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新媒介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以往的传播模式,自媒体化和泛娱乐化使严肃的公众话语逐步消解。在此新媒介语境下,正确认识和使用媒介已成为现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本文在解读新媒介语境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大学生媒介素养可从推行学校媒介教育、培养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及利用校园媒体强化大学生媒介实践能力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媒介的不断出现,受众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中国电视市场逐渐面临更多的竞争,品牌是电视媒体应对竞争,寻求生存和发展的必然.电视媒体品牌定位、包装、传播和推广是塑造电视媒体品牌资产的几个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南都学坛》2019,(2):59-63
对于赵树理,研究者常喜欢从政治与民间的维度展开评价,要么将其视为民间文化的代表,要么将其视为意识形态的同谋。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原生态的民间。是"政治化的民间"而非其他形态的民间,才是赵树理的民间的本质。这种"政治化民间"的叙事伦理,虽也与民间休戚与共,却又将政治视为幽灵,让它以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方式影响、统领、支配、掌控着民间的一切。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时代语境、受众心理、作家身份等因素有关。对于这种写作得失成败,应该给予一种"同情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民间文化"与"时尚"似为完全不相干的两个领域,实际上丰富的民间文化已成为旅游产业主要的文化产品,因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文化构建和文化协商中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文化。湘西旅游产业语境中的民间文化与时尚的关联性较为典型。  相似文献   

5.
情感适应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的重要维度,然而身在异乡的他们却面临着普遍的情感困局,空间迁移所带来的受排斥感和漂泊感,时间演进中的孤独感和迷茫感,成为了他们情感体验中的主要构成部分。以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介以其可“移动”的特性与农民工的“流动”生存现状碰撞,从情感认同的建构、情感生活方式的形塑两个层面推动着他们的情感适应过程。新媒介的接触、使用与消费,不仅建构着新生代农民工的情感资本,新媒介自身也可以作为一种情感资本,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城市融入进程  相似文献   

6.
媒体经营活动的成败与文化语境密切相关。对于媒体经营来说,文化语境的变迁既是媒体经营活动的巨大挑战,同时也是媒体经营活动的巨大机会。本文透过《湖南卫视》"娱乐立台"的成功案例,分析了其取得的成功与文化语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正是其对文化语境变迁的准确把握,使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媒介经营活动的成功。  相似文献   

7.
将电视置于全球化和网络新媒介环境中,通过介绍科技媒介新生态下变化了的电视时势和相关概念,中国网络视频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以及中国电视市场发生的主要变化,分析了以广电总局政策为代表的政府规制行为及其所反映的技术发展、受众需求与媒体反应等,考察了中国电视在媒介制度制约和网络文化影响下,以新渠道和新方式开展的传播行为,认为中国视频传播面临诸多制度性困境,亟需改革。  相似文献   

8.
媒介新技术:互联网与当代生活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义彬文从"分割与拼贴"、"真实与虚拟"、"全球与地方"等不同向度,集中分析了传播新技术的文化影响,主张以社会化的方案与规划而非纯技术手段来应对这种文化挑战.张卓文以中外媒体广泛关注的网络事件为研究个案,探讨网络监管与网络暴民之关系、公众对网络监管之态度,并在联合国互联网治理的理论框架下,强调以网络治理取代网络监管.王勇文分析了传播新技术所建构的新媒介环境,以及新媒介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并从优化媒介资源配置、严格媒介管理、加强传媒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等维度,倡导构建健康的媒介环境.刘中望文从"自媒体"、新"社群主义"、新公共性等角度,探讨了互联网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多种影响,强调对其研究要突破"可能性"、"实在性"这两种逻辑视角.  相似文献   

