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杨树达的语源学研究王引之父子以语音为准发现了同音假借的规律,摸索出一条透过汉字推求词及词义的路子.但是他还没有明确提出词本义和词源研究的任务.明确提出这一任务的,可以杨树达先生为代表.杨氏在《增订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一书中说:“欧洲人谓之Etymology,所谓语源学也.盖语根既明,则由根以及干,由干以及枝叶,纲举而万目张,领挈而全裘振,于是训诂之学可以得一统宗,清朝一代极盛之小学可以得一结束.”他又说:“近世一般人颇感于旧字典之不完,而欲为编篡.余观西方之字典,即极寻常之种类,亦必附有语源,备人寻检.今之欲编新式字典者,附载语源乎?抑不载乎?……吾意必语根研究明白,而后始有真正之新式完备字典之可言.”  相似文献   

2.
作为儒学地域化产物的湘学,其最鲜明的思想特色、学术成就是具有探索大本大源的原道意识.一方面,荆楚文化对天地之道的不懈求索,湖湘流寓学者对宇宙与人生之道的思考,构成了湘学的思想渊源;另一方面,湘学形成于道学鼎盛的两宋时期,它自觉承担了重建儒家之道的使命.故而湘学表现出强烈的原道追求.  相似文献   

3.
杨树达先生关于"螮蝀"等六条训诂值得商榷:(1)"戴目"不当为"侧目",(2)"螮蝀"声符不当有义,(3)"放"不必言声旁假借,(4)""字不当二解,(5)"革"不为""之初文,(6)"若"不为会意字。  相似文献   

4.
《书经集传》是蔡沈对《尚书》所作的注释。受宋代语言学变革的影响,蔡沈在其师朱熹经典诠 释方法论原则的指导下,吸取汉唐训诂学与宋代义理学之长,继承了朱熹说《书》的基本体例和宗旨,疑古创 新、融会贯通,在训诂实践上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是《尚书》古注中影响最大的注本,在《尚书》学史上占有 重要地位,具有较高的训诂学价值。其训诂学价值主要体现在训诂内容丰富,训诂方法多样,释义方式科学, 择善存异、不主一家,将汉唐训诂之学与宋代义理之学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历经唐末五代战乱,大量经籍遭到破坏.北宋建国后,官府着手校定和重新编纂典籍,在这种形势下,章句训诂之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宋仁宗时期,面对内外交困的社会形势,士大夫产生了"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儒学也由章句训诂之学转向了更加关注社会现实的"明体达用"之学.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在继承宋初"明体达用"之学的基础上,把"义理"和"道德性命"融入儒学系统,对儒学经典进行了重新阐释,促进了儒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6.
对杨树达先生的词汇训诂提出三条商榷意见:(1)"螮蝀"不当拆骈为单;(2)"狱"不当训两犬相守;(3)"属"释义颇嫌附会。  相似文献   

7.
经学同文学的分野与冲突--以唐宋与清代古文运动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唐宋古文运动与清代桐城派的发展为切入点,描述了唐宋以来中国传统学术的文章之学、训诂之学、儒者之学由混沌一体而渐至分离的历史过程,以及在经学君临时代,古文一派为维护文章之学的独立地位与艺术品格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8.
船山在湘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突出表现是使在元、明两代沉寂了数百年的湖湘学得以继承、发扬和复盛 ,并一直影响到近代湘学 ,因此说 ,船山是古代湘学过渡到近代湘学的关键人物。这具体还可从以下几方面得到论证 :一是船山继承和传递了湘学性理哲学与经世之学相结合、内圣外王并重的精神特质和学风 ;二是船山在湘学发展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是船山将湘学中深厚的民族主义思想传统发挥到极致  相似文献   

9.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典籍之一。汉至明清,专注《论语》的著述代不乏见,其声名彰显、影响深远者,就有魏何晏《论语集解》、宋邢昺《论语注疏》、宋朱熹《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近现代以来的程树德《论语集释》、杨树达《论语疏证》、杨伯峻《论语译注》等,也学界公认的佳作。这些著作涉及了《论语》的文本校勘、名物研析、史实考证、文字训诂及译释等诸多方面,均属于《论语》基础性研究的范畴。这些著作具有深厚的学  相似文献   

10.
朱熹<诗集传>作为<诗经)研究的第三个里程碑和"诗经宋学"集大成的权威之作,全书训诂涉及的内容广泛,所用术语规范,体例谨严统一,表现出了鲜明的特色:注重义理,融义理与训诂之中;吸收汉学,打破汉宋界限;融汇前人,大胆质疑,多有创见.<诗集传>在训诂学和训诂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