人口迁徙被由乡村到城市的“主流”迁徙模式所遮蔽。乡村之间的人口迁徙现象,是一种“离乡不离土”的社会样态,“以土为生”的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依然是主流,即没有离开土的范畴。20世纪八九十年代,珠三角地区出现了相当数量的代耕农群体,这种典型的迁徙模式在移民研究中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苗族代耕农的文化适应与社会融入研究》一书以阳江苗族代耕农为案例,探讨当前乡村外来移民群体的文化适应与社会融入问题。其核心观点认为,在当前的城镇化进程中,村落社区的边界日益开放,乡村社会的土地和房屋大量向外流转,进而为外来移民群体定居异乡提供了机会。苗族代耕农群体在异乡定居的过程中,重新建构自身的生存空间与社会网络,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与当地社会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18.
宅坦村是以胡氏宗族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村落共同体。为了弥补国家在乡村教育上的"缺位",胡氏宗族积极整合宗族内部的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教育事业。胡氏宗族在乡村教育上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宗族成员的文化素质,进而推动着宗族成员的社会流动,完成从"民"到"官"或"民"到"商"的身份转换。社会流动并未导致胡氏宗族分崩离析,反而强化了宗族认同。  相似文献   

19.
中国乡村社会结构与人际关联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际关联是社会结构的基础,社会结构决定着人际关联模式。传统乡村社会的封闭性和内聚性决定了血缘和地缘是人们最为主要的社会关联。近代以降,现代商品经济活动打破了村落的封闭性,国家政权建设破坏了乡村共同体的内聚性,村庄内部不断分化,宗族和村政日益丧失强有力的聚合作用。人民公社时期政社合一体制使农民之间以及农民与组织之间关系具有行政化色彩。改革开放后,乡村受行政权约束减弱,农户之间以“庇护关系和原子化”为基础。未来农村职业分化日趋明显,出现不同的利益阶层,乡村人际关联呈现先赋性与契约性的特征。乡村社会结构的制度建设的路径是加强公权力约束机制和民生保障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0.
利用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年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流出地监测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流动人口返乡受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影响。返乡原因因性别、受教育程度有所差异;农村人口是否外出受个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户口性质、就业状况、流动经历以及家庭收入的影响,但外出地域选择只受个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就业状况和流动经历的影响;人口迁移流动经历对后续迁移决策具有"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