9.
媒介新技术、新媒介环境与青少年社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义彬文从"分割与拼贴"、"真实与虚拟"、"全球与地方"等不同向度,集中分析了传播新技术的文化影响,主张以社会化的方案与规划而非纯技术手段来应对这种文化挑战.张卓文以中外媒体广泛关注的网络事件为研究个案,探讨网络监管与网络暴民之关系、公众对网络监管之态度,并在联合国互联网治理的理论框架下,强调以网络治理取代网络监管.王勇文分析了传播新技术所建构的新媒介环境,以及新媒介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并从优化媒介资源配置、严格媒介管理、加强传媒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等维度,倡导构建健康的媒介环境.刘中望文从"自媒体"、新"社群主义"、新公共性等角度,探讨了互联网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多种影响,强调对其研究要突破"可能性"、"实在性"这两种逻辑视角.  相似文献   

10.
石义彬文从"分割与拼贴"、"真实与虚拟"、"全球与地方"等不同向度,集中分析了传播新技术的文化影响,主张以社会化的方案与规划而非纯技术手段来应对这种文化挑战.张卓文以中外媒体广泛关注的网络事件为研究个案,探讨网络监管与网络暴民之关系、公众对网络监管之态度,并在联合国互联网治理的理论框架下,强调以网络治理取代网络监管.王勇文分析了传播新技术所建构的新媒介环境,以及新媒介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并从优化媒介资源配置、严格媒介管理、加强传媒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等维度,倡导构建健康的媒介环境.刘中望文从"自媒体"、新"社群主义"、新公共性等角度,探讨了互联网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多种影响,强调对其研究要突破"可能性"、"实在性"这两种逻辑视角.  相似文献   

11.
石义彬文从"分割与拼贴"、"真实与虚拟"、"全球与地方"等不同向度,集中分析了传播新技术的文化影响,主张以社会化的方案与规划而非纯技术手段来应对这种文化挑战.张卓文以中外媒体广泛关注的网络事件为研究个案,探讨网络监管与网络暴民之关系、公众对网络监管之态度,并在联合国互联网治理的理论框架下,强调以网络治理取代网络监管.王勇文分析了传播新技术所建构的新媒介环境,以及新媒介环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并从优化媒介资源配置、严格媒介管理、加强传媒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等维度,倡导构建健康的媒介环境.刘中望文从"自媒体"、新"社群主义"、新公共性等角度,探讨了互联网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多种影响,强调对其研究要突破"可能性"、"实在性"这两种逻辑视角.  相似文献   

12.
媒体审判主要是指媒体报道对司法审判的影响。随着网络等新媒介的发展,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也成为媒体审判的触发器,成为媒体审判在网络空间的延伸。通过对"李某某"案的微博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及传播效果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能够发现其中存在明显的媒体审判现象,而自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在该案中扮演着重要的媒体审判角色。"官二代""富二代"等标签话语在微博传播过程中加深了人们的负面印象,微博围绕"李某某"的名人身份、犯案证据及相关参与人、李家家教等方面建构出倾向性较为明显的"审判话语"。在"李某某案"这样的事件中,民众往往强调一种结果正义而忽略程序正义,常常会陷入一种"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粗陋思维中,使代表社会公共意志的舆论与代表社会公正的司法之间形成对峙,并有可能影响审判结果,这是媒体、网民以及司法部门都需要警惕并反思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当下小说的电视剧改编为研究对象,力图阐释这一现象对于小说发展所产生的积极意义.通过考察电视剧改编的现实语境,从大众传媒的发展、经济因素等方面为从小说到电视剧找到充分的理论依据.文学的"触电"是拓展生存和传播空间的文化选择,通过改编这一途径寻找到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在文学与影视的交融与互渗中,文字媒介与视听媒介相互补充,文学与影视对共同面对的现实进行了相互呼应的文化阐释.通过对两种艺术形式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来证明小说选择了影视是明智之举,是自身表达方式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4.
电视与网络的媒体融合与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环境的变化及对公众影响进行了宏观分析;对国外视网融合的背景过程,国内视网融合进程中已出现的各种合作模式和生存态势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指出我国传统电视与网络融合发展的良好前景;目前需要加快步伐拓展电视媒体在新媒介环境下的全业务能力,以实现电视媒体与网络的互动、互补、交合、分享发展和延伸优势,实现新媒体环境下电视的产业化运作和经济效益的长效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5.
文化语境,即文化营造出的语言环境,是指与言语交际相关的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霍尔依据文本语义对文化语境依赖程度的特点又将文化分为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在以中国为代表的高语境文化中,人们擅长于借助隐形的文化语境去解读文本的语义,因此,其交际呈现出了"非言"的特点;而以欧美为代表的低语境文化中,人们则时常需借助言语的力量去解读文本语义,因而,其交际呈现出了"言"的特点,而中西传统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正是构成"非言"与"言"这一文化差异性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6.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对西方社会语境下人的心理提升的抽象概括。个体沿特定的心理需求层次和特殊的通道攀登,在特定的方向并以特殊的动力推动社会的演进,社会又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特定语境下个体心理需求的特殊层次和提升途径。正是西方人所特有的心理需求层次和提升途径,为西方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方向。同样,也正是生活在其他社会中的个人所具有的不同的心理需求层次和不同的提升途径,赋予其他社会以不同的发展动力和方式。人的"自然-社会、认知-情感"需求层次,为理解中国社会中个人的"自我实现"途径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有助于厘清个人与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关系,并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比较中西方社会。  相似文献   

