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在横扫欧洲的1848年革命中,匈牙利革命占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对它给予怎样的评价才恰如其份?这是1848年欧洲革命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的探讨。(一) 自从1526年匈牙利军队在莫合赤战役中被土耳其军队击溃,强盛一时的中世纪匈牙利王国复灭后,匈牙利就逐渐陷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下。到1848年革命前,匈牙利已完全成为奥地利的附庸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依附于奥地利。奥地利皇帝兼匈牙利国王,他派驻在佩斯的总督掌握了匈牙利的军政大权;形同虚设的匈牙利议会不仅毫无权力,而且被哈布斯堡王朝强迫从佩斯迁到靠近维也纳的波若尼城,严加控制;哈布斯堡王朝还不准匈牙利拥有自已的军队,而奥地利军队则横行在匈牙利各地;匈牙利的一切民族文化也都被禁止,德语被定为官方语言。在经济上,匈牙利成了奥地利的原料  相似文献   

2.
1273年,名不见经传的鲁道夫·哈布斯堡公爵,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上台伊始,他即以帝位为后盾,迫使奥地利贵族任命其子为该国的统治者。10年后,奥地利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的世袭领地。这是哈布斯堡家族跻身于德意志帝室的开端。鲁道夫死后,神圣罗马帝国皇位辗转于其它家族之手。1386年,出身卢森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1346~1378在位),赋与哈布斯堡家族最高特权,包括解除其贡赋以及提供军队等  相似文献   

3.
《世界历史》1993年第4期发表了李良玉同志《略论1864年丹麦战争的性质》一文(以下简称李文).文章称1864年丹麦战争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王朝战争,而是德意志对丹麦的侵略战争,丹麦方面则是民族自卫战争.这一结论,我们认为是值得商榷的.我们的观点是,一方面,1864年丹麦战争就形式而言是一次王朝战争,是中世纪和近代以来欧洲历次王朝战争的继续,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争霸和侵略的特点;另一方面,就战争的主体性质而言,普鲁士作为德意志帝国的代表,虽有扩大霍亨索伦王朝统治的意图,但此  相似文献   

4.
一英国战胜荷兰之后已成海上强国,与此同时法国也在同哈布斯堡王朝的斗争中树立了欧洲大陆的霸权,形成了英法的严重对峙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英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在封建社会的母体内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它的毛纺织工业既有数量众多的分散的手工工场,还有一些相当规模的集中的手工工场,并成立了一些专营海外贸易的特权公司。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成长,增强了它的实力和提高了它的国际地位。1588年,英国  相似文献   

5.
伊儿汗国是蒙古帝国第三次西征的直接产物。为了与埃及的马木路克王朝争夺叙利亚并进一步打击马木路克王朝,伊儿汗国对马木路克王朝奉行传统的扩张主义政策。不断地对叙利亚发起军事行动。随着大小规模的叙利亚战争一次又一次失败,1322年伊儿汗国最终与马木路克王朝签订和约,开始了睦邻友好的关系。伊儿汗国对马木路克王朝的战争,无论对伊斯兰历史抑或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18世纪70年代起,来自东西南三方面的俄、普、奥对波兰贵族共和国进行瓜分,1795年,第三次瓜分后,波兰国家在欧洲政治地图上暂时消失.首先是俄罗斯.自从1613年建立罗曼诺夫王朝后,即不断进行对外扩张,向西扩张是它的一个重要方面.1667年对波兰战争结束后,占领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大部分土地,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奠定了沙俄帝国的基础.彼得一世(1682—1725年)和叶卡特  相似文献   

7.
《百姓生活》2010,(10):57-57
1943年,盟军向意大利本土推进后,纳粹德军开始在西线和南线采取守势。这时,艾森豪威尔和蒙哥马利就欧洲的未来打赌,预言战争会在何时结束,赌注是5英镑。然而,就是这5英镑的赌局,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欧洲战局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德法两国间从中世纪开始的频繁战争 ,给两国乃至欧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因此 ,从近代以来 ,人们开始探索通过欧洲联合的途径化解法德之间的仇怨。 2 0世纪 5 0年代上半期 ,德法两国终于在欧洲一体化的框架下走向和解。德法和解是推动欧洲联合的主要因素。二战后的欧洲一体化发展则是德法两国取得和解的惟一可选择道路  相似文献   

9.
现今瑞士疆域内史前时期已有人类活动,著名考古遗址拉泰纳位于纳沙特尔湖东北。公元前2世纪末,克尔特人海尔维第部族进入今瑞士西部;5世纪,勃艮第人和阿拉曼人两个日耳曼部族在这片地域定居。中世纪中期开始出现相对独立的城邦和自由乡区,反对哈布斯堡王朝,导致1291年“森林州”结盟,继而凭藉州与州之间、州与联盟区之间的多项盟约和军事扩张而在中世纪末期发展成一个松散的联邦。自立国起,奠基于州际结盟的瑞士便难以实施中央集权体制下那类举国一致的强有力外交。1515年瑞士军队在马里尼昂之战受挫,更令联邦在法、奥两强的夹击中改取收缩态势和奉行中立政治。1674年瑞士正式宣布中立,并以种种手段自行维护;1815年欧洲大国承认它的“永久中立”。瑞士中立是该国中世纪末年以来内政外交演进和中欧强邦均势形成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军事承包人是活跃在欧洲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群体,他们通过招募、供养和管理军队获取利润。军事承包人首先出现于14—15世纪的意大利,17世纪的30年战争期间达到鼎盛,在法国大革命后退出欧洲历史舞台。军事承包人既是职业军官,也是承包军事服务的生意人,更是贷款给雇主的债权人。他们的经济利益与雇主在战争中的命运是联结在一起的,因此大多数人都尽心竭力地投身于雇主的战争事业。16—18世纪的军事承包人是通过"政府-私人"合作解决急剧增长的军费与财政资源之间矛盾的重要方式,是贵族在欧洲军事领域扮演角色的过渡形式。  相似文献   

