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产业集聚是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演化这种地缘现象的必然产物,其通过正的外部性反作用于区域经济增长,因此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以辽宁省为例,通过空间基尼系数和区位熵组合的方式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角度测度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水平,指出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集聚现象存在但水平较低,且在省级和市级层面都是很不均衡的,其发展滞后于制造业,找到并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影响因素,从而为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尽管辽宁省服务业取到了长足发展,并已成为辽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辽宁省服务业仍然存在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偏低,服务业增长率偏低,服务业发展地区不平衡等问题。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服务业发展的导向与支持力度,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强化核心城市的带动效应,加大服务业的开放力度,重视对服务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2、2007及2012年辽宁省投入产出表,就辽宁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及波及效应问题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研究发现辽宁地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度高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关联度且生产性服务业及装备制造业与自身关联效应更强,应优先发展装备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及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中的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金融业,在“两化融合”的背景下重点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加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和产业联动问题,选取辽宁省阜新市为研究样本,采用归纳分析的方法,对阜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阜新制造业发展呈现低端繁荣态势,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产业联动平台是阜新产业互动发展的主要障碍。提出建立健全产业资源配置和整合机制、推动制造业业务流程重组、建立生产性服务业市场机制和产业联动创新机制等实现阜新产业互动发展的建议,以期为阜新市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既体现在专业化分工所致的相互剥离,又显现为差异化优势驱动的相互融合.尽管我国已是制造大国,但与之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仍不发达,而且中低端制造业去产能进程和智能化转型缓慢,成为阻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向制造强国的突出短板.为此,需要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促使生产性服务业价值链有效嵌入制造业价值链,加大顶层设计和统计决策制度建设力度,推动形成生产性服务与生产制造协同发展的产业新生态.  相似文献   

6.
生产性服务业的改造提升和优化升级,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当前,研发设计服务业“量质齐增”,已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物流服务业发展迅猛,在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金融服务业通过提供融资支持,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和电子商务飞速发展,“数字+”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实现渠道;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业态更加丰富,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服务外包规模持续攀升,业务覆盖范围不断扩展;职业教育方兴未艾,提升了中国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但是,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依然存在着国际竞争力羸弱、对外开放水平较低、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力度不强、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高等问题。对此,提出了应进一步夯实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对标国际标准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把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作为关键抓手,抓住机会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全方位对外开放水平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生产性服务业是提升制造业等其他行业竞争力的重要中间投入。生产性服务业核算、生产性服务业对于经济的贡献、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关系、生产性服务业外包等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经济增长,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企业对于金融支持、物流的需求不断加大。对重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深入地了解现今重庆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动向。  相似文献   

8.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采用直接消耗系数和直接分配系数构造产业融合度指标,从纵向角度测度和分析福建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水平。选择广东、浙江、江苏和山东4个沿海省份作为样本,与福建省进行产业融合度横向比较。研究发现:(1)福建省制造业与传统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水平相对较高,与现代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度相对较低;(2)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融合水平相对较高,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融合水平相对较低;(3)从横向对比来看,福建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度在5个沿海省份中处于中下游水平。要进一步提升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水平,应当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制造2025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背景下,通过对东北三省投入产出表的测算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发展现状与嵌入关系。研究表明,东北三省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共通性:产业结构一致,制造业为支柱性产业,增值能力最强但内置化问题突出;生产性服务业增值能力相对较弱,但发展空间大,具备“高附加值”特征;东北三省均处于制造业驱动阶段,制造业的拉动作用强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同时,东北三省在产业发展及嵌入融合程度上存在差异: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平稳,嵌入关系相对较强且较为稳定,制造业有初步受生产性服务业推动趋势;吉林省制造业发展较迅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下降趋势,两产业间互动发展较为迅速;黑龙江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近年来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但相比于吉林省、辽宁省实力较差,其产业间关联最弱并略有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在讨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及其机理的基础上,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基于河南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研究了河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状况。研究显示,河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程度不足,部分原因在于河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新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据此,就优化河南生产性服务业结构、提高对于制造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河南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辽宁省现代服务业人才发展问题,对辽宁省现代服务业的重点行业进行抽样调查,认为辽宁省现代服务业人才具有规模和政策优势,但在人才结构、人才培养和人才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要制定科学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发展战略,实施有效的人才发展机制,优化人才培养和引进的社会环境,打造现代服务业畅通的人才链。  相似文献   

12.
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新时期辽宁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现代服务业的加速发展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二者协调发展对辽宁“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和引领作用。采用灰色关联法对2004—2010年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关联程度进行分析,得出二者具有较高关联的结论,并据此提出相关思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为对辽宁省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选取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发展规模、投入以及产出4个维度建立科技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比较辽宁省科技服务业在全国31个省市中的发展水平,结果表明辽宁省应加大对科技服务业的人才及经费的投入力度,培育科技服务企业及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其市场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服务业发展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辽宁省服务业更好地发展、加大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从辽宁省服务业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对辽宁省服务业进行全方位分析,提出一种适合辽宁省服务业发展的梯度产业发展模式,并对每个城市的服务业发展进行定位,从而为辽宁省服务贸易创新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的支柱性产业,具有雄厚的发展基础,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在管理模式上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因此,装备制造业企业必须突破单一的以技术赢得竞争力的发展观念,适应当前全球制造环境下装备制造业网络化、绿色化、柔性化、集成化、联盟化的演进趋势,以客户资源为中心,优化生产与服务环节,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组织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从服务业发展现状和服务业开放现状两个方面找出目前辽宁省服务业开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揭示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通过与江苏、浙江、广东等发达省份的对比,针对辽宁服务业开放存在的问题提出较为全面的解决办法,以期改善目前对辽宁省服务业开放研究不足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和实现方式。客观分析辽宁“十一五”规划执行以来的产业发展状况,总结问题和经验,针对当前和未来的经济发展形势,准确判断辽宁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立足国家建设和东北振兴提出的新要求,提出“十二五”期间辽宁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和国家新型原材料核心基地,东北地区对外开放门户,高技术及其产业发展领先区,沿海经济发展的新增长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示范区,指出产业发展重点应集中在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辽宁“十二五”期间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8.
“智能制造”自提出以来,引起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智能化发展已融入研究与生产的各个方面,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为推进智能化在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中的应用,通过文献收集了解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的研究现状,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研究热点,并指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化的主攻方向。结合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实际情况分析智能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