17.
在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发展进入更深层次的再建构阶段,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及其衍生的社交性媒体加速互相嵌入和融合,三网融合进一步推进。通过全媒体平台整合、自媒体的草根性蔓延、多终端拓展和多样化的地域性传播通道扩张,强势媒体的覆盖力和传播渗透力不断加强,社交性媒体的全面包围和用户注意力资源分割加剧,地域性媒体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生存压力,特别是竞争资源相对不足的中西部地市报,需要在生存竞争中加快与新兴媒体的对接和嵌入,更需要维护和扩展核心生存资源,在地域传播、社区传播等平台上做强做优。其着力点是在坚持传播主流价值的基础上,坚持深化与新媒体的融合和做活内容产业两手并举,以目标地域为生存和发展原点,以社区传播、社交性传播和可及性地方资讯服务为支撑点,扩展地域性内涵,扩张地域性媒体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的"走出去"和国际传播面临新媒介语境带来的巨大契机和挑战.YouTube是重要和典型的国际新兴媒体,具有自媒体、 视频媒体及社交媒体等多种特征,同时也是规模和流量居于全球领先的重要网络平台.通过网络挖掘、 统计分析等手段对中国文化在YouTube的传播效果进行研究,从包括内容、 传者等在内的多层面分析其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内容丰富度、 内容倾向性、 内容话题度、 内容类型、 传者影响力、 传者扩散力与中国文化在YouTube的传播效果具有显著相关性.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为我国的国际传播实践提供优化对策支撑.  相似文献   

19.
新兴媒介的出现,通常会引起一种"新媒介贬损"的社会现象。尽管贬损的对象随时代而变,但其所使用的话语却存在一种重复性,通常表现为宣称新媒介会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导致文化的崩溃或堕落、使人丧失了某种崇高价值等等。媒介作为一套社会文化制度,其建立、巩固与衰落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权力的影响。以文化论争面貌出现的"新媒介贬损",实际上是一种"权力的游戏":新媒介出现后,社会原有的文化权力格局被打破,出现旧有文化权力的"统治焦虑"和新兴文化权力的"上升欲望",而对媒介的贬损与褒扬实质上是不同权力主体对媒介文化资源进行争夺与守御的话语实践。  相似文献   

20.
围观产生力量,这恐怕是微博力量最具中国特色的解释之一。在中国,微博改变了传媒生态和传播方式,在微博领域里,官方微博用户、普通微博用户和以新闻从业者为代表的媒体微博用户构成了"泛新闻工作者"阵营,他们的微博实践,影响并改变着新闻生产环节。具体来说,新闻源的全民化,新闻制作过程的社会性,新闻发布方式的多样性,跨越组织化,实现全民性、社会化,正是微博语境下新闻生产的新表征。尽管微博力量变革着传统的新闻生产,但是它依旧没能改变社会对于"新闻"的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