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民族在共同的地域内,通过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语言交流,经过漫长的历史形成了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的稳定的民族心理素质,民族心理素质外在表现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由民族传统文化决定。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我们应该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份努力宏扬,对其中的落后成分进行改造,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更富朝气的民族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自在民族实体”形成发展于“五帝”到清末这一历史时期,是中华儿女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多元一体格局”的客观民族实体。中华民族“同源共祖”于黄帝,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史上,有过战争与割据,有过和平与统一,各民族之间或因战争而导致的大迁徙加速各族交往交流与融合,或因正常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而逐渐自然交融。在“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下,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大都以统一中国为目标,形成了各民族间的强大凝聚力,从而强化了文化认同,情感纽带,中华民族“自在民族实体”正是在这样的民族融合中形成与发展,并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强大基石。我们通过把握中华民族“自在民族实体”的形成发展史,得到以下启示: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整体向好;中华儿女追求国家统一是历史趋势;顺应历史大势,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将在谋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道路上开创新局。  相似文献   

3.
论民族的内聚力和互聚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由于特有的生存环境和历史发展格局,使民族的凝聚力具有层次的不同,既有促使各民族成为一体的由高层次认同所形成的民族凝聚力,也有各民族在其各自文化特点和认同意识基础上形成的凝聚力.为了便于区分和表述,前者称为"民族互聚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华民族凝聚力";后者称为"民族内聚力".这两种民族凝聚力有其产生和转化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机制,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中有充分的表现.民族内聚力和民族互聚力共处在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中,所以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应加强研究并正确引导、增强各民族的互聚意识,完善民族内聚力向互聚力转化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分类标准主要是文化而不是血缘和种族。历史上的民族认同是自由的,民族身份可以随时改变。古代民族认同的变异性,促使各民族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没有一个民族是静止不变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历史上的民族分类和认同方式是分不开的。以文化作为分类和认同的标准,使不同文化的族群由淡漠隔阂走向自然融合,促成主体民族不断发展壮大,并促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古代民族分类和认同方式强化了古代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促成各民族大一统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各民族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中国之所以能够保持2000多年统一和完整,与古代中国的民族分类和认同方式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在如何进行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并兢兢业业地领导了民族地区的各项建设工作。他和毛泽东等人一起确立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根本原则;他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他倡导各民族合作互助,共同繁荣,尽力扶助少数民族经济提高生产和生活水平;他高度重视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事业;他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注重培养民族干部,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赞同和支持各民族团结友爱、交流融合,共同迈向现代化。总之,周恩来为新中国民族地区的各项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关于民族问题的杰出思想以及他为促进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采取的各项措施,至今对搞好我国的民族工作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孔子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延续、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斯大林论民族,认为一个民族不但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而且还有“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中华民族确实具有“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种“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方面有其经济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有其与社会教育密切联系的思想基础。这种“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  相似文献   

7.
在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民族教育研究在处理民族性时尚存在以下问题:在教育内容上,未能处理好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在双语教学问题上,未能处理好民族语言与国家通用语言的关系;在对学生学业成就状况归因分析时,未能处理好文化因素与其它因素的关系。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二:一是研究者对有关民族教育政策的误读和对民族教育"特色"的误解;二是后现代思潮在民族教育研究中的滥觞。充分认识民族文化传承的社会制约性,树立国家认同的高层次性观念,注重在世界历史的现代化进程中思考民族性,坚持发展理念,合理定位民族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是民族教育研究处理民族性的恰当思路。  相似文献   

8.
民族生成与民族关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产生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不管什么民族的形成途径和形成时代与众不同,但氏族和部落的互解、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的转化是所有民族生成的起点。社会经济、军事、政治、文化、地理环境等因素,在促成这种互解和转化过程中以及在推动民族发展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民族的生发相适应,人类社会形成了接受型、排斥型、融合型等三种民族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9.
略谈中国少数民族史学史的定义、研究对象及史料范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秦汉以后更成为不断发展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历史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因而记载和研究汉族以外各民族历史的少数民族史学发展也具有悠久的传统,成为中华民族史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就提出建立中华民族整体史学史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宁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杂居地,现在其两大主体民族分别为回族和汉族。这两个民族的先民在入居宁夏及此后逐渐形成两大民族共居格局的过程中,也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和营造出中国传统汉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混合型的人文环境,且这种混合人文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适应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在这种进驻———适应———形成———再适应的历史进程中,逐步确立起两个民族在今天宁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共同的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