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从事农业和农村工作时间长,在著名劳模李顺达(已故)、申纪兰所在的西沟村下乡蹲点的次数多,对西沟的情况比较熟悉。顺达、纪兰同志在党的教育培养下,几十年如一日,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在发展生产力,创建先进文化阵地,为广大干部群众谋利益,办实事、办好事等方面有许多故事。下面记述的是其中的几个片断:一心为大伙李顺达同志1938年在减租减息斗争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关怀培养下,他始终和周围的穷哥们团结战斗在一起,与大伙共同谋福利。1944年,李顺达带头办起了太行山上的第一个互助组。仅两年时间,就提高了生产…  相似文献   

2.
1951年6月1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刊发新华社播发的《李顺达建议山西农民捐献飞机两架》的倡议。一场轰轰烈烈的努力增加生产,抗美援朝,爱国捐献活动在中国农民中开展起来。9月,李顺达应邀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并列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结束后,毛主席特邀各界代表一起吃饭。和毛主席同桌吃饭的有农民、工人、军烈属、  相似文献   

3.
去年是父亲李顺达诞辰88周年、逝世20周年。为追忆父亲在新中国诞生前后,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农业战线上作出的杰出贡献,继承发扬他爱国奉献、求真实干的大无畏精神,在长治市委宣传部以及父亲生前部分老领导、老同志的帮助支持下,由原新华分社社长马明等几位老同志、老前辈与我们一起组织编写了《太行劲松——全国著名劳动模范李顺达》一书,于十六大前夕出版。这篇文章就是该书中的部分内容,以此作为纪念父亲的一份礼物。  相似文献   

4.
李顺达,1915年10月17日出生于河南省林县东山底村,15岁随母举家逃荒到山西平顺县西沟村落户。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带头在全国较早地建立了由6户农民参加的  相似文献   

5.
亦名 《山西老年》2014,(6):20-20
李顺达曾在全国有限高的知名度,他是中共第八、九、十代表,第九届、十届中央委员。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他所在的山西平顺县西沟村在中国地图上,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父亲李顺达,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他1938年入党,一生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保持劳动人民本色,在农业生产中争当英雄,在爱国战线上树立典范,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今年是父亲逝世15周年,我们仅将他在建国初期发起爱国丰产竞赛运动,支援抗美援朝的主要事迹整理成篇,以寄托哀思激励后人。 爱国丰产竞赛成绩突出 荣获金星奖章全国学习 早在1943年,父亲李顺达就积极响应毛主席“组织起来”的伟大号召,在西沟村组织起太行山第一个由6户农民组成的互助组。并在短期内取得突出成绩,曾两次荣获太行区一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工程本来是一个村庄、个体农民和国家之间没有利益冲突,完全可以实现多方共赢的项目,但仍在一些地方仍然遭遇了失败。失败的直接原因可以归结到政府的监管不力,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可能是在基层治理中未重视村庄的共同体性质,使得国家工程遭遇了村庄共同体的不当抵制与忽视。国家的基层治理应重视村庄的共同体性质,尽力避免村庄共同体的合作产生消极结果。同时,基层权力部门应该挖掘村庄共同体的潜在价值,扶持村庄共同体的组织建设,构建国家政权与村庄之间良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个从河南林州逃荒要饭至山西平顺西沟村的穷苦农民,在共和国成立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这在共和国历史上是极为少见的,这人就是名闻太行乃至全国的英模李顺达。  相似文献   

9.
土地调整与村庄政治的演化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农村土地内在的资源属性、社会属性和制度属性,土地调整不仅是集体产权的更新实践,而且也是村庄政治的生产实践。在土地调整过程中,组织动员、矛盾激活和“结平衡账”的辩证过程赋予了村庄自主化解矛盾和达成秩序的能力,村庄政治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进而形成与国家政治的良性互动。但是,以“确权”为导向的国家地权调控否定了集体土地制度的实践空间,逐渐侵蚀了村庄政治内核,村庄政治塌陷,村庄内部大量矛盾通过“上访”问题化。村庄政治与国家政治的关系渐趋失衡,基层治理陷入深层困境。因此,村庄政治是村民自治和基层善治的基础,找回村庄政治的关键,是重塑集体调整土地的权能,完善集体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10.
感受申纪兰     
或许是出生在农村的缘故,李顺达、申纪兰和西沟村,在我儿时的脑海里即留下启蒙的烙印。随着时光的流逝,年龄的增长,尤其是长期在吕梁山区工作,这种烙印愈益深刻,愈益浓重。近十多年来,我有幸与申纪兰同志几次近距离接触,她那心系群众的公仆情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更给我以切身的感受,现身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一个朝鲜族、汉族混居村落中山神由朝鲜族一个族群的祭祀神发展为村落保护神的现象进行了结构过程的展示,并在分析、呈现村落社会山神信仰的民俗文化实践过程中考察了村落社会族群关系的变迁过程,进而在将国家、市场与地方性的因素融入此村落社会成因的分析基础上,认为即使是在当下民族国家体系与经济全球化这种现代性的宏观背景之下,地方社会的实践形式依然是多样的。当前认识、思考汉与非汉问题的过程中,对于这种多样性的关注依然重要。  相似文献   