11.
试论隋与高句丽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丽战争的性质并非传统所说的是隋对高句丽的侵略 ,而是隋统一战争的最后一环 ;隋丽战争的同时尚需应付各自民族内部的战争。战争导致了隋的灭亡和东北亚局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同西汉抗击匈奴以及唐朝初期抗击突厥一样,都获得了对外自卫具有长远意义的成功。但抗日战争胜利是三次胜利中自卫一方在形势特别艰难的情况下取得的胜利。就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说,抗日战争集中了西汉抗击匈奴战争和唐朝初期抗击突厥战争的优点,并把这两个优点发挥到几乎是极致的程度。这是抗日战争能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宋蒙战争是一场关乎南宋最终命运走向的战争,宋末诗家心系时局,以诗为史,反映战事进展。局部战争时期,李曾伯、魏了翁等人在诗中表达对川蜀局势的关切。蒙古分三路正式进攻南宋后,王同祖在金陵幕中以诗专记战时应对之策与襄樊、江淮战事,补充了正史之外的细节。钓鱼城大捷后,刘克庄等人除以诗相庆外,还对战局的走向充满忧思。至襄樊战败,诗家对贾似道误国一事进行了激烈谴责,并痛心宋廷无人堪用、无计可施的可悲现实。至全面决战、临安陷落前后,宋人面对家国遽变,其诗作又有多重心态的呈现。  相似文献   

14.
政治对文学发展的影响最为重大,宋代政治对文学的影响尤大。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靖康之变”的民族战争,主战与主和的政治斗争都直接影响文学的发展。这就为宋代文学家庭的繁荣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系统论要求构成战争系统的各要素要紧密配合、协调运转 ,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甲午战争中清朝中央内部、陆海军各部队、官与兵、军与民之间相互摩擦 ,内耗严重 ,大大削弱了清朝的抵抗力量 ,违反了系统论的基本要求 ,最终在甲午战争中惨遭失败  相似文献   

16.
熙宁战争与宋越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熙宁战争是宋朝主动策划的意欲统一交趾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引发,既来自王安石和宋神宗统一交趾的计划,也受到宋初以来两国关系发展的影响。它以宋朝的失败而结束,原因在于宋朝的战术失误、将帅不和及粮草不继等,也暴露了宋朝军事制度的痼疾。熙宁战争使宋朝放弃了宋初以来的统一交趾的战略目标,转而实行以经济贸易为主的政策;也改变了宋朝联合占城,抑制交趾的三国关系格局,占城转而疏离宋朝,臣服于交趾。  相似文献   

17.
明前期建州女真与朝鲜、明朝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前期,东北边疆民族建州女真部在其发展过程中,两属于明朝与朝鲜朝,其中对朝鲜既主动顺事,又对朝鲜边境进行寇掠.朝鲜对建州女真人采取的是拉打并举的两手策略,既以授予官职、经济利诱等方式拉拢,又参与明朝对建州女真的军事打击;明朝则对于建州女真与朝鲜发展关系既采取限制政策,又站在朝鲜一边,纵容、联合朝鲜打击建州女真部.对建州女真、朝鲜、明朝的三边关系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揭示彼时东北亚地区的民族关系及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8.
以诗传史、以诗证史的“诗史”观念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诗学传统,其发展到宋代日趋成熟,宋夏战事诗正是宋人“诗史”观念的产物,它融铸着文人士大夫深沉的忧患意识与浓郁的爱国情怀。宋夏战事诗具有鲜明的“诗史”性质,并呈现出以下特点:1.发于危难,记录史实;2.有史有情,忠愤沉郁;3.律切精深,意在言外。通过对宋夏战事诗“诗史”性质的考察,可以帮助我进一步去深入认识历史、反思历史,并从中积累民族的生存智慧。  相似文献   

19.
对马球、拔河、围棋运动作了详尽、广泛述略.马球运动在唐代自吐蕃传入,于宫廷盛行;上自皇室宗亲,达官贵人,下至宫女侍宦,皆能驱马挥杖,驰骋球场;拔河活动兴起于春秋,鼎盛于大唐,因简规陋地,易于开展,历经宋、元、明、清,至今仍经久不衰;围棋运动始于先秦,至唐时大盛,棋技亦臻于成熟,故演绎至今,更趋完美无瑕.  相似文献   

20.
顺治年间,面临统一全国的战争形势,清沿袭明朝的做法,在西北继续推行茶马互市。这在确保战争需要、协调民族关系以及稳定西北政治形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