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咨询师所持人性观影响其对心理学研究的偏好、对治疗理论和流派的选择及心理学理论的建构.笔者着重论述了人性观对四大主要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的影响及个人特质在咨询和治疗中的作用.认为心理学各流派日趋统合对人性观的认识也需要科学认识和选择,并需要咨询师在其个人特质下,建构属于自己特色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理论心理学的发展涉及到对心理学科学观、学科性质和方法论的探讨,心理学研究对象作为心理学方法论讨论的主要内容,对心理学的整体发展具有决定作用。纵观心理学理论发展,心理学研究对象已经从实证主义的心理现象转换到主观建构的心理生活和话语建构。这种转换的同时也伴随着主客二分思维和价值无涉问题的转换和超越。  相似文献   

3.
特质与情境之争与自我观密切相关。传统心理学假定自我是作为精神实体而存在的,则行为是由特质决定的;社会建构论认为自我是我们在与他人的关系中通过语言建构而成的,则行为由情境决定。叙事心理学认为生活故事形成并建构了一个人的自我与人格,故事为一个人的自我提供了特质与情境的统一。叙事心理学将叙事思维引入心理学,用生活故事架起了一座连接特质与自我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生态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的最新发展趋势。本文旨在系统阐释生态心理学元理论。生态心理学的元理论可概括为生态世界观、生态人性观及生态心灵观和生态方法论。揭示生态心理学元理论既有助于生态心理学自身的整合 ,也对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后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指出后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是后现代心理学的一种理论形态,它在对现代心理学的主客二元论和个体主义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理论核心--建构,建构在话语中通过互动过程进行,并关注文化、历史的因素对心理的影响.提倡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并对知识、自我、人格等进行了重构,形成了自己的知识观、自我观和人格观.它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特质与情境之争与自我观密切相关.传统心理学假定自我是作为精神实体而存在的,则行为是由特质决定的;社会建构论认为自我是我们在与他人的关系中通过语言建构而成的,则行为由情境决定.叙事心理学认为生活故事形成并建构了一个人的自我与人格,故事为一个人的自我提供了特质与情境的统一.叙事心理学将叙事思维引入心理学,用生活故事架起了一座连接特质与自我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从人性的角度审视不同流派的心理学理论,把人性观视为其逻辑起点,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不同心理学流派的实质和内涵,探讨心理科学的发展趋势,推动理论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现象学的角度探讨了罗杰斯的人性观、心理治疗理论、临床实践和研究主题,对罗杰斯人本心理学的哲学渊源和理论内涵给予了重新审视,这将有助于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原则、实践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人性观反复变化,忽而忽略人性,忽而抬高人性,这既是心理学科学化追求的结果,也是心理学渴望揭示人类心理本真使然。选择科学化就意味着放弃对心理本真的追求,选择对心理本真的追求就意味着非科学,人性观的摇摆使心理学陷入了两难抉择的境地。文章考证了东西方哲学人性观,分析了科学主义心理学与人文主义心理学各自的人性假设及研究立场,主张心理学既要跳出自然科学二元论、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的人性假设,也要跳出人文主义及后现代哲学相对主义、虚无主义人性假设。人性是心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只有将人性在"追求幸福"的框架下予以理解,才能超越心理学的分歧,促进心理学对人性本真的理解并造福大众。  相似文献   

10.
超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走向释义学的心理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西方心理学中存在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对立.二者在对科学的地位、心理现象的实在性和知识的建构性等方面的认识上存在着完全对立的观点.释义学的心理学为超越这两种倾向的对立提供了一种可能.在科学观、方法论方面,释义学既不同于传统的科学主义,也不同于后现代主义的社会建构论,它为心理学指出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从姓氏来源看中英文化心理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英姓氏的来源及其主要类型可知中英文化心理共同点是有强烈的宗族观念;不同之处是中国人重祖先、重皇权,英国人重个性、尚自然。  相似文献   

12.
人性观是管理理论构建的基点。西方管理人性观先后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文化人"四个典型阶段,分别对应形成了管理理论中的"X理论"、"Y理论"、"超Y理论"、"Z理论"。立足于人性观的嬗变,把握管理理论的变革,有助于探寻符合人性需求特点的有效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3.
所谓"人性",一般指有别于动物的人的基本特性。它是研究人学问题和人文现象的理论起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就是他处在一定的现实关系中,经由社会、文化的造就才使人成为人的,为此确立了一种科学的人性观。因而"人性"不是人的自然本性(生物属性),更不是"一切人与生俱来、生而固有的普遍本性"。此外,在探讨何谓"人性"问题上,要避免将"人性观"与"伦理观"混为一谈。这是因为"人性观"根本上是要说明一个"是"(人是什么)的问题,故而对其的评价应采取事实的、科学的态度;而"伦理观"根本上是要说明"应当"(人应当是什么)的问题,故而对其的评价应持守理想的、价值的尺度。  相似文献   

14.
心理学理论或派别是以一定人性观为基础和前提的。对人性的不同认识,导致了对人的心理、行为研究和理解的差异与分歧。针对学术界存在五大心理学研究取向:生物学研究取向、行为主义研究取向、认知主义研究取向、精神分析研究取向及人本主义研究取向对人性的理解,以促进对心理学更深刻的了解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老舍擅于从伦理意识的角度来展示女性命运,并对女性深层心理进行深入挖掘,由此抨击封建伦理意识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以期唤醒女性"人性"的复归和人的意识的张扬。  相似文献   

16.
以传统文化为根本的素质教育包含着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 ,通过对受教育者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培养 ,使其内在的素质达到质的飞跃 ,从而使学生能够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 ,成为既具有深厚的人文素质底蕴 ,又具有高深的科学理性的综合性人才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学科中一直存在着自然科学取向与人文科学取向之争,这种争论不可避免地体现在心理学的主要领域--心理治疗中。基于人性观的不同,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代表的人文科学取向的心理治疗在很多方面与自然科学取向的心理治疗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甚至对立。从心理治疗标准认识上、治疗方式上、研究方法等方面,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探讨人本主义心理学对自然科学心理治疗的挑战,寻求心理治疗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戈尔丁小说以关注人性和对非人性的独特视角,并通过对象征体系的外化,使之在西方现代派作家中独树一帜。其作品以犀利之笔,在善恶格局中聚焦于非人性;叙述世态人情中人性的缺失;对生死存亡之际的人性恶进行曝光,从而传达其独特的人性观——“人性本恶”。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的学科危机终将成为过去。因为,认知心理学代表了当代心理科学的融合趋向,人本主义心理学引发了积极关注人性的普遍回应,临床心理学促成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时代精神,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指出了心理学发展的光明前景。这样的总体趋势表明,当代心理学,危机虽然存在,而前景并不暗淡。人类的精神困惑并没有拖累而是客观上为心理学的开拓创新提供了绝妙的机遇。  相似文献   

20.
采用自编的人性观问卷,对367名高中生的人性观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高中生比较认同人本主义学派(当事人中心疗法)和认知学派(理性情绪疗法)的人性观,较少认同行为主义学派(行为疗法)的人性观;人性观差异性的研究显示,男生和女生之间,不同学校的学生之间,不同年级的学生之间,在人性观的一些因子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