12.
“帕措”认同是大坝村“权力文化网络”的重要内容,是大坝村权威存在和展开的基础。在现代中国西藏乡村发展过程中,国家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背景和影响因素。在乡政府的主导下,国家通过对村民的经济资助和村支书选举的控制,深刻地影响了村委会的权力布局。  相似文献   

13.
李大钊的一生是不断创新的一生。他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卓越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进行深邃思考以及为此而进行的对救国救民道路的艰辛探索过程中,他的创新思想和实践都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他率先在中国大地上高举起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旗帜,为中国昭示了新的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他公开提出要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性质的现代化政党——中国共产党;他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革命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初步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他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问题,进行了富有开创性的探索。研究李大钊的创新思想和实践,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白文化是由李白的生平事履、李白的作品、有关李白的遗址遗迹及其相关传说、有关李白的接受与传播等综合体系构成,在不同时代、不同语境下,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站在当代人的角度,用当代人的视野去审视李白文化的时代价值,可以得出:李白的作品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学遗产,滋养后世万代;李白的精神世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白的历代接受与传播是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的重要内容;李白在各地的遗址遗迹与相关传说,是各地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推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滋养;海外李白的接受与传播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座落于辽宁阜新的“查海遗址”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古代居民的村落遗址,被尊称为“中华第一村”。作为人类文明的起源,它的发现对于追溯人类的文明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但从“查海遗址”文化保护现状来看,这一文化品牌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打造“查海遗址”文化品牌迫在眉睫。聚集与提升“查海遗址”文化品牌,对于延伸中华民族文明史、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共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宋代杰出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作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以悲为美、词言真情。李清照词作中的悲和愁,既蕴涵了家国之恨,表现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又体现了"真字是词骨"的民族美学传统。同时,她创造的独具特色的易安体还具有含蓄蕴籍、善协音律、明白如话、化用典故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7.
《村歌》是孙犁根据1947—1948年下乡参加土改工作的经验创作而成的中篇小说。本文通过对《村歌》的文本分析指出,在新的历史情势下,孙犁试图借助小说这一文学体裁,记录、反映并想象和建构革命的现实与远景。区别于同一时期大部分的土改小说,孙犁在《村歌》中并未着力呈现政策对现实的引导或两者之间的频繁互动,张岗村的土改运动主要被叙述为政策引导下村庄内生的革命潜能的引爆,土改中遇到的阻碍大多通过村庄中人半自发的组织、互助和话语创新得到解决。这一构造内含着孙犁对革命路径的想象,即革命不仅意味着对村庄的颠覆和改造,更存在着从乡村传统和日常人伦中生发出来的可能。但同时,在小说中,激荡的革命情绪最终仍然被回收为双眉个人情感的高扬,却也症候式地呈现了这一革命想象与现实的龃龉,和在新的历史情势下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使中国社会各阶层普遍感到了严重的威胁。中国新式知识精英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等人作出了各具特色的应对,从总体上看,他们这时的救国主张还是较为含糊、朦胧的,但他们都在努力寻找救国的方案,开始认识到对人民进行启蒙、提高国民觉悟的重要性,从而开始了他们改造国民性的伟大工程。而在教育人民和启发青年觉悟的问题上,这时他们所崇尚和提出的,仍然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民权学说,这也是他们在其后的新文化运动中成为同路人的重要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9.
1920年左右,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逐渐接受和信仰马克思主义,此时湖北也形成了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李汉俊是湖北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领军人物,董必武正是在李汉俊的引导下,从三民主义信徒转变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时,恽代英在救国实践中,也开始选择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武器。以李汉俊、董必武、恽代英等为核心,湖北地区形成了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群体。李汉俊、董必武和恽代英的救国思路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探索及最终抉择,在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群体中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他们的殊途同归说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形成,既反映了历史的造就,又是一个时代人们的探索和抉择。  相似文献   

20.
魏本权 《东方论坛》2008,8(1):97-100,105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中,“邹平模式”代表了梁漱溟等“乡村建设派”学者发展乡村以引发都市的路径;而为学界长期忽视的青岛乡村建设运动则采取的是发展都市以救济乡村的模式。“青岛模式”与“邹平模式”代表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各界对乡村改造与发展道路探索的两个路向:从乡村走向都市抑或从都市走向乡村。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都市与乡村的关系角度对青岛与邹平乡村建设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对于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无借鉴意义。在中国乡村现代化进程中,青岛乡村建设运动模式已经具有都市“反哺”乡村、城市文明“反哺”乡村文明的意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